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为了学位拼命读书,值得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2-12-24 07:34   浏览次  
  
  心理导读:大学费用一直涨价、学生贷款负担重、工作难找,还有电商的创业机遇,所以毕业生们犯嘀咕了:“弄这个文凭到底有没有用?”——这样想一点都不奇怪。    ---www.tspsy.com
  
为了学位拼命读书,值得吗?

为了学位拼命读书,值得吗?

  一、学士学位不值钱的五个理由——
  
  1)学位泛滥
  
  上世纪70年代,中产阶级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26%。现在,美国将近60%的工作岗位要求有大学文凭。大学毕业生越多,你刚到手的学士文凭也就越不值钱,因为以前那些只要求学士的工作,现在更乐意招硕士了。
  
  如果本科毕业生过多的状况还不够糟的话,呵呵,那么,看看现在越来越多的硕士决定继续待在学校里,等着经济衰退期过去:上大学是购买教育产品,如今,这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
  
  等着吧,很快就会看到,以后就算修剪草坪也需要学士学位,外加上岗资格证——给孩子们提供的暑期工职位,全都消失了。
  
  2) 安稳的错觉
  
  以前,读大学是安稳的保障,如今变成抢凳子的游戏了。工作岗位不足,为了能捧上一个饭碗,于是大家发现自己变得紧张兮兮地四处奔波。
  
  根据CNN的报导,目前,2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都不需要大学文凭。文章还提到了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艰难时刻:各专业就业前景各不相同》,里面的一项数据表明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是8.9%。
  
  3)负债累累
  
  平均来讲,四年制公立大学的费用,相当于全职职工一年的收入,或者说,大学费用占了家庭收入的40%;而且,另一组平均数,大概40%的学生毕业时的负债是2.2万美元。如果你家里人的年收入在4万美元到5万美元之间,那么这个数字要上升到2.8万美元。
  
  至于学生贷款,中产阶级家庭的债务负担要高于上层社会和较低阶层,因为上层社会的家庭不用贷款,而较低阶层的家庭可以获得补助和津贴。所以,有人面对的前景就是:为了四年的大学,得花上20年还债,每个1000块。
  
  4)创新之源
  
  好象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就能让你充满创新精神。真是大错特错。
  
  别人无法教会你创造和创新:新的理念来自个人经历,以及你和周围环境的互动。
  
  5)教授们才不管你受了多少教育
  
  我有一个熟人,手里握有工程方面的学位,但是连导数都不懂。我可没说笑。
  
  很多教授更关心自己的职位和研究项目,而不是保证尽力地培养你。他们网开一面,你就不会不及格,就能毕业了,还有课程内容千年不变。实际上,有一项研究表明:在批判性思考、复杂推理和写作方面,45%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水平,比他们刚入学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提高。
  
  二、学士学位还是值得努力的5个理由——
  
  1)有比没有强

  
  尽管学位不再保证能功成名就,但在美国,这依然是敲门砖。如果想找到一份工作,有学位肯定能加分——不只是增加就业的概率,而且薪水也更高。估算一下,要是有学位,一辈子能多挣130万美元。
  
  2)学会抓住重点
  
  大学不止是读书的地方:它还教会你思考方法。学会成为一个领导者,以及只睡3小时,完成一些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好好利用高等教育提供的一切,那么,这就是一个契机,开始改变生活,与众人交往,以及尝试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这个契机毫无任何副作用。
  
  3)体验
  
  人的一生真的只能体验一次上大学的感觉:住在宿舍里,挑灯夜读……这些事情都让人无法忘怀。接受教育,随时可以;但是这样的体验,一生真的只有一次。以后,年纪渐长,人太成熟了,大学里的各种冒险活动,你就不会再去做了。
  
  四年时间,你会完全脱胎换骨。任何上了大学的人,都知道这种状况;因为他们都有一些没上大学的老朋友,回家的时候,发现老朋友还是和四年前一样。我并没有说生活一成不变的人,就是失败者;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体验那种改变世界观的经历,大学是最佳选择。
  
  4)刺激智力发展
  
  离开校园后,你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心智每天都遭到冲击。每天,从十几门课程中,你学习新的概念;你可以选修下学期想念的课程,而且,还有可能,在校园里遇见某个人,一席谈话,能完全改变你的世界观。
  
  5)真的很有意思

  
  以后的生活里,人都得一直工作;就算给自己打工,也得记挂着工作,象大学里那般轻松自在,绝对不可能。
  
  大学文凭不保障安稳;就象没念大学,未必就是失败。是否读大学,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要去读大学,那么,就别满脑子想着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然后赚钱;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应该为了体验、发展智力,还有你和同学们共处时,学到的点点滴滴。别指望公司会搭救你——好好榨取你的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四年大学,自己救自己吧!
  
  (文/心灵花园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0315xl.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