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生活心理:存钱就是存安全感?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2-09-20 10:27   浏览次  
  
  心理导读:80后夫妻月入9千年存款9万,顿时激起网友热议。在惊叹80后夫妻存钱和省钱的高超技能之后,我们不禁深思,钱到底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个深思的问题,让我们看一看本文予以述说的故事和道理。   ——www.tspsy.com
 
生活心理:存钱就是存安全感?

生活心理:存钱就是存安全感?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人把钱看得很淡,有人把钱看的很重。每个人的生活各有不同,但我们的生活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有些事情可以用钱解决,而有些事情却无法用钱解决。钱到底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个深思的问题,让我们看一看本文予以述说的故事和道理。
  
  事件回顾:80后夫妻月入9千年存款9万
  
  网上有一热帖迅速传播开来,发帖人郭浩(化名)今年29岁,在南京一家大型国企工作。郭浩表示,自己每月工资大约5000至6000之间,扣除各类税和保险后,实际拿到4000至5000元。不过,每个月,单位有1000多元的公积金和400元房补,再加上过节费、高温费、年终奖,一年收入6万上下。一年多前,他和比他小4岁的尹玫(化名)结了婚。尹玫是外地人,现在在南京一家医院做护士。她的收入一年加起来55000元左右。两人月收入合计大概是9千元。每月生活费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仅在1000元之内,每月能余下8千多元,一年能存9万元以上。
  
  众多网友对郭浩的存钱大法佩服无比,不过,更多的网友则直言被“震翻了天”。应网友强烈要求,这两天,郭浩把家里的每月开支晒在了网上。一些网友总结,这对夫妇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单位和父母可以“蹭”。“但这样的生活快乐吗?”面对疑问,郭浩认为自己并不是故意省吃俭用,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存钱是存安全感
  
  “心安即是家”,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望。安全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在这个飞速发展却又充满了未知因素的大时代,我们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安全感?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生存的基础。婴儿渴求母亲的怀抱、孩子渴望父母的表扬、中年希望蒸蒸日上的事业、老人梦想儿孙绕膝的生活……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安全感的过程。
  
  物欲横流的世界,眼看着什么都在涨价,工薪族每月盼着工资上涨可就是止步不前。工资增长率永远也赶不上通胀率,光靠工资过日子,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感觉心里老不踏实,在未知面前,自然而然感到不安和恐惧。
  
  存钱是一种抵消顾虑、增加安全感的方式之一,储蓄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美德,防范未然的心理在人类很早以前几乎是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人会把打猎没吃掉的食物储存起来,放在以后再吃。这种本能求生的驱使动力,随着社会文明的演化,逐渐演变为积累和储存财富。
  
  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的首席国民经济学家保罗·舒尔特指出:“中国的储蓄率比全球平均储蓄率高出100%还多。”储蓄率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危机意识,内心越觉得不安全,才越爱存钱。这点尤其适用于目前通胀非常厉害的中国。可见,这对80后夫妻的心态反应了大多数国人的忧虑心境。
  
  花钱是买快乐和希望
  
  然而也有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依旧愿意花钱买生活品质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是收入比较优渥。那么在满足温饱,有较多存余之后,对他来说缺乏安全感已然不是个问题了。现在他或许更关心如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有研究表明,幸福感与花钱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我们不能很直观精确地衡量幸福感,但花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快乐,这是一个经验事实。
  
  因为我们用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花钱满足自己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是花钱展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因为越多钱代表了你很能赚钱,而赚钱又表示你的能力超群,所以有时候收入水平被用作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女人在选择配偶时,往往倾向于选择经济基础更好的男人。
  
  但是不是钱花的越多越感觉幸福呢?当一切物质欲望皆得到满足,我们的心灵就充实了呢?为什么那些选择飘泊四海、苦修人生的人,却反内心平静、无所求呢?
  
  无欲则刚,小心沦为金钱的奴隶
  
  盲目地攀比只会让人更加虚荣,一颗贪婪虚荣的心是永远无法填满其欲望的。当为欲望所困,人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我们所倡导的幸福哲学适得其反了。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心平衡,摆脱永无休止的贪欲,是人类一直以来所面对的困难和课题。
  
  在此之际,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
  
  因为当无数个欲望从心中冒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我们已经彻底沦陷在贪欲中,无法自拔。当我们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停止一切,观察内在,才能找回本我,修正自己的认知。
  
  在一步一行之中,追随那个真正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成为驾驭金钱的人,而不沦为金钱的奴隶。
  
  (来源:心灵咖啡网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