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探析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2-07-02 11:23   浏览次  

  
  心理导读:有心理学理论认为,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偏好等,通常其中一种主要人格是占优势的,人的行为也由这个占优势的人格所控制和左右。有的人格知道有其他人格存在,而有的不知道,在优势人格的控制下,多个人格力量相互牵制,使人的内在心理环境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水平。

 

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探析

  
  一、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
  
  人格是指一个人对内外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方式或(或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具有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多重人格的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且是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多重人格的个体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全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同处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环境,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人格会在个体身上凸现。也就是说,每种人格都有掌握控制权的可能。
  
  那么我们就有这样的疑问,这么多的人格是如何相处的呢?
  
  还有多重人格的人还会发生人格转换,这个转换机制又是如何的呢?
  
  有心理学理论认为,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偏好等,通常其中一种主要人格是占优势的,人的行为也由这个占优势的人格所控制和左右。有的人格知道有其他人格存在,而有的不知道,在优势人格的控制下,多个人格力量相互牵制,使人的内在心理环境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水平。
  
  至于人格转换,通常认为在开始时很突然,往往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
  
  其实到这里,上文所说的“占优势的人格”这个概念,我觉得就多重人格来说,每种人格都有占优势的可能性,因为在人格发生转换时会有外界的刺激信息的作用。还有就是如果没有各个人格之间的相互比较,又如何知道何种人格占优势呢?有没有一种更好的理论来解释呢?
  
  二、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及适应性意义
  
  1、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

  
  多重人格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如颞叶癫痫,服用致幻剂的人。多重人格作为一种原发型精神障碍,其原因尚不太清楚。依据早期精神分析的观点,多重人格的形成是受到精神创伤的受害者用了一种叫分裂过程的防御机制。
  
  在分裂过程中,个体把关于受创伤经历的记忆从意识中分裂出去,并且这种分裂是不知不觉地发生,还是发生在意识之外。关于创伤事件的记忆被分裂出来形成单独的人格,这些不能记起受虐的事情,并在主人格之下独立地活动。
  
  2、适应性意义:
  
  由其病因(虽然还不能被证实),抛开多重人格的危险性,就个体本身来说,我们依稀地看到多重人格是有其适应性意义的。多重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的产物,每一个亚人格就是针对某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防御,至于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则是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样不难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可是,在每一个人格背后,总藏着强烈的自尊和脆弱,而且每一个亚人格都是一个非常厚重的面具,带面具的人不堪重负,忙于奔命,忙于换“面具”,哪里还有闲暇真正享受人生呢?这是多重人格的人无尽的徒刑和悲剧。
  
  三、多重人格障碍的评估
  
  多重人格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种最严重的分离性障碍,其评估方法为人格障碍评估所用的结构化的临床会谈、自陈量表和临床评定。在结构化会谈中,由于人格障碍与精神病、神经症的共病率很高,会谈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设法分清哪些回答是受到所患精神障碍的影响。自陈量表是最简便而经济的方法,具有较好效度的量表有Millon临床多轴量表、MMPI、“人格障碍问卷” 及人格障碍访谈问卷SCID-II。
  
  临床评定比临床会谈省时,也比自我报告客观,但实施的条件是病人必须是长期住院的患者或多次在某一心理治疗师出就诊,治疗师或医生才可能对该病人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以完成对于病人情况的临床评定。在评估过程中,由于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多重人格障碍的病人在儿童期有过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在内的被虐的经历,然后企图使用记忆恢复法去查证是否有过虐待发生过,而这些记忆的信息报告的正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些信息可能本不属于病人,而是会谈者或治疗师引导性的提问使得病人重新构建起他们被虐待的记忆。
  
  四、多重人格的治疗
  
  其中治疗的技术有谈通、催眠术、宣泄、整合/解决。通常最理想的治疗方式是重新整合病人的整个人格结构,比如让他们摆脱儿童期曾被虐待的创伤性经验的阴影,学会用成熟的方式去面对压力,而不是引入不成熟的人格特质或行为模式。这样的治疗过程,通常是漫长的、艰辛的、充满挫折的,需要无止境的包容、关怀与耐心,和高度的心理治疗技巧。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