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自我成长:青春不是用来虚度的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4-24 21:38   浏览次  
  
  心理导读:微博朋友圈空间、同学朋友同事、看演唱会泡温泉吃牛排倒时差,当这三者紧紧挨着在你眼前一字排开时,你的内心会有躁动不安吗?你会想,该怎样给你的青春一个交代?    ——www.tspsy.com
  
自我成长:青春不是用来虚度的

自我成长:青春不是用来虚度的

  前段时间与好友聊天,彼此询问对方的生活状态,我们十分默契地说出了“平静充实”这四个字。其实,人生常态不过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人都渴望安定,渴望为疲惫劳累的心寻一处温暖宁静的港湾。但我们毕竟还年轻,似乎还没有惊涛骇浪过就波澜不惊了,心底总有不甘,于是我问她:“我们的人生就这样了吗?我觉得生命中如果缺少一段轰轰烈烈的过程,就显得单薄和苍白了,用筷子兄弟的话说,就是还没绽放就要枯萎吗?”她笑道:“我倒觉得是应该平淡的时候就平淡,应该热烈的时候就热烈,而不是你一阵惊天动地之后就悄无声息了。人生本来有起有伏,就像正余弦函数,而不是像抛物线,陡然上升之后又急剧下降。那样的生活或许刺激,并不见得良性健康。”被她这样一说,我的脑筋似乎瞬间就转过弯来了,是嘛,眼下的日子是怎样,就怎样过,而不是让幻想绑架生活,让未来截取现在,最终酿成“人们活着仿佛自己永远不会死,而死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这样的悲剧。
  
  每次看到同学、朋友或者同事们在网上晒各种各样的照片,他们不是今天去了海南、云南,就是明天去了东北、西北;不是去看演唱会就是去泡温泉了;不是抱怨机票难订就是挑剔某西餐厅的牛排没有几成熟;他们不是在和老外开会就是在倒时差……
  

  我时常在想,他们过得是有多滋润呀,以至于我都没有勇气说自己也是在过日子了。他们的人生这么丰富、青春如此张扬,该是此生无憾了吧。可这些所谓的热烈是否真是我想要的呢?我敢说,这是绝大部分年轻人共同的追求,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多潇洒成功多与众不同多?可这就是青春的意义吗?去很多地方、拍很多照片、吃三珍海味、到处疯狂血拼……有这种条件的,理所应当可以按自己乐意的方式去享受生活,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追求或者人们为之奋斗的标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出差,你经得住舟车劳顿、水土不服吗?应付得了突发事件甚至暴力冲突吗?动不动就Gap Year,你才毕业几年?月薪多少?职场竞争力如何?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确定,那么我建议好好审视内心,重新思考人生。
  
  我无意褒贬那种生活方式,选择过何种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你觉得正确,别人也无从怀疑。只是这个社会太过浮华与喧嚣,也有太多的人看不清更寻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的生活仿佛也被别人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衬托的黯淡而空洞。小时候,父母经常叫我们向别人家那谁谁谁学习,长大了,我们自己也恨不能成为别人家那谁谁谁。我们似乎很难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感,于是慢慢习惯了去抬头仰望他人。其实,何不学着把视线放平,把心态放平呢?就看你的前方,你的脚下。他人的灿烂或阴霾,于你无关紧要。
  
  无论你的青春热烈还是平淡,我想它都不是绝对的好或者坏。因为同样年轻,有人泡包泡妞,有人泡图书馆泡实验室,你能说前者就是逍遥放纵,虚度光阴?后者就一定大有作为前途光明?谁都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只不过,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就得为此负责,而不是等到别人头顶光环那一天,你在那抱头痛哭、悔不当初?有舍不一定有得,但不舍却很难有所得。没有谁可以由一个毫不费力的过程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也不是所有洒满汗水、充满艰辛的过程都会迎来一个你梦寐以求的结果。这样一来,似乎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不见得有意义了,可是青春对于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所带给你的成长么?而不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你有多么深谋远虑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从而对你的人生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世上没有这样的神人,即使年轻时的某个决定真能扭转个人命运,那也是TA在不断摸爬滚打、误打误撞与上天的眷顾下,邂逅并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白岩松说,青春应该不计后果地过。说得具体一点也就是随心地过,问心无愧地过。所以不要去相信世俗的、大众的定义和规则,你的青春你定义,你认为怎样有意义就怎样过。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听音乐,就不要为了培养感情、拉近关系夜夜陪着同事们朋友们K歌蹦迪;要是喜欢夜间大排档和烧烤摊,就不要因为某高档餐厅打折,就跟那些市井小民一样趋之若鹜;也不要明明觉得服饰和化妆品只要质量不错,合适自己就行,却为了面子、潮流、攀比等原因而掏空腰包……
  
  这个世界的华丽丽的外表下面掩藏着一颗颗什么样的内心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当然,我们也无需弄明白。因为,佛家有云:看透不看破。既然我们无法普渡众生,不如先普渡自己。
  
  青春应该怎么过?你需要认清内心,量力而行,遇事不强求攀援、不怯弱退缩,不遗余力之后再顺其自然,这才是面对青春最美好的姿态。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平凡或者热烈都不重要,那不过是形式问题,只要你的本质不违背生命的初衷,不至于让你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回头看的时候,为了今日的自己懊恼悲愤、沮丧遗憾。
  
  是谁说的——途径繁复,可终会抵达同一处目的地,走捷径的落一身清闲,进了岔路的收获满眼风景,都好。
  
  所以,无论你的青春是走了捷径还是途经繁复,只要是以不虚度的名义,那都是你给它的最好交代。
  
  (文/蛐蛐儿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