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你的预言能自我实现吗?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4-03-17 16: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或者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自己或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从而导致自己或另外一个人朝着这个心理预期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这就是西方学术界普遍认同并得到最广泛实验验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理论。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你的预言能自我实现吗?

心理学堂:你的预言能自我实现吗?
 
  本文探讨的角度是自我实现预言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个人心灵成长中被描述为:“如果你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你预见到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所以说,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但其实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当程度上是我们主动推动的结果。
  
  自我实现的预言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而精确地发挥着作用。我们先来看看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类型:为什么很多童年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不断的重复着痛苦而无法自拔呢?
  
  我在这里举一个心理谘商中很典型的案例,有相当多的人有类似心理。一位经常自残甚至有自杀行为的女子A接受心理谘商,心理医生看到她的手腕处伤痕累累,这都是她拿刀割的。
  
  通过倾听了解到:A只有几个月大时,就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当父母想念她时,就把她接回城里住一段时间,忙了,就再把她送回到乡下。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婴幼儿时期是和父母建立依恋关系从而获得一生的安全感的时期,婴幼儿时期的A不能理解为何总是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她对父母屡屡“抛弃”自己,有着强烈的愤怒。然而,她不敢表达,父母也不容许女儿表达。他们整个家族都不能接受晚辈对长辈表达不满,他们也认为,他们是为女儿好,才将她送到乡下去的。但是,对A而言,她的被抛弃感是无比痛苦的,这种痛苦是切实的,她因此产生的愤怒也是真实的。
  
  长大后的A特别渴望爱。她有了很爱自己的男友,但是两个人不可能不闹矛盾,每当这个时候,A就会处于童年时“被抛弃”的投射中,激发出愤怒。怎样表达愤怒呢?那就是自残。
  
  在《内在关系》一文中,我们谈到所谓的自虐,其实常是“内在的小孩”攻击“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惩罚“内在的小孩”。那么,当男友和自己闹矛盾,A感觉“被抛弃”时,A割伤自己的手腕,就是“内在的小孩”在攻击“内在的父母”。她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大人表达愤怒,于是只能通过扭曲的自虐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她不能对现实的父母表达不满,只好对“内在的父母”表达不满。
  
  男友和自己闹矛盾,A很担心,觉得很难预见男友会在什么时候抛弃自己,这种不可预见的被抛弃,带来的痛苦太大了。为了减少这种心理疼痛,她会先弄疼自己。这样一来,等被抛弃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她产生的难过感就相对轻了很多。
  
  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先弄疼自己,就是告诉自己,我知道别人的爱与认可,是不可靠的,而抛弃早晚会到来。这是经典的悲剧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A的男友对她非常好,让她感觉特别快乐。但是这个时候让A的男友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在他们最快乐的时候,比如一次两个人一起旅游归来,他能感受到A的快乐心境的时候,A突然之间又变得无比忧郁,这一天A又割伤了自己。心理咨询师了解到,A七岁回到父母身边上学,A回来后,爸爸对她特别好,A心里的坚冰慢慢融化,但是十岁时,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爸爸的生命。这让A特别惧怕幸福,她发现幼年时每次回到父母身边以及七岁后上学父亲对自己的爱来到的时候,都必然伴随着下一个不幸和痛苦,这个发现在她心中扎根,发展成她的悲观的自我实现预言。
  
  A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暴自弃式的预言。当最快乐的时候,她的自暴自弃的预言,会使她做一些自伤或伤人的努力,将事情向坏的方向推动。毕竟,自己制造的痛苦,比被别人抛弃的痛苦,感觉上要好承受多了。
  
  我在QQ群里和大家聊天时分享了拖累症的例子。实际上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拖累症心理的例子。这类人是外人眼中的好人,她们特别愿意帮助别人,但是有时会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她们有时是想帮助朋友,有时是爱人,有时是孩子,甚至有时是想帮助素不相识的人。事实上这里的帮助别人,是想“改变别人”,他们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但是大家知道,要想改造别人都是困难的难以实现的,于是她就会焦虑而痛苦。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但是问题又回到原点,我们对于改变,本能上都是抵抗的。所以,她们又宁愿回到想“帮助”别人,对别人的焦虑中。因为改变后自己会是什么样,是未知的,于是她会产生对未知的恐惧感。
  
  很多人对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理解是:我要暗示自己,给自己一个好的内在的预言,能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我自己说了算。但是人对于改变的本能抵触,总是让人回到老的自我实现预言中去。这也是很多人自己非常努力却难以自我成长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自我实现的预言,表现为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内在关系的对话。这个内在关系的核心,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
  
  每一个重要的亲人,都会内化到我们心灵深处,我们童年时与每一个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都可能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们当下的现实关系中得以体现。
  
  由此,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
  
  假若一个人屡屡遭受重要亲人的“抛弃”,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弃的预言。相反,假若一个人得到了大多数重要亲人的爱与认可,他就可能形成阳光灿烂的预言,等长大后,会坚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可。
  
  在《投射和认同》中我们谈到,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与别人进行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你把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给别人,别人也不断地将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给你。谁的内在的预言更坚定,谁就更可能成功地将自己的东西投射给对方,并让对方认同自己。
  
  比如,一位优雅自信的女生说,她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大家都会喜欢她。因为这样的一个信念,她会很自如地和每一个人交往,不仅在普通场合,她靠这个信念交往了许多朋友。在商务场合,她一样能和每一个人平等相处,不会因为对方地位很高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会因为对方地位低而自己趾高气扬。
  
  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这样的一个积极自信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她从小就获得了几乎所有家人和重要亲人的爱。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过敏、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消极的预言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上都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抵触和自卑。
  
  自我实现的预言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相当程度上,它可以和内在的关系模式画上一个等号,它们都是童年时我们与重要亲人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想自我修炼改变自己并不容易。
  
  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给强加的。所以尽管它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也是可以改变的。
  
  (文/佚名  来源:西祠胡同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