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揭秘:揭开催眠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催眠师-心翔  发布于2013-05-15 10:17   浏览次  
  
  心理导读:在很多的电影片段里面,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催眠镜头:一块怀表在眼前来回晃荡数次,人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状态。    ---www.tspsy.com
  
心理揭秘:揭开催眠神秘面纱

 

  催眠,一个对多数人而言依然生疏而神秘的词汇。它是否真能解决那些失眠人群的困扰,它是否会让人做出违背意愿的错事,它是迷信还是科学,是魔鬼还是天使?
  
  透过摄像机镜头“探秘催眠”
  
  透过摄像机镜头,我们看到催眠师正在房间内为一名失眠患者做催眠治疗。房间很安静,灯光相当柔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睡眠环境。而房内的布置也很简单,除了一张柔软床铺外,最大的摆设物就要算橱柜了。橱柜里面放有类似怀表的水晶球、节拍器、沙漏和音乐播放机。而催眠师正坐在床沿和闭目平躺的患者交流。
  
  做完节目后,催眠师告诉我们,无论是水晶球还是沙漏,它在使用中的用处无非就是让被催眠者专注于它,“专注久了人会产生疲劳感,就很容易被催眠”。但在实际操作中,催眠师很少用到这些道具,只要进行言语沟通,就能让患者专注于某样事物中。
  
  催眠治愈了失眠症
  
  被邀请做节目的徐小姐,毕业于一所医药大学,专业是中医治疗,可她一度也无法摆脱失眠的困扰。一年多前,徐小姐经常性地陷入失眠或浅睡眠的痛苦中,1点钟睡觉,5点钟就自然醒来了。“因为睡不好,脸都出现了浮肿。”徐小姐回忆道,而且每天的心情很狂躁,无端地对家人和同事发火,这让她的人际关系很糟糕。
  
  徐小姐吃了不少中药,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催眠师。“催眠治疗我起初也并不是非常相信,完全是抱着一试的心态。”徐小姐告诉我们,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四五次的催眠治疗,她精神状态有了好转,失眠次数越来越少,到现在一天能睡满8个小时了。“每次被催眠的时候,整个人会感觉非常放松,真的很神奇。”
  
  发呆和做白日梦就是“催眠”
  
  在休息间,我和催眠师交谈起来。电影里“神奇”的催眠表演容易让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巫术或伪科学。但催眠师说,这是人们的误解,催眠有它的科学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可怕。
  
  他随手拿出一张纸,用笔在上面边画边做解释。他说,医学上,通常用β波、α波、θ波、δ波表示脑电波活动的四种状态。在β波段,人的脑电波非常活跃,也就是处于清醒状态。α和θ波段,人的脑电波活动趋缓,这正是催眠的状态中,其中α波为浅催眠,θ波为深度催眠。而到了δ波段时,脑电波活动已经非常的缓慢,这说明人已经完全进入了睡眠当中。
  
  “其实不用催眠师,自己也能进入催眠的状态。”催眠师说,比如发呆、做白日梦这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你能感觉得到身边人在说话,但你并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自我催眠只能进入浅催眠的α波,而催眠师则能带你进入更深的θ波。那时的你,才会更加轻松,感觉思绪在空中飘荡。”
  
  催眠实为心理治疗法
  
  “催眠并不等于睡眠,那是一种误解。”催眠师说,催眠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治疗失眠,失眠往往由心理问题造成,不从根本上解决,失眠也就难以得到根除。
  
  “因此说,催眠其实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催眠师必须具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说着,催眠师递出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头衔很多,“劳动部认证心理咨询师”是其中之一。
  
  催眠问银行卡密码,很难得手
  
  “作为心理治疗技术,催眠还可用于减肥、戒烟、戒网瘾等瘾癖治疗。说到底,它们都跟心理有关。”催眠师称,“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催眠在中国还算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有恐惧心理,怕被人催眠后,意志被人控制,说出不该说的秘密,做出自己不愿做的事。
  
  催眠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催眠师笑笑说,其实不然。催眠的状态不是睡眠状态,人的大脑处于半清醒状态,你能记得或感觉得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催眠师触及到你所不乐意的事,如说出银行卡密码等,这时人就会警觉,催眠状态的α和θ波段就会立刻跳到清醒的β波段,人自然会醒来。
  
  此外,并非人人都可以被催眠。“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象力丰富、学历高、智商高的人相对来说更易被催眠。”催眠师说。
  
  我的亲身体验
  
  采访催眠师的第二天下午,他没有节目安排。为了更真实、深入地了解催眠的真实感受,我请求催眠师对我进行催眠,他欣然答应。
  
  下午1点,宾馆客房里。催眠师关上了门,拉上窗帘,房间顿时显得非常昏暗。这次,他带来了一件道具——手提电脑,是用来播放音乐的。
  
  他让我平躺在柔软的床上,电脑传来了泉水“叮咚”的悠扬声,然后他开始实施催眠。“闭上眼睛,请深呼吸,感觉腹部微微隆起。”他用那极尽缓慢的声调开始一步一步引导我:然后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大脑,慢慢的感觉额头已经很放松,感觉双眼很放松……放松的感觉延升到了肩膀,手臂。
  
  大约15分钟时间以后,这时整个人已经开始有些迷糊,身体酥软,但我能清楚地听到泉水的声音,以及他跟我交流的声音。随后,他让我在脑中想象出现了一条道路。道路的两旁有什么,我又正在干什么,随着引导的深入,脑中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清晰地见到了自己的母亲。他不断地跟我交流,我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他我所看到的,然后随着他的引导再去找寻一些其他东西。
  
  他引导我想象出来的东西,似乎都是小时候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比如乡间小路,比如住的房子,但又不是完全相似。这如同是梦境,但似乎又显得非常真实。梦经常被遗忘,但这些场景在几天之后我依然记忆犹新。
  
  “刚才你已处于催眠状态了,但不是很深。可能跟你带着采访任务来有关,脑子中一直会有‘我正在被催眠’的暗示,这就不容易被催眠了。”醒来后,他这么跟我说。
  
  “催眠”需要管起来
  
  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失眠的人增多,有心理问题的人也多。催眠在这个时候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媒体所关注,或许暗合了某种需求。
  
  但“催眠术”和其他的心理治疗技术一样,并非无所不能,肯定也存在着某些缺陷之处,也不是适合于每一个人。采访中,催眠师也说了,催眠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从业者参差不齐,难保没有利用“雕虫小技”行骗的。
  
  因此,与其依赖催眠,还不如自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来应对各种社会压力。当然,或许有一天,如果你真想去做催眠治疗,你需要对催眠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催眠师的学识背景,最起码得看他有没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和临床催眠治疗经历。
  
  基于此,我们认为,“催眠”作为新兴的行业,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对它的监管。越早监管,就越能扬长避短,这不仅对患者来说,还是对催眠行业本身来说,都应该是种福音。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