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揭秘:催眠疗法为何饱受争议?

责任编辑:催眠师-心翔  发布于2013-07-01 12:57   浏览次  
  
  心理导读:催眠,在电视剧里和某些人口头相传中似乎已被神秘化,被催眠者仿佛能做出许多难以想象的举动来,包括回忆起前生或在墙壁上走动。实际情况是,催眠通过诱导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使患者放下所有戒备,可以起到减轻或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的作用,是一门应用科学。    ---www.tspsy.com
  

  一、真实案例
  
  儿子身亡父亲靠催眠解除自责

  
  张先生的一家三口绝对称得上幸福家庭的范例,父慈子孝,其乐融融。摧毁这一家庭的悲惨事件发生在去年年中,因为一次交通意外,儿子惨成车下亡魂。事发后张先生非常自责,“要不是我没照顾好他,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此后的半年多,张先生被笼罩在持续的追忆之中,任何与儿子扯上边的事,都使他陷入悲痛。
  
  心理专家认为,张先生在意识层面能接受“不是我的错”这一概念,但是在更深沉的潜意识当中,“儿子的死跟我有关”。心理专家觉得可以用催眠来作辅助疗法,帮助他在潜意识层面改变固有看法。在做完一切准备功课后,心理专家带张先生进入一间安静、不受干扰的房间,让他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慢慢深呼吸放松下来……“好,你现在差不多睡着了。”其实这时候,张先生进入的不是真正的睡眠状态,而是类似睡眠的催眠状态,这时他去掉平时的防御,可以说面对催眠师的是最本真的“我”。于是催眠师引导他回忆和儿子在一起的情形,回想儿子出事时的情景,借用种种诱导和暗示的方式,让张先生逐渐明白儿子的死并非自己能够控制。经过几次的催眠,张先生的自责心态比以往有很大改善。
  
  二、催眠实质
  
  1、催眠只是一种诱导技术

  
  为何催眠会有这样的功效呢?那是因为正常时,人的大脑皮层会对所接受的信息、既往的记忆、经验情感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才作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整合作用。正常人在清醒时整合功能是正常的,但在睡梦中,因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少部分区域功能相对活跃,这就造成了大脑皮层的协调性变差,整合功能就紊乱。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局部的过度兴奋会反过来抑制周边区域,使之兴奋的更兴奋,抑制的更抑制,造成大脑的协调性变差,出现整合功能紊乱。在整合功能紊乱的状态下,外来的暗示、自我暗示、内心欲望、惧怕对象均会被整合而成为被催眠者的体验,任何一个人他都会很相信他自己的感觉,多数被催眠者只根据他自己主观的感觉来判断真假与是非,所出现的感觉会进一步强化他对催眠的信念,从而使暗示更有效果。
  
  2、暗示使催眠产生功效
  
  在催眠状态下,施术者的暗示或自我暗示被无条件地整合进意识产生功效,被催眠者完全无自知力,也无防卫能力。催眠术是一种诱导整合功能紊乱的方法,它常被用来治疗癔病,当排除了一切杂念,双眼注视眼前的钟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可以进入催眠状态,这时治疗者的言语暗示就可被整合,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3、催眠隐藏宣泄机制
  
  俗语云:“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很多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不了的困扰,往往都被我们压抑到思想深处,那儿就是我们的病根,催眠不但可以帮助找到根源,还可以帮助宣泄,促进心理的健康是有根据的。
  
  4、催眠极具争议性
  
  虽然催眠有很大的好处,但专家同时也指出,催眠极具争议性,首先,催眠效果并不持久:必须合并进行其他的心理治疗才能巩固疗效,有些癔症的这个症状消失了,新的症状又出来了,所以必须结合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才能根治。好的暗示产生治疗作用,不良的暗示则产生不良的后果,加重病情,或有人利用催眠干坏事。其次,集体催眠可带来严重灾难,集体催眠使某些被催眠者成为传染源迅速传播,彼此相互暗示,相互影响,互相感染,催眠效应被不断放大。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就是利用集体催眠的技术,蒙骗了很多民众,跟随他进行疯狂的扩张侵略。
  
  三、专家意见
  
  1、催眠的适应症:

  
  专家认为,对于精神疾病来说,像癔病、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遗忘症、口吃、失眠症、夜尿症、性功能障碍、身心疾病、工作压力、自卑、情绪失控、遭遇感情挫折等是有一定疗效的。
  
  但催眠是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要高,二是被催眠者要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信任施术者,催眠成功的机会就高。一般来说,女性在语言交流方面更占优势,因此接受语言暗示更容易,催眠成功率大。年龄小的人经事不多,不像成年人对外来事物防备心那么重,较容易受催眠。但是,对催眠有担心、怀疑、抗拒心态的人,受教育层次低、不理会催眠师暗示的人,身体过于虚弱、大脑接受暗示机会低的人,都不容易催眠成功。
  
  2、催眠治疗需注意:
  
  有精神病的人不能做催眠,所有的躯体疾病都不能运用催眠治疗。
  
  环境的要求:环境要求安静,空气新鲜,避免干扰。施术者的要求是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言语平和。被催眠者的要求是衣衫宽松,忌穿紧身衣,不戴手表和金属项链,勿过饥过饱,呼吸细长均匀,心态顺其自然,情绪安定;避免纵欲,切忌狂饮,注意力集中。
  
  (文/李立志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