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棉花糖实验给我的启示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2-25 15: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棉花糖实验经常被拿来说延迟满足与拖延的问题,但实验的后续深入研究更值得我们思考。实验主试米切尔告诉我们: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www.tspsy.com
  
棉花糖实验给我的启示

棉花糖实验给我的启示
 
  棉花糖实验的录像非常有趣。在等待期间,孩子们的表现千奇百怪。有的用手盖住眼睛,转过身,故意不去看桌上的盘子。还有的不安地踢桌子,或拉扯自己的小辫子。
  
  我们的大脑中并没有一个自控开关,打败诱惑的唯一方法是回避它们,即转移注意力。
  
  40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切尔做了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十几年后,研究者发现那些通过实验的孩子成年后更加成功。多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力是预测人生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但米切尔认为智力其实受制于自我控制力,“我们无法控制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六十年代末,卡罗琳·威茨还一名4岁的小女孩,她被邀请到斯坦福大学比恩幼儿园的一间游戏房。房间比橱柜大不了多少,里面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有人叫卡罗琳坐在椅子上,从桌子上的盘子里挑一块零食,盘子里装着棉花糖、曲奇饼和脆饼干。卡罗琳挑了一块棉花糖。虽然现在已经44岁,卡罗琳仍然对这种软绵绵的甜食没有抗拒力。一名研究者对卡罗琳说:她可以选择现在就吃一块棉花糖,或者等他出去一会儿,当他回来后,她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在他出去期间,如果她等得不耐烦,可以摇桌子上的铃,他会立刻返回,那么她可以立刻得到一块棉花糖,但必须放弃第二块。说完,他离开了房间。
  
  虽然卡罗琳对这次试验并没有清晰记忆,做实验的科学家也拒绝透露关于实验对象的信息,但她有强烈的感觉,自己选择了等待,吃到两块棉花糖。“我很擅长等待,”卡罗琳告诉我,“给我一项挑战或一个任务,那我一定会找到方法去完成它,即使意味着放弃我最喜欢的食物。”她的母亲凯伦·索廷诺更加肯定:“还是小孩时,卡罗琳就很有耐心。我肯定她选择了等待。”比卡罗琳年长一岁的哥哥克雷格也参加了同一个实验。他完全没有表现出妹妹的坚韧。他对那个实验倒是记忆犹新:“在某个时刻,我突然想到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谁会知道我究竟拿来多少糖果?”克雷格说他还参加了另一个类似实验。不过诱惑物换成了玩具。有人告诉他,如果等待就可以拿到两个玩具。但他偷偷地打开了桌子。“我把里面的玩具都清空了,”他说,“我拿走了一切。在那之后,老师告诫我说再也不要进去实验房间。”
  
  这些实验的录像非常有趣。在短暂等待期间,孩子们的表现千奇百怪。有的用手盖住眼睛,转过身,故意不去看桌上的盘子。还有的不安地踢桌子,或拉扯自己的小辫子。一个留着小分头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扫视了周围一眼,确定没有人在看他,于是伸手从盘子里拿出一块奥利奥饼干,掰开后舔掉中间的白色奶油,然后再把饼干合起来,放回盘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多数孩子像克雷格一样。他们无法抗拒眼前的诱惑,连短短3分钟也等待不下去。“有几个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就吃掉了棉花糖。”主持这次实验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切尔说。“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等待。多数孩子会猛盯着棉花糖,大约30秒钟后觉得等不下去了,于是摇铃。”只有约30%的孩子,像卡罗琳一样,成功等到实验者返回,有时候要等上15分钟。这些孩子找到了一种抵抗诱惑的方法。
  
  这次实验的最初目标是揭示人们能够推迟享受的心理过程,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投降。70年代初,就棉花糖实验发表了几篇论文后,米切尔的目标转移到了其他研究上。“用棉花糖和孩子做实验玩不出太多花样。”
  
  但偶尔米切尔会向他的3个同在比恩幼儿园上学的女儿打听她们朋友的情况。“大多对话像是晚餐时的闲谈,”他说,“我会问她们,‘简怎么样?埃里克怎么样?他们在学校还好吗?’”米切尔开始注意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和他们等待棉花糖能力之间的联系。他让他的女儿给朋友的学习打分。比较分数和原来的实验数据后,他发现了两者的相互关系。“那时,我意识到这个研究需要深入下去。”1981年,给所有参加过棉花糖实验的653名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发去了调查问卷。那时,他们已经进入高中。他询问了他们的许多情况,包括制定计划,做长期打算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同学相处的情况,以及他们的SAT(美国大学标准入学考试)分数。
  
  分析调查结果后,米切尔发现,那些不擅长等待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有行为问题,无论是在学校或家里都如此。他们的SAT成绩较差,不擅长应对压力环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能够等待15分钟的孩子比只能等待30秒钟的孩子的SAT成绩平均高出210分。
  
  卡罗琳·威茨是擅长等待者的典型。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在普林斯顿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普及桑大学心理学助教。克雷格移居洛杉矶,在娱乐行业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现正帮助编写一个电影剧本。“当然,我希望自己是个更有耐心的人,”克雷格说,“回过头去看,确实有些时候,如果有耐心也许我能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
  
  米切尔和他的同事继续跟踪棉花糖实验的对象直到他们进入而立之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助教奥兹勒姆·阿杜克发现,那些不擅长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体重超标,沾染毒品。但是,仅仅依靠实验对象自己的报告实在令人沮丧。他解释说,“人们愿意告诉你的和他们的真实作为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因此,去年,米切尔(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开始邀请一群参加比恩幼儿园棉花糖实验的人回到斯坦福接受脑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卡罗琳说她计划于今年夏末接受扫描。科学家们希望发现负责情绪控制,让人们能够推迟享受的脑区域。他们还进行了各种遗传实验,寻找影响人等待棉花糖时间的遗传特征。
  
  如果米切尔和他的研究小组取得成功,他们将勾勒出自我控制的脑神经线路。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力是预测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米切尔认为,智力其实受自控能力的约束:即使是最聪明的孩子也需要做作业。“通过棉花糖实验要测量的其实并不是意志力或自控能力,”米切尔说,“而是比这更重要的东西。这个实验迫使孩子们找到一种方法,让局面有利自己。他们想要第二颗棉花糖,但要怎样才能得到?我们无法控制周围世界,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文/佚名 唐山心理咨询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