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你的记忆真的可靠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12-18 11:38   浏览次  
  心理导读:记忆并不是在脑中资料柜翻找事件,记忆比较像是在说故事。所以大脑会自动补上被遗忘的细节。我们很难知道哪些部分与事实不相符,充其量也只能认同,记忆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事实。尽管累积了数十年的研究,我们还是无法分辨记忆的真实或虚构,除非透过其他事情来印证或否定。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你的记忆真的可靠吗?

心理学堂:你的记忆真的可靠吗?
 
  记忆让我们监古知今,藉此准备未来,谁会知道记忆也有冒牌货?心理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记忆赝品或许有不为人知的妙用。
 
  洛柏·奈许博士(RobNash)在妹妹的毕业典礼上,见到前新闻主播特雷弗·麦克唐纳(TrevorMcDonald),令他感到相当兴奋。
 
  “那时麦克唐纳获颁某种荣誉学位,”奈许回想,“我恰好坐在礼堂后方,只能瞥见他穿着不合身又缤纷的学士袍。他的致词很长,好像没完没了,但在那之后我逮到机会与他会面。”
 
  然而奈许这位英国阿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在数年后发现,麦克唐纳根本没有参加那个典礼。事实上,连他自己也没有出席妹妹的毕业典礼──整个故事都是他的想像。
 
  诸如此类的虚构记忆其实不少见,我们确实会记错事情,不过虚构的记忆却可能有着极为丰富的细节;与其说是记错,更像是细致的幻想。我曾记得有本年轻时练习弹奏过的乐谱,里面的乐曲充满萧邦与佛瑞的风格、带点伤感调性的浪漫音符,我甚至依稀记得几段乐句,但我逐渐体认到不可能找出那本乐谱,因为那事实上是我的想像。
 
  《时代》杂志近期有篇专访,小说家伊恩·麦克伊旺(Ian McEwan)谈及类似虚构记忆的事件。他确信自己写过一篇“惊为天人”的中篇小说佳作,文稿在他搬家后收藏在抽屉某处。后来,他四处搜寻这篇佳作,他说,他是研究这门学问的专家,但他的专业与经验也无法使他幸免。
 
  那么,我们最初究竟如何产生虚构记忆?过去十年间,奈许等心理学家开始怀疑,虚构记忆非但不是一时心理错乱,甚至可能有实际好处。它也许能促进我们处理资讯的程序,帮助我们思考;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可能是认知上随手可得的工具箱。
 
  一、记忆到底有多不可靠?
 
  根据奈许的说法,记忆并不是在脑中资料柜翻找事件,“记忆比较像是在说故事。”所以大脑会自动补上被遗忘的细节。我们很难知道哪些部分与事实不相符,充其量也只能认同,“记忆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事实。”尽管累积了数十年的研究,我们还是无法分辨记忆的真实或虚构,除非透过其他事情来印证或否定。但往往不可能,或是不值得这么做;试想,谁会介意究竟是上周三还是上周四吃粥呢?
 
  不只如此,伦敦大学心理学家马克·豪(MarkHowe)说,“虚构记忆产生的方式与真实记忆相同,都是由原始经验留下的心理印痕,加以建构而成。”这也就不意外我们倾向用美化过的假证据,植入虚构记忆了。2009年,奈许与同事要求受试者做某些动作,并拍摄影片。几天过后,他们把影片放给受试者看,不过影片已用数位软体编辑,添加了一些受试者没做过的动作。然而超过半数受试者宣称,他们很清楚且鲜明地记得自己做过这些事实上没做过的动作。
 
  早在2000年初期,由英国亚伯丁大学教授费欧娜·加伯特(FionaGabbert)与同事执行的实验中,将受试者两两组队,让他们观赏年轻女性偷钱包的影片。不过只有其中一位受试者的影片视角,可以得知整起偷窃事件。但当两位受试者一同讨论影片中的事件时,没有直接看到偷窃事件的受试者中,约60%宣称他们也看见了。
 
  加伯特另外请一些人看一段记录商店抢劫案的假监视影片并让他们讨论看到的内容。他在受试者中安排暗桩,导入虚构概念:
 
  强盗拿了一把枪,对吧?他穿的是皮衣,没错吧?
 
  事实上这两个都是错误讯息。而后,大约四分之三的受试者在被问到相关细节时,会充满信心地复述这些虚构的内容。这种容易受他人影响的特质,心理学家称之为记忆的从众效应,对于犯罪或意外事件的目击证词是一大问题。加伯特表示,“记忆从众效应的结果,对于判决的影响匪浅,而且是相当严肃的议题。”事实上,记忆从众效应已经变成犯罪事件中的司法战场。
 
  这种具感染力的影响,也可能造成集体妄想,其中一例是许多人认为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1980年间死于牢狱,甚至对他的丧礼记忆犹新;直到他2013年过世后,这种妄想才拨云见日,如今这个现象被称为曼德拉效应。另一个比较轻松的例子,是英国知名洋芋片的包装,许多人深信不移盐醋口味与洋葱起司口味的包装分别是绿色与蓝色,然而事实恰好相反。
 
  这是漂浮的残骸,还是那有名却难以捉摸的生物?你预期所见的事物,其清晰的概念会在你回忆时,形塑出你自认为见到的画面。
 
  加伯特指出,这种群众效应也能解释尼斯湖水怪现象。“大家都明确知道水怪应该长什么模样,所以当他们看见某些东西时,便会用许多既有影像来诠释那个东西。”
 
  二、为未来的情境做准备
 
  记忆显然是种演化上的适应特徵,它让我们能监古知今,藉此准备未来。这么说来,虚构记忆岂不是件坏事?如果我们记错了,对未来的预测也就不准确了。不过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有些认知科学家认为,认知让我们为可想像的未来情境做好准备,即“如果我们这么做,就会发生那样的事”。
 
  这个程序仰赖蒐集并保存相关资讯,记录环境如何对我们的行为反应。基于这样的概念,有时候某种可行的猜想,总比完全没有头绪有用;这种猜想呈现在心理上,也就是对过去事件的虚构记忆。从这种角度来看,提供另一种情境刺激心智,可使它解决问题的技能更为纯熟。毕竟这些虚构记忆在特定情况下确实可能发生,只不过它对我们过去想像中的角色不正确而已。
 
  过去几年间,豪与同事尝试阐述虚构记忆的好处,他们给受试者一组单字,例如刷子、口香糖、软膏,这些单字都和一个未知概念有关(就这题来说,答案是牙齿)。如果某个关键概念被受试者误以为写在字串中,而被误记的单字恰好是该题答案时,受试者的答题表现就会比较好。彷佛心里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啊!我知道答案,因为它就出现在字串中。”豪与同事还发现,这个错记的单字,对于类推词组(例如:牙齿之于刷,头发之于洗)的答题表现也有所提升,且这种效应无论是对孩童或是长者,各年龄层都有效。
 
  三、虚构记忆可能协助洞见关联性与连结
 
  虚构记忆能帮助我们洞见关联性与连结,并提高警觉性。有时候,因为错误的原因而得到正确的结果,倒也无伤大雅;例如误信字串中有关键概念,而答对题目。换句话说,最有用的记忆,说不定不是最精准的。
 
  记忆上的错觉,除了能协助认知事实外,或许还有其他作用。举例来说,它可能具有社交适应的功能。豪认为,我们有时修改记忆而不自觉,把记忆改成符合他人感觉或思考的方式,能让我们与他人的连结更紧密。豪解释,“扭曲过去的事实,可以增进对他人的同理心与亲密度,进而滋润社交关系。”比方说奈许的爸爸记得自己曾与父亲(也就是奈许的爷爷)相处过,但事实上,他的父亲早在奈许出生前就过世了。
 
  换句话说,用一厢情愿的美好角度来体察世界,并不全然是件坏事。豪认为,“如果能更正向地看待过去发生的事,可让我们对自我的感觉更好,与他人的互动以及维持社交关系也更为滑顺。”这种错觉能增进自信,使其发挥正向效果。试想,如果你记得上次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问题,那么这次就有机会表现得一样好;尽管实际上,你上次可能使尽了洪荒之力。对于脑来说,促进自信心的虚构记忆,或许值得冒险一试。
 
  四、创意无限
 
  虚构记忆也有正向价值,这样的观念逐渐抬头。如同奈许想像曾与麦克唐纳会面的经验一般,虚构记忆具有高度创造性。奈许甚至认为,这可能是人类创意的展现。“我十分确信大多数艺术或是音乐,包含了许多借用或重组自其他来源的概念或是母题。”奈许表示,“所以我们可以将记忆与创意的构筑加以类比。”
 
  麦克伊旺曾试图针对他想像出来的中篇小说,寻找创意的回应。他告诉《时代》杂志,“那部小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完美无缺。”并补上一句,如果想重现这种完美,“我只能动笔写下来。”
 
  只不过,想把虚构的记忆召唤到现实,恐怕不如说得简单。他感伤地说,“那部不存在的杰作灵感,随着多次在公开场合的谈论以及相关报导,早已了无影踪。”
 
  五、虚构记忆的黑暗面
 
  关于虚构记忆的本质,以及它对于犯罪事件的意义,心理学界的辩论方兴未艾。虚构记忆能否凭空捏造?还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如果虚构的记忆能无中生有,那么被告、原告与证人的证词又有何意义?
 
  以1990年代的事件为例,曾有接受心理治疗的病患,被植入幼年时遭受性虐待的虚构记忆,引起大众一阵恐慌——治疗师挖掘被遗忘的孩提时代创伤时,是否有可能种下虚构记忆,成为往后人生的隐忧?
 
  心理学家马克·豪指出,“虽然有些人的确对于孩提时代的受虐经验,有颇为精确的记忆;也确实有些情况下,透过提示性的访谈或疗法,可能创造实际上不存在的记忆。”2015年两位心理学家发现,访谈中透过重复性与提示性的问题,能使70%受试者错以为自己在青少年时曾犯罪,而导致警方约谈。他们所叙述的记忆,细节相当丰富,尽管理论上并非事实。
 
  不过,伦敦学院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克里斯·布鲁林(ChrisBrewin)对于名誉良好的治疗师是否会在工作时,意外种下虚构记忆的种子,抱持怀疑。他指出,记忆并非如此容易无中生有。“如果不具备某些连结,我们或许不会产生这样的虚构记忆。”布鲁林认为,人们或许会记错这些回忆中的细节,但其中通常有些许真相。问题在于,那些真相究竟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抑或是来自书本、电视节目、电影,乃至于耳闻而来。
 
  虚构记忆的这个面向仍受高度争议,然而布鲁林指出,临床专家认为确实存在能正确回想起的记忆,“这些记忆或真、或伪、或真伪错杂。”他与伯妮丝·安德鲁斯教授(BerniceAndrews)论道,“毫无辩证就接受虚构记忆,或是驳斥正确回想起的记忆,都可能造成巨大伤害。”
 
  (作者:菲利浦·鲍尔 | 译者:刘书维)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