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鸡汤是保健品而非药品,不能喝太多,也不要把它当成济世良药,或者是解决你人生问题的万用方子。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别让心灵鸡汤变毒药
又是一年春好处。新年到来了,人们需要正能量,需要好心情。于是杂志报刊上,论坛微博中,微信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比往常还要多出几倍来了。除了带营销功能的信息,我们还是很感谢朋友们给分享了这么多的励志的故事——尽管大部分是在安抚、激励自己顺便寻找共鸣,但我们也要有责任提醒一些过分喜爱“心灵鸡汤”的朋友:鸡汤是保健品而非药品,不能喝太多,也不要把它当成济世良药,或者是解决你人生问题的万用方子。
“心灵鸡汤”的功能与局限
要说“心灵鸡汤”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共同出版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一系列书说起。当时这一套书超过两百种类别,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比如:母亲鸡汤、祖父鸡汤、孩子鸡汤、囚犯鸡汤等。传入中国之后,“心灵鸡汤”逐渐变成一种特殊的文体,同时也打破了这些差别,成为万能的共通灵药。好像干了这一大碗“心灵鸡汤”,你体内的正能量就能噌噌地上升。其实这不科学,因为每个人接受正能量的心门打开的方向都不一样。虽然大部分的鸡汤文还是能通过共通的真善美普遍地给予一些广泛的正能量,但在笔者看来,“心灵鸡汤”起码有以下的三种局限性:
第一,“鸡汤”可能只是“萝卜汤”。
有句俗话说:“萝卜就热茶,大夫满地爬”,萝卜是有一定的功效,可补身子肯定比不上人参和鸡汤。萝卜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有些道理你自己去想,一想一脑袋。用不着鸡汤文来提示你早已经知道或拥有的东西。就好像富翁看到渔夫在钓鱼,就说你若是多雇几个帮手,成立团队,出海打大鱼挣大钱,以后就可以像我一样在海边悠闲地晒晒太阳,钓钓鱼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吗?类似的例子还有,有个大学生问于丹,说毕业在北京工作,和女朋友住,没钱只能租房子,出去吃饭都是朋友请的。于丹说你起码留在北京有工作,还有个女朋友,人缘还那么好,你有什么不高兴的?大学生一听心情好多了,虽然现状一点也没变。于丹的鸡汤就挺不厚道的,如果人家回家乡能有房有车,你何必让他心安理得地维持现状。当然于丹也不是就业办主任,管不了这事儿。只不过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见,鸡汤文最大的局限是让你心安却没给你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二,小心“鸡汤”是用“劣质鸡精”来调制的。
这“劣质鸡精”说的就是虚假的信息,或错误的认识。比如有一句话在春心萌动的少男少女之间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叫“莎士比亚说,第一次见一个人,体温在38.6°就叫一见钟情。”你说莎士比亚招谁惹谁了,他去世后一百多年,摄氏度温标才被命名。同样无辜中枪的还有哈佛大学,网络疯传其墙壁上有不少校训,譬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2013年,哈佛大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表示:“我可以证明,哈佛任何墙壁上都没有所谓的校训。”其实,与大多数心灵鸡汤一样,哈佛校训、世界三十三大名校训言等伪名校训言也是针对国人的心理诉求的商品,背后是挖空心思从受众身上牟利的心灵鸡汤。
国人对生造的段子鸡汤似乎执迷不悟,所以这样“劣质鸡精”给调出来的“鸡汤”,喝下去了,你会得到浅浅的激励,却背负上了大大的错误。实在是得不偿失,不值不值。
第三,注意“鸡汤”里有可能混进了“鸡血”。
人生是门智慧,一样米养百样人,同样的解决方案不可能适用所有人。所以有大的决断时,有时候该放弃,有时候该坚持。可有的鸡汤文让你一味地坚持,也不管你是不是那块料。附带的哲理故事若是愚公移山那也就算了,可有的还拿吴刚伐桂和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推石头的典故当例子。拜托,人家那是犯了错误遭天谴了,你没犯错误为什么这么惩罚自己?于是喝下这样的“鸡汤”,你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在错误的路子上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运用智慧,自己煮的“鸡汤”最美味
其实我们并不是非要喝名家大儒泡制出来的鸡汤不可,因为他们也未必能明白鸡汤做法。就好像有人发现微博上著名的妇女之友,专门给广大女同胞炮制心灵鸡汤的陆琪先生,讲话有些自相矛盾。比如他说:“爱情不需要坚持,需要坚持的,是你的勇敢”,又说:“两个人在一起,其实不缺爱,也不缺浪漫,更不缺感动,缺的只是坚持”——那到底爱情要不要坚持啊?我们猜想可能是爱情太复杂了,陆琪先生只是想做一锅包罗万象的鸡汤没想到有点像大杂烩。与其这样,不如我们根据自己的爱情、事业、阅历,去给自己一碗最美味的“心灵鸡汤。”
所谓“天助自助者”,给自己做一碗心灵鸡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君不见曾经在他人的“心灵鸡汤”里出现得很多的“年轻人问禅师”,已经被段子手们毁得面目全非吗?他们运用智慧,让老禅师面对了莫比斯环、各地方言谐音、水的沸点等奇怪事情,也让喝“心灵鸡汤”喝得有点腻的人们会心一笑。段子手的职责是让大伙儿一乐,从这点上看,他们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灵鸡汤”。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当你学会一项技能时,赚到一笔外快时,鼓起勇气找到志气相投的人时,咸鱼翻生时,艰难困苦但终于完成一项任务时……回头看看,这就是最能让你励志的事情,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最美味“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