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关于外在现实的一些反思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6-02-15 12:16   浏览次  
  心理导读:作者基于实证的发展研究证据,论述了一个外在现实的发展理论,主张外在现实是主观的,且发展上外在现实是源自互为主体性。婴儿起初对其手脚的控制属于完美的相关性,但基于情绪调节的需要,很快他就开始试图控制照顾者(寻求与照顾者间「自体依存的互动」),也会开始寻求与他人分享其注意和兴趣,于是婴儿会寻求心智的结合、构成共享的主体性、或经验成对的心智状态。    ---www.tspsy.com
 
理学堂:关于外在现实的一些反思

心理学堂:关于外在现实的一些反思
 
  一、外在现实不等于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在精神分析中我们经常提到精神现实(psychic reality),但这次笔者想要讨论一下外在现实(external reality)。
 
  历史上弗洛伊德把关注的焦点从个案真实的创伤经验(例如童年性诱惑乃至性侵害)转向无意识幻想,从而将精神分析的重心移向精神现实。称精神现实为「现实」,原因是在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分析中发现,发生在无意识中的幻想,和来自外在现实的知觉,两者的致病效应并无差别。弗洛伊德称呼无意识为真正的精神现实,并且与外在现实做个模拟,他引用康德对外在现实的看法,我们对外在现实的认识乃是透过感官得到的知觉印象,外在现实的本质其实是不可知的;同理,精神现实的本质也是不可知的,但它确实存在,我们透过意识和其他种种精神活动而认识它。
 
  精神现实的概念让我们在诊疗室内的聆听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方向。个案诉说的话语,其可能的意义变成是多重的。个案告诉我们的故事,我们不会立刻就当作只是在表达字面意义,而是假设还有更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我们会去聆听其中可能的移情意涵。就精神分析技术的思潮演变而言,依稀有个大方向,尽管不同学派之间在理论或后设心理学上的看法可以南辕北辙,但临床实务上重视移情和移情的诠释则是大体上一致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移情诠释向来被公认是最有改变效用的(mutative)。既然精神分析方法探究的对象是瞄准个案的无意识的精神现实,依此逻辑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向也是希望造成精神内在的改变,而不仅是外在现实问题的解决,顺理成章地,个案带来的题材,我们总是希望自己不要只是局限于表面意义。
 
  例如,个案诉说自己陷在不伦的三角恋情当中无法自拔,也许是在表达当下一个内在的冲突,正在悄悄地挣扎于对治疗师的爱欲移情与良知理性的禁令之间。又如,个案滔滔不绝地如同倒垃圾般丢出一连串的现实难题,重点可能不在那故事,而是在阻抗,不让治疗者真正看到(或许也不让自己看到)内在的痛苦,而背后的移情可能是觉得被治疗师洞悉其内在会是危险的。这些都是常见的例子。
 
  但对有些例子,欲一贯保持瞄准精神现实的分析姿态,却没那么容易,例如个案提到想要自杀。或许更困难的一个例子,是个案在治疗中大谈其对人的恨意,提及在外面与他人的冲突,想着要如何报复,甚至杀死对方等等。这些例子,多少都涉及外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交会产生的难题。换言之,治疗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以精神现实为目标的聆听姿态的底限在哪里?甚么时候我们要决定个案说的不应继续当作只是富含意义的话语,而是传达着迫切的现实,也需要被当作外在现实做反应?甚么时候我们应该比较就事论事地与个案讨论他的那些现实问题,有没有破坏性比较小的解决途径?我们需不需要向个案表达我们对他的或其他人的安全的关切?何时才需要与个案约定,对其在外的行为设限?
 
  我们当然可以讨论这些问题的临床处理的分际如何拿捏,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何等等。但笔者在此想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索这些问题:甚么是外在现实?我们真的都知道甚么是外在现实吗?
 
  前面那些问题的成立,无形中都预设了一件事,即我们可以清楚区分外在现实和精神现实。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偏重何者的问题,乃至衍生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应暂停专注于其中一边(精神现实),而转向另一边(外在现实)?精神分析文献中,关于甚么是精神现实,曾有过热烈的讨论,但各种版本的精神现实,或多或少都把外在现实当作是较明确的存在,彷佛比较不需要讨论似的。然而仔细想想,这个二分法也许并非全无问题,尤其放在精神分析情境的特定架构底下思考时,需要格外谨慎。就像许多精神分析术语,外在现实与精神现实两个概念的对比,让我们可以思考相关的议题,但如果不假批判地一直用这些术语,术语本身往往也都有具体化(reification)的危险,反而妨碍了对原先欲处理问题的创造性思考。
 
  毕竟,在精神分析情境的特殊安排下,我们对个案外在现实的认识通常绝大多数来自聆听他的讲述,而这些讲述势必都透过个案主观观点的过滤。外在世界究竟存不存在?外在现实的本质到底可知或不可知?哲学上这些根本的大问题可以无穷无尽地思索下去,不过,这不是本文的意图。然而这些问题就算先予搁置,回到诊疗室内,个案心中的外在现实,则的确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而分析师心中的个案的外在现实,更是名符其实是建构起来的。这并不表示分析师不相信个案所说的反映了一个真实存在的外在世界,而是表示分析师要知道自己观点的限度,并且了解自己的(对个案的)知识的性质,其且在在此限度和了解之下试图继续工作下去。
 
  Peter Fonagy 和Mary Target这两位英国分析师在最近一期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发表了一篇论文,”Playing with reality: IV. A theory of external reality rooted in intersubjectivity”。站在他们几年来陆续建构的,以「心智化」(mentalization)的概念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上,两位作者进一步思考外在现实的问题。就笔者的了解,他们的论述有其一贯的特色,就是强调理论的论述有大量实证研究的证据做基础,同时也特别强调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尤其是以「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做更细致的研究,以逐步建构人类心智运作的理论。
 
  作者们看到,精神分析为了定义无意识(精神现实),必须将外在环境视为相当固定和已知的。然而从发展角度看,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不能够被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彷佛是前景和背景一般。内在和外在现实这两者其实都是在母婴关系中习得的。这个共通的历程使得内在和外在的经验之间产生一种连续感。作者们主张,从发展的角度看,所谓的「外在」,其来源必然是主观的,而自体(self)必须由「他者性」(‘otherness’)的更大的主体性中分化出自己。依此逻辑,作者们认为外在和内在都是精神现实的一部分;但只有外在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他者」。
 
  作者们指出,当我们提到外在世界时,不等于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为每个人对外在世界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透过周遭的其他人得来。我们从无数其他的心智,带有各自主观的无数他人习得世界的知识。但身为成人,我们或多或少早已习惯将外在世界当作一个稳定而客观的存在。所谓客观,则是意谓着我们相信这个外在世界在他人眼中看来,大致上也是与我们看到的是相同的。这些看法我们习以为常,因此当被质疑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所谓「客观」世界其实并不客观,而是相当主观的,我们通常不易接受。
 
  另一方面,我们也习惯于相信每个人的内在世界是私有的(private),只限个人自己知道。若听到有人说个人的内在世界未必是私有,而是有可能被共享(shared),我们同样会觉得很怪。但发展研究却显示,所谓内在世界其实最早是由一共享(或共通)意识(shared consciousness)或共通主体性(shared subjectivity)中分化出来的。这些研究显示,共享意识的经验是后来我们相信有一个客观外在世界的基础。而在安全的依附关系(secure attachment)中,母亲或照顾者「带着注记的」(“marked”)「情感镜映」(affect mirroring)则让个人逐步认识或建立起一个自体(self)。
 
  婴儿的研究也显示,环境中成人的反应对婴儿接下去会如何继续面对这个成人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可推论,一个人起初是藉由不断投射自己的主体性当作「探针」,而由他者的反应来建构起一个所谓的外在世界。Bion称呼这个过程为正常的投射性认同(normal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个人无法在早年经由可预测的成人反应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外在现实,结果就彷佛是一个结构松散的自体存在于一个摇摇欲坠的世界中,这样的人为了维系自体薄弱的存在感,或为了不断确认外在世界的存在,会透过大规模的(massive)投射性任同死命去操控他者,企图强化一个固定的反应模式。
 
  这些说法有何临床意涵呢?或许都言之过早。但它至少提醒我们,当个案说到任何他的外在现实时,我们的思考未必只能是非此则彼的二选一──不是从精神现实出发意图去诠释(例如移情诠释),就是从外在现实切入去做处理。如果个案的外在现实发展是有问题的,他可能根本尚未发展到足以接受移情诠释的程度。个案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在与我们的分析关系中学习或建构起一个比较象样的外在现实,也同时逐渐认识他自己。(2007/10/6完成)
 
  二、关于世界的知识是共享的知识
 
  笔者在精医通讯26卷10期的这个专栏讨论了外在现实的主题。当时笔者的观点,半是来自临床观察和反思,半是源自一篇近期的论文(1)──Peter Fonagy 和Mary Target的”Playing with reality: IV. A theory of external reality rooted in intersubjectivity”。本文将进一步介绍这篇论文,但我们也许可以先看看文中涉及的某些哲学概念。
 
  作者们宣示,现代发展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原发的互为主体性」(primary intersubjectivity) ──关于世界的知识是共享的知识。此一观点的哲学基础,作者们是引用英美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和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的论述。然而互为主体性实为胡赛尔(Husserl)现象学(phenomenology)的核心概念之一(2)。源自欧陆的现象学,关切的主题与英美心智哲学其实有不少重迭之处,但两个传统之间却鲜少彼此交流(3)。
 
  另一方面,两位作者在当代英美精神分析圈内有相当的地位,却也有争议性,因他们代表的是当前精神分析的实证研究思潮,主张以临床外的研究(extra-clinical research)来验证精神分析的理论假说。笔者是哲学的门外汉,但还是好奇,在哲学、精神分析、与实证研究这几个范畴之间,彼此的关系如何。尤其是作者的主张综合了现象学的互为主体性概念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内情如何,值得观察。下文内容大多出自笔者对该论文的节译和整理。
 
  1、在外在发现内在:内在与外在的辩证
 
  作者们主张精神分析的精神内在(intrapsychic)和人际之间(interpersonal)这两个范畴,在互为主体性(the intersubjective)中交会,在其中,现实被定义为一个关系的母质(relational matrix),同时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世界。不论对内在或外在世界,我们关切的大多是其中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因此,我们不该将主体性(精神分析的内在范畴)与外在世界或客观性(其他学门的范畴)视为对立的。关键的发展向度不是个别和主观的向度,而是共享(或共通)(shared)的向度。相对于「自体」(self),外在现实好像是天生的「他者」(‘other’),但这其实是发展的结果,并非永远都是这样。
 
  作者们主张,「外在现实」这个概念决不应局限于物理的现实(physical reality)。研究证据显示,从发展的角度看,外在现实必然是主观的,而自体(self)必须由一个较大的主体性──「他者性」(‘otherness’)──中分化出来。依此逻辑,作者们认为外在和内在都是精神现实的一部分。但只有外在现实是「他者」,这是有发展上的理由的。生活在众多主体性之中,会间接在人类心智中创造出个体性(individuality),让经验具有个人的性质(personal quality)和意义。已有不少哲学家建立起这样的看法。如Cavell写道:「主体性源自互为主体性,而不是先于互为主体性。」换言之,当我们提到外在世界时,不等于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为每个人对外在世界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透过周遭的其他人得来。我们从无数其他的心智,带有各自主观的无数他人习得世界的知识。
 
  2、眼神拉近心智 (The eyes joining minds)
 
  我们对人类婴儿与生俱来的一项假定,是婴儿会藉由与成人的互动学习到他们身处其中之宇宙的意义。例如,许多研究都证实,创伤事件的冲击与父母的反应的关联,大于事件本身的危险性等因素。
 
  有个研究是探讨婴儿对成人之凝视的反应。只有在成人先与婴儿互相凝视之下,婴儿才会跟随着成人的目光去看成人在看的东西(共有的注意[joint attention])。看起来,建立一个连结,一个心智的结合(joining of minds),乃是与他人分享兴趣的先决条件。先要有主体性的接合,然后心智才会开放去接受新的讯息。目光的接触是为了启动这个过程而演化出来的机制。作者们认为,精神分析过程的核心也涉及一个类似的双重过程,先有心智的结合,再有注意力的结合,才能聚焦于一个现实,这个现实是为双方各自的心智所共享,但也超越任一个心智。
 
  3、共享的意识(Sharing consciousness)
 
  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不仅参与,也会主动去开始共有的注意,显然往往只为了分享其对事物的兴趣。当这个年纪的婴儿用手指指着甚么的时候,大人的反应唯有来回看着那个东西和婴儿,同时做出正向的评语,婴儿才会高兴。如果大人只有看着那个东西,或是只有看着婴儿,同样带着正向的情感,婴儿则不会高兴。这意谓着婴儿的目的就在分享其注意和兴趣。婴儿也会为了「纯粹社交」的动机而指出他没有直接兴趣的东西。换言之,婴儿研究显示人类外在现实天生就是共享的,因为那是由共享的感受、共享的注意和共享的计划建构出来的。成年人习惯于有一个「在外面」的世界(place the world ‘out there’),但「在外面」其实是连结到早年共享人际现实的经验。这个共享的现实大部分是在依附关系(attachment relation)中建立的,它可能赋予外在现实的知识一种持续的重要性和乐趣,或是较负面的质量,例如危险,依早期关系的质量而定。
 
  在儿童发现他自己的心智的过程中,外在和内在会有一种辩证关系。「共享的主体性」(shared subjectivity)或「成对的意识状态」(dyadic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在最初取得关于世界的讯息上,居于中心地位。个人之间成功地达成共享的意义,会导致一种成对的意识状态。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此种成对的互动有助于正常的脑组织的发展。当婴儿不能够创造这样的成对状态,其自体表征的统整性和复杂性会消失;他们在情绪和认知上都变得接近解组(disorganization)状态。
 
  现代发展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原发的互为主体性」(primary intersubjectivity)──关于世界的知识是共享的知识。婴儿认为他的知识就是所有人的知识。他的观点的独特性需要慢慢分化出来,而心理上的自体意识也才得以发展。一般认为婴儿最迟三个月大时就已经对自己是个物理性存在有个清楚的意识,然而我们对现实的知识却是始于知识是共通的假设,起初我们的知识或感受并无任何独特性。
 
  我们对共享的知识有根深蒂固的期待。幼儿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并非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观点者跟他的一样,而是因为他以为大家所知道的都一样。他们并不是过份高估他的私人观点,而是仍处于未分化的共享知识的经验。我们假设每个人都和我们有相同的知识,因为我们对世界的大多数信念本来就是他人的,后来我们才把它们变成我们自己的。
 
  4、共享意识的人际根源
 
  要利用他者做为自体经验的延伸,这个他者必须进入一种辩证过程,暂时放弃自体的界限,以便另一个人能在里面发现他自己。目光接触的重要性是例子之一。更重要的是与照顾者间的「自体依存的互动」(‘self-contingent interaction’)在标记身份认同(marking identity)和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上极为重要。世界的自体依存面向是指随婴儿之行动而改变的事物,而婴儿会因他对世界有影响而产生正向感受。
 
  婴儿天生对这种相关性敏感。他的身体代表完美的相关性(perfect contingency)(完全受他控制)。四到五个月左右,婴儿变得回避完美的相关性,转向环境中较不完美的相关性。这意谓着开始偏好社会性世界(social world),其中对婴儿行动反应的相关性大约只有70%。寻求相关性的过程有助于婴儿得知哪些成人有将婴儿的心智放在心里,因此最能够教导他世界的知识。
 
  但为甚么会有心智的结合呢?研究显示是与情绪的调节有关。根据「情绪的社会生物回馈理论」(social biofeedback theory of emotion),照顾者持续的情感镜映(affect mirroring),让婴儿产生可以控制照顾者的幻象(illusion),这有助于抚慰和调节情绪。而这个被抚慰的经验可以形成二级表征(second-order representation),进一步调节情绪。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分离(separateness)和结合(joining)的基础。镜映必须有涵容(containment)和依存的功能才会有用,这有赖于母亲的镜映是要带有「标记」(markedness)。因此吊诡的是,意识要能延伸,心智要能结合,需要一个条件限制,即「标记」。标记使得婴儿可以摄入对强烈情感的反思:婴儿得以了解母亲并不是在表现她自己的感受,而是她对婴儿状态的觉察。若缺乏标记,也可说是过分精确的镜映,会阻止共有的心智的形成;那会强迫婴儿过早经验其感受是「在外面」或「在彼处」(‘out there’),而不是在一个共享的「此处」(a shared ‘here’)。这会让婴儿觉得他的经验有传染性,有危险,且可能造成创伤。
 
  三、结论
 
  作者们的论述尚未结束,但限于篇幅,先在此打住。综言之,作者基于实证的发展研究证据,论述了一个外在现实的发展理论,主张外在现实是主观的,且发展上外在现实是源自互为主体性。婴儿起初对其手脚的控制属于完美的相关性,但基于情绪调节的需要,很快他就开始试图控制照顾者(寻求与照顾者间「自体依存的互动」),也会开始寻求与他人分享其注意和兴趣,于是婴儿会寻求心智的结合、构成共享的主体性、或经验成对的心智状态。从这样的状态中,婴儿才逐步发展出个体性、主体性、或自体,以及外在现实、或他者。这个过程要能成功,有赖照顾者既能情感镜映,又能标记其镜映,而让婴儿经验控制照顾者的幻象。
 
  这套论述中我们彷佛看到不少精神分析论理概念的影子,至少有弗洛伊德、Kohut、Bion和Winnicott,加上胡赛尔的现象学(虽然作者们引用的是英美的心智哲学)。但作者们从不讳言他们的理论受到前人很多的影响,其独到之处实为强调实证的研究证据,以及综合既有理论和研究证据以建构更为统整的理论。然而笔者也欣见作者引入现象学倚重的互为主体性概念,这是否表示即使那么强调实证研究的Peter Fonagy和Mary Target,在「与现实嬉戏」(playing with reality)之余,也发现了这个议题的研究毕竟不宜自限于实证主义的视野?(2007/12/24完成)
 
  注:
 
  1. Fonagy, P. & Target, M. (2007). Playing with reality: IV. A theory of external reality rooted in intersubjectivity. Int J Psychoanal 88:917-37
 
  2. Beyer, Christian, "Edmund Husserl",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0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
 
  3. Smith, David Woodruff, "Phenomenolog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0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文/刘佳昌 | 来源/《台湾精神医学会通讯2007.10月号》)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