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什么是自我消逝?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7-12 10:30   浏览次  
  
  心理导读:每当我们强迫自己做出正确、理性的决定时,都会消耗我们的自制力,然而,与其他能力一样,自制力是有限的。当我们不断迫使自己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时,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自我消逝"的状态。    ——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什么是自我消逝?

心理学堂:什么是自我消逝?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各自的经历,回答一道选择题:我更有可能在什么时间独自吃下半个披萨?
  
  a)辛苦了一周的周五晚上;
  
  b)惬意周末的周日晚上。
  
  显而易见,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a"。可能你之前没有意识到,人们常在压力下屈服于自己的欲望,做出不健康的决定。大吃大喝垃圾食品与身体精疲力尽之间的关联可不是你虚构的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多次放弃日常的食谱;为什么做好的决定在危急关头经常被抛弃。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被压力压垮?以下有6个简单的原则可以帮助你。
  
  一、正确认识紧张情绪,不要无视它
  

  一般来说,在这些紧张的情况下,会有诸如此类的内心独白(可能有长有短):
  
  "我好饿啊!我要回家做沙拉吃,再扫光吃剩的烤鸡肉。"
  
  "但是今儿好累,我不想做饭"(走过生意红火的中餐外卖点)"而且,牛肉捞面看起来也不错。"
  
  "是没错,但是那些蔬菜再不吃就坏了,而且配上第戎醋汁会很好吃的!"
  
  "不像嫩牛肉配捞面那么好吃。"
  
  "嘿,拜托!还记得不吃碳水化合物的决定吗?还有每天都要吃一份蔬菜?你一直做的很好!"
  
  "没错,我做的很好,所以我可以好好吃这一顿……"
  
  至此,我们的内心斗争以失败告终。这就是理性(吃的健康!)与冲动(现在就吃!)之间的推拉式的关系。现在,可以总结做出错误决定原因:每当我们强迫自己做出正确、理性的决定时,都会消耗我们的自制力,然而,与其他能力一样,自制力是有限的。
  
  二、正确的定义它:自我意识耗尽
  
  最终,当我们对太多的美食、饮料、购买欲说"不",并迫使自己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叫做"自我消逝"的状态,此时,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正确的抉择。所以,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们周五晚上的状态与周日晚上相比,哪个更精疲力尽?显然是周五晚上。
  
  你可能会给这个状态起其他的名字(压力过大,疲惫不堪,累惨了等等),但是"消逝"在心理学上概括了所有这些感觉,包含了所有让你到达这种境地的决定。例如:不赖床而是早点起床,不在上班的路上吃面粉糕饼,在办公室加班把工作做完而不是留到明天(即使领导早就下班!),回家之前去沿途的健身房锻炼等等等等。回想起来,你当时并不真的因为太累而不愿吃一顿健康的晚餐(毕竟,你可以简单的做点汤,炒点蔬菜代替牛肉捞面和煎饺),你只是没有意志力去做出这样的决定罢了。
  
  三、正确认识自我消逝

  
  首先介绍两位教授,Baba Shiv教授(斯坦福大学)以及Sasha Fedorikhin教授(印第安纳大学)。他们验证了当人的大脑因为进行审慎的思考而忙得不可开交时,人们会更快的屈服于自己的欲望这种猜想。
  
  在其最核心的试验中,测试者被召集到一间房子里,并被告知他们要记住一个数字,然后向大厅的实验人员复述。很简单,对吧?但是,这个实验的简单程度取决于你被分在两个组中的哪个组。第一组的测试者会收到一个两位数,为了方便想象,我们暂且认为这个数是62。第二组的测试者则收到一个七位数,比如3074581。记住了吗?好的!
  
  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设计:在测试者去第二个房间的路上,有一位小姐站在放满了色彩缤纷的新鲜水果以及松软巧克力蛋糕的桌子旁边,她会询问每一位参加测试的志愿者测试后需要哪种小吃,并给他们相应的礼券。正如Baba和Sasha教授所料,被要求记住"3074581"的组员选择巧克力蛋糕的人数远超过被要求记住"62"的组员。这表示,承受更大的认知压力的人往往更不容易克服自己本能的欲望。
  
  这个简单的实验并没有直接说明自我消逝是如何起作用的,但是,实验揭示出,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认知上的负担,也足以改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潜在影响的决定。所以,想象一下一天天艰难的抉择和更加沉重的认知负担会对我们造成的多大影响吧。
  
  四、关于道德问题
  
  自我消逝不仅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更会让我们难以保持诚实。在一个研究诚实和自我消逝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我和我的同事将参与者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斯特鲁普效应实验。在这个简单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大声说出看到单词(这个单词也是一种颜色)所用的墨水的颜色。这个实验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一致"的模式中,单词表示的颜色与其所用墨水的颜色相符合;而在第二种"不一致"的模式中,墨水的颜色和单词的意思不同。读者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一致的情况:墨水颜色与单词意思相符。
  
  不一致的情况:墨水颜色与单词意思不符。
  
  你肯定会猜测,不一致的模式下,说出墨水的颜色要困难的多。每一次,当你按捺下喊出脑海中所冒出单词(就是出现的那个单词)的冲动,并迫使自己换成符合墨水颜色的单词时,你都会因此更加劳累。
  
  对于参与我们实验的人来说,这只是个开始。不论他们完成哪组测试,我们都会给他们一次作弊的机会。参与者在此后会被要求参加一个关于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历史的测试,以换取他们在之前的测试中做对题目的个数。他们需要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誊写到答题纸上。然而,当测试者坐到实验人员的面前时,他们发现她遇到了一个难题。"实在抱歉"实验人员很恼怒的说,"我的答题纸快要用完了!现在只剩一个空白答题纸和一个用过的答题纸了。"她向测试者解释道,她已经竭尽全力试图把用过的答题纸擦干净了,但是还能看见一些印记。她对自己工作的失误很是恼火,表示希望今天能在这个测试结束之后再做一个,同时对测试者问到:"由于你是今天倒数第二个参加测试的人,你可以选一个答题纸:干净的或是用过的。"
  
  那么,你认为测试者会怎么做?他们是会选择有标记的答题纸,并以帮助实验人员为借口开脱,事后严守秘密?还是意识到这是一种作弊行为而选择空白的答题纸?其实,这个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者之前做的是哪组斯特鲁普效应实验:参加"不一致"那一组测试的测试者选择有标记答题纸的情况比选择空白答题纸的情况远多的多。这意味着,自我消逝会使得人们更容易妥协。
  
  对于已经选择有标记答题纸的测试者,之前的实验有什么影响呢?再一次的,那些在之前的实验中精疲力尽的测试者比轻而易举通过"一致"模式实验的测试者,产生作弊行为的比例高得多。
  
  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消逝不仅会让我们更容易做出不诚实的选择,更会让我们纵容自己被诱惑,将他们优先选择。自我消逝具有双重的危害。
  
  五、摆脱自我消逝
  
  有这样一个说法,午夜之后没有好事发生。可以看到,这个俗语揭示了自我消逝的作用。除非你是在第三个轮班才工作,否则,从早上一直撑到午夜会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像我们之前所认识到的,你更容易做出不太理想的决定。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自我消逝?
  
  我的一位名叫Dan Silverman的朋友曾经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那时我们一起在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工作,那是一个非常惬意的地方,科研人员在这里有一整年的时间自由地思考和规划人生,而且食物非常美味。每天,吃完丰盛的午餐之后,都会有令人无法抗拒的甜点提供:芝士蛋糕、巧克力大蛋糕、空心甜饼、煎饼……任何你叫得上你名字的都有。我们都很难拒绝,但是可怜的Dan更是如此,因为他永远都无法抗拒甜食。
  
  每天我的朋友都会面临这两难的抉择。Dan是一个胆固醇偏高的经济学家,但是渴望甜食。同时,他也明白,每天都吃甜食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他仔细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后认为,面对诱惑时,聪明人会偶尔的屈服一下。毕竟,这样可以防止我们的精力彻底耗尽,在面对接下来未知的诱惑时,我们才有多余的力气。Dan决定每天饭后吃点甜食来抵抗路上可能会遇到的令人措手不及的诱惑。
  
  我们曾多次听说,如果节食的时候将自己逼的太紧,那么终会有一天彻底爆发,开吃暴饮暴食。没错,这是真的。防止自我消逝并作出正确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找到发泄欲望的途径,然后重新再来。事实上,在我看来,慢碳水化合物饮食法减肥之所以很有效,是因为它建议节食者适当放松一天(或者称为"作弊"日——见上面第4条),这使得他们不会过于压抑,以至于彻底放弃节食。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计划的放纵自己,而不是等到彻底没招。在你接近绝望的时候你可能会抱着一整品脱的冰激凌窝在沙发里,一边疯狂的吃,一边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甚至不找借口去控制一下分量,或者到城里去一趟。
  
  不论何种放纵,可能是买一双新鞋,关掉手机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吃一个圣代冰激凌或是出去疯一夜,都应该提前计划。虽然我不建议每天都吃甜食,但是这种放松可能会帮助你迎接对你意志力的挑战。
  
  六、认识自己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永远避免自我消逝。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很多人可能记得G.I.Joe的卡通画中的名句:"正确的认知是成功的一半。"虽然这句话出现在纷杂的哲学科学协会的背景之下,但是仍然有所帮助。简单的只是认识到你可能会自我消逝,认识到接下来自己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会在困难到来时大大的帮助你处理这些问题。
  
  (文/译言网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