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催眠疗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如何判断催眠的深度?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疗法可直接进行,也可在其它治疗过程中结合进行。直接暗示是医生以技巧性的言语或表情,给病人以诱导和暗示。病人接受医生的暗示过程,就是内心的逻辑活动过程,其结果改变了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达到治病的目的暗示疗法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言语暗示(verbal suggestion):通过言语的形式,将暗示的信息传达给受暗示者,从 而产生影响作用。如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交谈中施加的种种影响。
操作暗示(operant suggestion):通过对病人的躯体检查或使用某些仪器,或实施一定的虚拟的简单手术,而引起其心理、行为改变的过程。此时若再结合言语暗示,效果将更好。
药物暗示(drug suggestion):给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利用药物的作用而进行的暗示。如用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的方法,在病人感到身体发热的同时,结合言语暗示治疗癔症性失语或癔症性瘫痪等。
环境暗示(environment suggestion):使病人置身于某些设置的特殊环境,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即病人自己把某一观念暗示给自己。例如因过分激动、 紧张而失眠者,选择一些能使人放松、安静的语词进行自我暗示,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许多松弛训练方法实际上包含了自我暗示过程。
本疗法是利用人的受暗示性,通过言语暗示引到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即催眠状态。病人在这种状态中对治疗者的言语指示产生巨大的动力,引起较为深刻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使某些症状减轻或消失,疾病明显好转。
最早施用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的是1775年奥地利的麦斯麦,他用磁铁作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直到1841年英国外科医师James Braid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
二、催眠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催眠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向求治者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把治疗的目的和步骤讲清楚,以取得求治者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测试求治者的受暗示性程度。这两点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后者,是决定催眠疗法疗效好坏的关键。受暗示程度低或不受暗示者,一般不宜进行催眠治疗。
测试受暗示性高低的方法很多,现介绍4种:
测嗅觉。用事先备好的3个装有清水的试管,请求治者分辨哪个装的是清水,哪个装的是淡醋,哪个装的是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辨别出后两种中的一种得1分,辨别出后两种的得2分。
测平衡功能。令求治者面墙而立,双目轻闭,平静呼吸两分钟后,施治者用低沉语调缓慢地说:“你是否开始感到有些前后(或左右)摇晃,你要集中注意力,尽力体验我的感觉,是否有点前后(或左右)摇晃。”停顿30秒,重复问3次后,要求求治者回答或观察求治者,如未感到摇晃者得0分,轻微摇晃者得1分,明显摇晃者得2分。
测记忆力。令求治者看一幅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扇窗户,蓝色的窗帘和两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画。问:“房间里有3把还是4把椅子?”“窗帘是什么颜色,浅绿色还是淡紫色?”“房间有2扇还是3扇窗户?”若回答与问话一致,则具暗示性,每一问得1分;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0分。此项测试的得分为0~3分。
测视觉分辨力。在白纸上画两个直径均为4厘米、间距为8厘米的大圆圈,圆圈中分别写12与14两个数字。要求治者回答哪个圆圈大。若回答一样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大者得1分。通过四项测查,求治者可得0~8分,分数愈高表示求治者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治疗初期,每周进行2~3次,以后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10次,每次治疗结束时,用言语暗示病人继续睡下去,后转入自然睡眠。或告诉病人,听到计数10倒数至1后即可醒来,或让病人重复治疗者的计数,告诉他数到5时即可。
诱发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不同的施术方式、时间和条件,把催眠术的种类划分如下:
按施术者来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师负责施行的催眠方法。
按暗示条件来分:①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暗示性刺激,达到催眠状态。
按意识状态来分:①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晰时进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时催眠,即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
按配合情况来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对自愿或合作者进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对不合作者进行催眠。
按进入催眠的速度来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间进行催眠状态的方法;②慢速催眠,即逐渐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按受术的人数来分:①个别催眠,即施术者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②集体催眠,又称小组催眠,即对一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按距离来分:①近体催眠,即面对面的为受术者催眠;②远离催眠,即施术者与受术者相距甚远进行催眠,如电话催眠、书信催眠和遥控催眠等。
按客观因素来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的自然的催眠现象,如汽车驾驶员出现的公路催眠等;②人工催眠,由施术者来进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按催眠程度来分:①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②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③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
按催眠对象和手段来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②动物催眠,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③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钠等麻醉药物,使人进人催眠状态;④非麻醉药药物催眠,即用无麻醉作用的药物作为暗示性刺激,以达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二)如何判断催眠深度
简单地讲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浅度催眠状态,此刻被催眠者能消除对抗或敌意,降低自我防卫,身心放松,能让自己进入一种舒服的感觉里,可以顺从催眠师的指令,但是此刻个案的主观显意识还没有完全停止工作,所以对于指令的配合不是很好,处于是否要接受还是拒绝的动荡状态之中,而且被催眠者常常会以为自己并没有被催眠。其实,此刻已经开始进入浅度的催眠状态,只是深度还不够而已。在这种状态下,被催眠者的心理防卫渐渐降低,内心开始开放,比较能说出一般状态下不愿意说出的话,身心情也比较稳静,可以进行一般的心理咨询,但事实上还是处于与脑理咨询交替的过程中。80%的一般正常人都可以达到此状态,在理论上表现为主观显意识层(控制力在减弱)与浅层潜意识共同合作工作。
2.第二阶段为中度催眠状态,此刻被催眠者身心进一步放松,主观显意识开始模糊,不再干扰潜意识接受指令。所以个案能够很好地接受催眠指令,被催眠者潜意识开始跃升为主要清醒意识,甚至比平常的主观显意识更清醒。这时候,显意识与潜意识搭起了一道桥梁,由显意识不干扰地传达潜意识的意愿和内容与外界沟通。此刻,催眠师可以直接对个案的潜意识下指令,显意识则把此特定的讯息送到潜意识层面进行沟通或治疗,例如,当催眠师下指令说:“当你听到墙上的钟声敲完五下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就会带领你回到事件发生的当下。”当墙上的钟声敲完五下的时候,个案就会回到事件发生的当时,重新进入当时的事件中。通过催眠而激活个案的中层潜意识层,那些被压抑、淡忘或转型的生命的痛苦、挫折开始重新被唤醒,而呈现出来。我认为这个状态是最适合做催眠心理治疗的,也只有这个阶段的治疗,才是真正的心理治疗,直接面对并解决个案心理深处的真正问题的根源。据我的经验,有60%的人可以进入此催眠深度。此状态,在理论上表现为显意识的麻痹(只按指令工作,丧失评判与控制力),浅层与中层潜意识的活跃。
3.第三阶段就是深度催眠状态,此刻被催眠者身心完全放松,完全接受催眠指令,由于进入深层潜意识,他的想象力、抽象思维、灵感与夸张的表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主观显意识完全停滞,沉浸在非常深的个人主观世界里,完全丧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而进入到幻觉与梦游的状态中,可以说受催眠师任意摆布;甚至当结束催眠时,很可能也无法记得催眠中发生过哪些事情。催眠秀就是利用这种深度催眠状态,使得表演者完全在催眠师的控制下做出各种令人惊讶的表演。20%的人有可能进入此催眠深度,其中天才、艺术家、音乐家、绘画家、诗人、作家、杰出科学家、气功师、瑜珈师、苦行僧、灵修者、宗教狂热分子、疯子与精神分裂者是光顾这个领域的常客,通过被外界催眠或自我催眠进入。此状态,在理论上表现为主观显意识的停滞(只有执行指令的能力),浅、中、深层潜意识的高度活跃。催眠秀中敏感度伪装者不列入此中。在心理治疗时,并不需要把个案催眠到深度催眠状态,中度催眠状态是最合适的。
Arons六级敏感度分类
以上三种分法简单而实用,社会中绝大部分的催眠工作者都在使用。但作为催眠治疗师,这种三分法显得过于简单,不能更详细地区分被催眠者的催眠深度。譬如,牙科工作,外科手术,无痛分眠,年龄回溯等,需要更精细的分类。下面,我将介绍我最喜欢的Arons的六级深度分类法:
第一级深度 轻度催眠,个案不觉得自己被催眠了,感觉完全清醒。此刻,小块肌肉可以受到控制,比如,当催眠师暗示个案睁不开眼睛的时候,他的确打不开,发生眼皮粘连反应(eyelid catalepsy)就达到一级深度。此阶段以往常用来进行减轻体重、戒烟等。我认为,此刻显意识慢慢不活跃,浅层潜意识被唤醒。
第二级深度 身心更加放松了,有种朦胧欲睡的感觉。此刻,大块肌肉可以被控制,当催眠师暗示个案的手臂已经僵直而不能动了,就会发生手臂僵直反应(Arm Catalepsy)。我认为此时,主观显意识开始模糊,潜意识逐渐活跃。
第三级深度 全身肌肉都可以受到控制(entire muscular system controlling)当催眠师暗示个案迈不开步伐时,个案的确无法迈开步伐,甚至当催眠师拿尖锐的工具去刺个案时,在催眠师的暗示下,个案甚至不觉得有多大的疼痛,而发生痛觉部分丧失(partial paining losing)。催眠秀催眠师常常会把表演者催眠到三级以上,来达到戏剧效果。一些局部止痛的工作可以此刻开展。临床催眠治疗师的工作绝大部分在此三级深度以内。我认为,此刻潜意识活跃度开始进入中层深度,浅层潜意识开始不活跃(生理本能感觉麻木)。
第四级深度 发生更多深层催眠现象,如:记忆丧失(Amnesic),不记得自己常用数据、名字、家庭地址等。此刻,暗示一个男生忘记自己的性别,并暗示他是女孩子,他会以为那是真的,在我的催眠治疗中,就发生过这样的真实案例。此外,个案的痛觉在暗示下丧失(Analgesia),但是触觉还在,可以进行大部分的牙科治疗、外科小手术,但被催眠者的触觉还在。我认为,此刻潜意识在中层深度活跃,而浅层潜意识开始停滞(生理本能感觉丧失中)。三国时的神人,关公刮骨疗伤即是此深度,也许关公懂得自我催眠(自我暗示与感觉屏蔽)。
第五级深度 发生梦游现象(Somnambulism)和完全麻醉现象(Anesthesia),痛觉与触觉全部丧失。这个时候如果催眠师拿硬物去戳个案,个案甚至不会感觉到。这时还会发生一个奇特现象——正性幻觉(Positive Hallucination)——看见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如在此刻,暗示个案有特异功能,能看见平时看不见的人的身上发出的光芒,他就可以看见。在我的催眠师培训课程与个案治疗中,每每都很幸运的有人能进入这个深度状态,而看见我身上发出的金色光芒(很得意)。我认为此刻,潜意识开始进入深层潜意识领域,中层与浅层潜意识开始停滞。我把此阶段形象地比喻为:“无中生有”阶段。
第六级深度 进入深度梦游状态,出现负性幻觉(Negative Hallucination),看不见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如在此刻,暗示个案看不见他手上带着的戒指或名贵手表,他会真的发觉戒指或手表没了,而很急地向你索要归还,其实,一直带在他自己手上,他就是看不见!真的很好玩的。我认为此刻,进入深层潜意识活跃的状态中。我把此阶段形象地比喻为:“视而不见”阶段。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连一级都达不到,20%的人只能到达第一、第二阶段的催眠深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可以继续到达第三、第四阶段的催眠深度,而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到第五、第六阶段的催眠深度。人群六级深度呈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