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百科: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8-09 17:22   浏览次  
  
  心理导读: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 “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 以上。”所以,任何的潜能开发,任何的希望要实现,都是依靠人的潜意识。    ---www.tspsy.com
  
心理百科: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心理百科: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决定的。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和主观清楚观察到的经验所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由那些不能立即想起,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 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位于最下面的是潜意识,是本能的、冲动的、被压抑的 或生命力的能量组成。潜意识占人的精神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些构成了弗洛伊 德的“冰山理论”,即人的意识组成像一座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 分,即意识;而水下大部分潜意识的影响巨大。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 “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 以上。”所以,任何的潜能开发,任何的希望要实现,都是依靠人的潜意识。
  
  (一)潜意识主要有如下特征:
  
  1、能量巨大(潜意识是意识力量的三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我们不能觉察到,但通过催眠能开发它。
  
  6、人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超我、自我、本我
  
  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特点是追求完美。 本我是人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 源,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 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 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 又不能太压抑。
  
  (三)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 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为了消除 人的焦虑,自我就会采取一些策略,用来防卫本我的冲动,也避免超我对自我 的施压、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 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 在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其渡过心理难 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在心理沙盘疗法中,咨询师可以根据来访者呈现在沙箱里的玩具的位置,心理沙盘 作品的状态,结合心理沙盘空间配置理论等,来分析来访者的深层心理问题,更清 晰地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为治疗、转化、成长提供可能。
  
  美国的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 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 给个体带来紧张感。
  
  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 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 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 理危机。
  
  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 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会产生人格 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 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 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 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O一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 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 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 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 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 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 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 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 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如果…个人在其某个人生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而导致了固结和停滞,在箱庭中会有所呈现。
  
  (文/佚名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