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分析

责任编辑:tspsy-周雷  发布于2014-04-02 15:03   浏览次  
  
  心理导读:采用个体访谈的方法,对两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和分析。两例案例的同性恋成因、感情生活各不相同,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同性恋圈子里的现象。现今CCMD-3以及美国的诊断体系已经不把同性恋作为变态心理学的范畴。但由于同性恋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地位,比正常人更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分析

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分析
 
  一、同性恋概念
  
  同性恋这一概念,是德国医生Benert于1869年提出的,意为“对异性不能作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现在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同性恋只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与异性恋和双性恋不同以外,其他的恋爱方式均不存在差异。
  
  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的调查,我国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16.6%,仅有心理倾向的占8.4%,两者兼有的占4.2%。而据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的调查,保守的估计我国同性恋者也有3600万~4800万人,这个群体很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笔者通过对两例案例的分析,探讨同性恋的成因,感情生活等现象,同时简单探讨当下社会同性恋社会圈的现状。
  
  二、案例描述
  
  两例案例,第一例是女同性恋,第二例是男同性恋。
  
  案例一:暂称小A,女,生于1990年。自幼家庭美满幸福,没有特殊的家庭磨难。现为一名女同性恋者。于2011年与其同性恋女朋友已相处1年半。
  
  案例二:暂称小B,男,生于1992年。出生即父母离异,从小没有见过母亲。因后母关系,自小与奶奶生活。于2008年成为男同性恋者,现今没有固定生活伴侣。
  
  三、案例分析
  
  1、同性恋成因分析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人们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一是生理角度,学者们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和激素水平。其二是心理社会角度,精神分析学说强调恋母情节导致了特殊的母子关系,形成同性恋。但至今仍未有定论。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认为在造成同性恋倾向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中,有几个因素很重要:(1)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最为重要。(2)恋母情结。这一观点与弗洛伊德对同性恋成因所持的观点相似。
  
  案例一:小A在高中时暗恋过男生,但没有谈过恋爱。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看耽美小说(即男同性恋小说),觉得其中的同性恋之间的爱情很美好,便想和同学尝试一下,但是那段感情在现在她看来只是纯洁的友情。之后在同学的介绍下,加入了一个女同性恋群,并与群主恋爱,两人至今已相恋1年半。
  
  生理因素方面,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探讨。在心理社会因素上,小A有轻微恋父情节,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吻合。但是没有特殊的在异性恋情感上受伤的经历。据小A给我的描述,她当时加入那个群只是试试,抱着成就成,不成就算的心态。可以说当下的“腐女文化”(即女性喜欢看男同性恋相关的小说、漫画等)盛行,成为了小A变成同性恋的一个社会因素。
  
  案例二:小B曾经追过女生,也与女生谈过恋爱,可见他并不是天生的同性恋者。从小B的童年经历来看,没有接触过母亲,但可以理解为他把对母亲的情感投射到奶奶身上,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节来解释。但他真正成为同性恋则是被成年男性的诱导。他在大学的时候被年长男性表白,并发生性关系,最后接受了同性之间的恋爱。至今他表示已经没有办法爱上女性,看到女性的身体也没有办法起生理反应。
  
  可是,小A、小B二人都非常认同自己的性别,小A认为自己是女性,小B甚至说“谁说他是女的他跟谁急”。并不像有些同性恋者因为在幼年时不能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而导致同性恋。
  
  2、同性恋感情生活
  
  同性恋之间的感情与异性恋的相似之处、小A与其女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在我看来与异性恋并没有太大差别。在她与女朋友相处2个月后,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在过生日时,其女朋友帮其筹办生日会,让她颇为感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吵架、闹分手的状况。
  
  同时,同性恋中也有单恋、失恋等等。小B在与第一任男友分手后,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这与异性恋之间失恋后悲痛欲绝没有差别。
  
  同性恋之间的感情与异性恋的相异之处 (1)具有感情色彩的惯性在同性恋的全部关系中所占比例甚少。从小A和小B的口中了解到,同性恋圈子中一夜情非常多,很多人并不注重情感关系,只是玩玩而已。(2)虽然有学者认为同性恋中嫉妒心的重要性比异性恋爱中要低。但以上两个案例中,小A、小B都认为,同性恋的情感中,嫉妒心非常严重。同性恋之间的情感由于各种社会压力,本身就比较脆弱。(3)由于同性恋爱不可能组织家庭,也不可能生育子嗣,其动机与异性恋相比,显出一种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性质。
  
  3、当下同性恋圈现状
  
  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1998年),表明同性恋的生活圈子非常混乱,同性之间的伴侣绝大多数都以玩乐为目的。本以为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下社会又“腐女文化”盛行,情况会有所改观,但当下同性恋圈子仍然非常混乱,一夜情发生率非常高。通过两位案例人的描述,可见在一个圈子内,性关系非常混乱。小B表示,腐女多了,只是支持的人多了,但对他们的男同性恋圈子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实质影响。主要原因来有以下几点:(1)由于同性恋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社会、家庭的支持,也没有法律作为维系的保障,因而同性恋之间的关系大多以寻求快乐为主。但绝大多数的同性恋都希望有一个固定的伴侣,渴求象异性恋一样,过正常同性恋间的婚姻生活。(2)同性恋圈子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一开始被欺骗,反过来又欺骗别人,导致同性恋圈子的现状得不到改善。(3)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的影响,导致绝大多数同性恋之间的恋情至今仍处于“不见光”的状况。
  
  4、结论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同性恋者采取了更包容的态度,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性恋者依然被当作怪人,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精神健康问题。各类研究都表明这些处于社会边缘人群面对更多的精神健康问题。他们的健康也应当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关爱。
  
  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能不再把他们当作异类,给予他们一个真爱的空间。
  
  (文/陈四维  来源:《中国性科学》杂志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