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生命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4-27 16:48   浏览次  
  
  心理导读:近些年来马加爵杀人、药家鑫激情杀人、复旦投毒案等事件频频爆发,我们在震惊之余颇受感慨,我们的孩子们,这个国家的青年,祖国的未来,是怎么了?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会培育出杀人魔?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使得这个国家的青年学子犹如丧尸般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目光短浅,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只想当官?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生命

心理学堂: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生命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我是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苦逼
  
  在我的中学时代,学校上课的作息是这样的:早上7 :00钟的早自习,上午上课8 :00——12:00,下午2 :00——5 :30。 如果到了升学期,这个时间就变为下午1 :00——6 :00,晚上外加7 :00——9 :00的补课和晚自习。那时候的我实在对这种摧残人性的时间安排忍无可忍了。
  
  后来我又读到一本书,说民国时期徐志摩和梁启超教学的方法,那里面说志摩最注重开启学生的灵性,上语文课常带他的学生去郊外踏青,唱歌,下雨天他又叫学生到雨中漫步感受那浪漫的气息,而梁启超的教学方法就更好了,他讲政治,讲到中国的成就则大声呼号,讲到伤心处则痛哭失声,至情至性,这简直是为学生演一场电影了,我对这种教学方法悠然神往,就去找到我们的代班主任告诉他这种方法,老师就问我,这样是可以,但是要考试要升学,要成绩就要你多做题多背书,你考不好,你爸爸妈妈要骂你,骂你你可以不听,他们骂我这个老师误人子弟可是毁了我的前途哦。我一想也是,老师巴不得象徐志摩那么浪漫,最起码不必陪我们熬夜了嘛,可见他的逻辑充分合情合理。
  
  我们回过头去看在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开展素质教育。“减负”闹得风风火火,但学生们在书店里排队购买参考书的新闻让我很快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想象破产,减负就象网络公司搞上市,没上市之前没钱可赚千方百计想上市,上了市后的结果与没上市时差不多。在没减负之前学生压力重如泰山,现在减了负了只不过把泰山换了另一种形式的山,如果你把原因归结为老师那就错了,以至于我这次回校见到那位已经是校长的老师,他告诉我现在上面不许补课,家长和学生又主动来要求补课,而又担心如果本校不补课其他校补了课学习超过自己所以现在不得不补课的事情时,我又觉得他说得实在有道理。
  
  以学历论英雄的所谓精英教育
  
  当今现有的淘汰式教育体制,并非是普及性的,而是精英教育。我们无法统计,在这种体制中造就的高学历人才中,到底有多少是“考试机器”。学生只是一件“产品”。同一教育机制在每一个学校都同样运作着,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会有很大差别的。
  
  当代教育的最根本的盲点就在于以学历至上——以学历给个人论定,给学校论定,因为在我们总是混淆了知识与文凭的必然性,似乎文凭与知识与个人能力存在象平行线般对等的联系。在中国人看来,高学历与人格、人才甚至人品都是一种线性的相关。然而,学历的实际价值在当今中国早已发生异化。我们不仅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而且更创造性地发明了“仕欲优则学”。符号化和象征性的学历,前途、仕途、“线图”联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了知识与人格所应有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凭不见得他就很有能力,如果以文凭论英雄,钱钟书和陈景润这样的人才岂非被一棒打死?我们现在人事招聘上看个人学历,教育局以学校的升学率为评定学校成绩的标准,家长以能否取得成绩来评定子女和老师,种种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观念交织成一个以学历为核心教与被教之间互相牵制的怪圈。
  
  学历不能替代人格啊,亲
  
  学问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学历不能替代人格。优秀的学业不等于优良的人格,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学历在客观上被认为比人格更有价值,人格就只好屈就成为被学历所鄙弃的婢婢女。人格障碍常常伴随着高学历,从而造就了病态的天子骄子。有统计指出,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的人数高达30%。学历与人格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有可能使得经年苦读的成果,毁于一旦。
  
  诚然,知识对个人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但一个人的行为绝对的事实不仅仅来源于知识,人的情感,人的本能,人的道德,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构成人的一个完整的需求,一个人具有知识显然离一个人才的标准还存在相当的距离,人需要情感与美来充实身心,需要自我认识力来调节人与环境的不适应,需要正确的人生观来引导人生的方向,人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自我又肯定自我的过程,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性但对人的作用却又表现为形式上的同一,人在面对,经历过与环境的诸多关系如挫折,荣誉,顺境逆境之后确立人与环境互动定位,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人的全面性来完成,人的实现自我的欲望是动力,人的知识与技能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人的情感与美感是精神动力,人的自我认识是保证方向的方向盘,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教育机器之下漠视生命的学子们
  
  近些年来马加爵杀人、药家鑫激情杀人、复旦投毒案等事件频频爆发,我们在震惊之余颇受感慨,我们的孩子们,这个国家的青年,祖国的未来,是怎么了?把生命不当一回事,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可以操刀杀人,一解痛快。这样的血腥和残暴竟然来自校园,这种对生命的淡漠和茫然出于悻悻学子。难道我们还不该质问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吗?难道还要支支吾吾把这社会极大的隐情遮掩过去吗?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会培育出杀人魔?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使得这个国家的青年学子犹如丧尸般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目光短浅,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只想当官?
  
  学历教育中不能没有生命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张扬。即使在人文教育的院校里,学生所学到的,大多是不见“人”在其中的、被高度抽象的社会、法律、经济和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有时是可怕的,它们随时可能会被用来作为戡害人类自身的利器。把自己的生命系于他人身上的人,是不会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使个体避免侵犯行为的基本心理品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关照到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心理品质了呢?
  
  说实话,在健全的人格面前,学历不值几个钱。纵然有再高的学历,缺乏了健全的人格,那么他对社会的贡献将是有限的,甚至会出现危害社会的现象。
  
  当代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和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包含了家庭生活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等多项内容,也包含了子女教育父母教育等多个层面。在这诸多的教育之中,家庭关注度最高的,无疑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家长重智轻德重学历轻人格,自然也可以培养出高文凭的孩子,但这些孩子的人品如何 能否自立于当代竞争社会,在未来发展中是否有后劲,能否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却是不能盲目乐观的。俗话说得好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现实社会中,此类危险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值得为人父母者警觉和深思。
  
  现实生活中,许多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大字不识的家长,同样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才。他们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并不在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如何紧,而是在于家长自身有勤劳刻苦善良正直等品质和好学上进,严谨细致等性格,并以此影响和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们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自信的心态,对待艰难困苦他们从不畏惧退缩等等。在他们朴实无华的言行举止中,蕴含着高尚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感染着孩子,陶冶着孩子的品格,从而引导孩子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简明的道理,使孩子学会做人。如果人做不好,学问也很难做好,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即或有了高学历,也难以有益于社会和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通过如下渠道来进行,家长一定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并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确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对自己生命的悦纳。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才会有自我价值感,从而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 二是悉心指导孩子学习。稳妥地调控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求,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需求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其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因此,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认知需求之外,对于孩子的交往友爱展现自我获得认同和受到尊重活动创造等方面的需求均应尽力满足,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四是适当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从中学会生存。
  
  写在最后: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是否记起,用这种人类所具备的基本情感去影响孩子的人格呢。我们的教育应当“降格以求”,去追求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和品格。在让学生追求崇高理想和高深学识之前,先让他们学会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和情感。让不生熟记法条、远离“法盲”之前,先让他们了解任何侵害他人的事都会要受到处罚的。人格培养,首先是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对所有自然生命价值的体验,使人类变得文明起来。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