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最伟大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2-10-31 11:57   浏览次  
  
  心理导读:最伟大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比人类所能想象或创造的任何事物乃至所有的经典及诸神都要伟大。只有通过生活的艺术才能够催生新的文化。而这种艺术只能源于全然的自由。    ---www.tspsy.com
  
最伟大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

最伟大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
 
  生活就发生在当下,而非你的想象之中。因此,你现在迈出的第一步才是重要的。如果第一步方向正确,那么整个生命之门就会向你敞开。
  
  最伟大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比人类所能想象或创造的任何事物乃至所有的经典及诸神都要伟大。只有通过生活的艺术才能够催生新的文化。而这种艺术只能源于全然的自由。
  
  全然的自由并非理想,亦非终究要发生的事,而迈向自由的第一步亦是最后一步。但最重要的总是第一步,而非最后一步。你现在所做的事远比将来某个时刻要做的事重要。生活就发生在当下,而非在你的想象之中。因此,你现在迈出的第一步才是重要的。如果第一步的方向正确,那么整个生命之门就会向你敞开。这个正确的方向并非朝向一个理想或某个预设目标,而是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密切相连。
  
  我所介绍的不是什么哲学理论体系,而是要指出“哲学”这个词的本义——追求真理,热爱生命。你在大学里可学不到这些。我们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生活的艺术。
  
  生命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我们很难从中挑出某件事情,并判定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去选择或区分哪件事最重要,会让我们更加困惑。而且如果认为某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那么生命中的其他方面就会被降至次要位置。实际上,我们要么将整个生命的运动视为一体,要么挑出一个方面来涵盖整个生命;前一种做法大多数人都极难做到,对于后一种做法,我们应当细加探究。
  
  要探究可以涵盖生命全部的某个面向,必须先摒弃所有的偏见、个人经验以及先入为主的观念。同时,我们也要像优秀的科学家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过去积累的知识所左右,亦不可将情感加诸所观察的事物之上。这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我们的探究过程就会深受恐惧、希冀和欢愉等情绪的影响。
  
  学习生活的艺术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那么,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彻底改变人生,从此没有任何冲突与约束?这只有在全然活在当下时才可能找到。也就是说,只有仔细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才能从中找到没有冲突的生活方式。
  
  这种观察无关智慧,也不是情绪上的体验,而是指敏锐、清楚、明晰地感知。这种感知并不具有二元性或双重性,其中亦不存在对立或矛盾。二元性源于事物的不完整,正是不完整性导致了对立,冲突也由此而生。但通过此种观察,所感知的只有真理,别无其他。
  
  心灵常会对当下发生的事件产生联想与回应,这就会妨碍我们如实观照。当下的事件不受时间的限制。“时间”这个概念本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推断得出的产物;它是人类的遗产,也是找不到根源的负担。带着情绪去观察,只会使我们被观察的对象同化。若是在当下感到愤怒时,仔细观察这种愤怒的情绪,你就会明了暴力背后的整个本质和结构。这种洞见,即是对所有暴力的终结。
  
  愤怒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许多关联。这些关联,以及随之而起的情绪,都会阻碍你如实观照自己的愤怒。
  
  观察是如此简单,以致你很容易忽略它。也就是说无论你正在做什么事,比如行走、交谈、冥想,当下所做之事皆可加以观察。然而当我们那带着情绪的心介入其中,观察就会立即终结。因此,限定于当下的观察无论何时都不会被曲解。
  
  生活的艺术中并无记忆的安身之处。关系即生活的艺术。如果关系中存在记忆,那就不能称为关系。关系存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他们的记忆之间。正是这些记忆将“你”和“我”区分开来,并制造了两者的对立。因此无论如何,思想(亦即记忆)是不存在于关系中的。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世间万物彼此联结,从大自然中的飞鸟、岩石到白云、星辰、蓝天……我们周遭的所有事物都息息相关。没有了关系,你就无法生活。然而,现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日渐淡漠的社会中,原本美好的关系已然遭到破坏。
  
  只有当思想不曾玷污爱时,生活的艺术才能成真。
  
  (文/克里希那穆提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