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生活心理:走出自闭的生活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7-01 14:18   浏览次  
  
  心理导读: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宅”,22.4%的人最长一周“宅”在家,除了吃饭就是对着电脑。如此宅,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www.tspsy.com
  
生活心理:走出自闭的生活

生活心理:走出自闭的生活

  现今,即便“宅”在家里,油盐酱醋也能网购到家,一台电脑让你尽知天下事。近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宅”,难有“大千世界”》的文章,传神地刻画出“宅族”的状态:“两人路遇街头争吵,一人驻足围观,另一人劝阻:有什么好看的,回家上微博看呗。”
  
  “宅”这一亚文化起源于日本,指那些喜欢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爱好,与社会脱节的年轻人。英国广播公司曾报道称,英国18~30岁的年轻人中, 约四成是“宅族”。中国“宅族”也很庞大,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宅”,22.4%的人最长一周“宅”在家,除了吃饭就是对着电脑。中山大 学人类学系教授王建新曾指出,乐于闭门研究音响、手机的中年“宅族”不少见。天津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六旬以上老人不常出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春介绍,“宅族”有4种典型心理成因。
  
  1、性格内向。
  
  内向者敏感、自卑,虚拟的网络使他们不必担心被拒绝,反而能更轻松地与人交流;他们希望与人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满足情感需求,建立归属感。
  
  2、社交技能不足。
  
  有人从小没能培养起完善的社交技能,或在成长中有过社交失败的经历,并对社交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宁愿在家守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3、内心迷茫。
  
  有些年轻人没目标,觉得与其在外独自拼搏,还不如在家习惯性地接受父母的照顾。有人年近不惑却一事无成,心生倦怠,感觉自卑、渺小,不愿见人。有些与儿女分离的老人,又因退休失去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产生心理退缩。
  
  4、压力太大。
  
  工作忙、压力大的人没精力交往,并会通过减少社交来自我保护。有时甚至同事间都懒得面谈,而用网络交流,这让不少人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沟通,也忘记了该如何与人亲近、相处,难以建立内心和谐所必需的亲密关系。
  
  看外面的世界久了,人们需要内观自己。短期“宅”在家里,给心灵一个安全的“房间”,能很好地自我反省,调整身心,平复不良情绪。然而,林春介 绍,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其生存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为前提的。久“宅”者会丧失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与思考力钝化, 导致身心俱损。一项调查显示,“宅”生活让35%的人失去社交机会,并影响工作;使近两成人性格自闭,害怕与人接触。《韩国日报》2009年报道称,该国 约10万名“宅族”青年无法适应社会交往,存在自闭倾向。还有多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宅族”难以从虚拟空间回归社会现实,长此以往会导致思想偏离真实社 会,养成消极的思维模式和不良人格特征,甚至引发抑郁情绪或抑郁症。
  
  美国作家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提醒“宅族”:笛卡尔在系统提出激进的怀疑观点前,心里装着一个大千世界。因此,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 面,只有当面交谈,才能真切感受到对方一颦一笑背后的喜怒哀乐。要想走出“宅”生活,林春建议,首先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想睡就睡,想起才起,以免生 物钟紊乱。其次要与社会保持互动,给自己一些时间接触外界,比如会会知心朋友,一起分享酸甜苦辣;出去走走,或许人行道上相遇时的一个微笑,都能让你爱上 外面的世界。最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自我成长的力量,对外界的天空拥有各种期待,因此,找到生活目标,才不会安于“宅”在家里。
  
  (来源:生命时报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