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弗洛伊德与催眠治疗

责任编辑:催眠师-心翔  发布于2012-10-10 11:03   浏览次  
  
  心理导读: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弗洛伊德称它为力比多),它常常和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比如人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在众位客人面前,一个人即使饿得很厉害,桌子上摆着好吃的东西,也不会伸手去拿,这是因为他心里知道,在客人面前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是不礼貌,缺乏教养。   ---www.tspsy.com
  
弗洛伊德与催眠治疗

弗洛伊德与催眠治疗
 
  一、弗洛伊德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技术。先是沙可所使用的催眠暗示;然后试用了聚精会神的技术,就是他把手按在病人的额头上并促使其回忆;布洛伊尔使用的宣泄的技术,即发掘个人问题并以语言表达出来而获得不良情绪的摆脱和释放。这个时候,弗洛伊德已经年过四十,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却几乎没有多少发展。随着《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二、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三、弗洛伊德对催眠的解释
  
  弗洛伊德早年曾用催眠术去寻找病人遗忘了的记忆,后来他发现一个人被催眠之后,正常意识消失了,这样不容易发现潜意识的真相,因为潜意识只有同意识处于对立状态时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后来他就不用催眠而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寻找病人遗忘了的记忆。
  
  1、催眠有助于回忆是由于减弱了意识对潜意识的控制
  
  催眠术确实可以使被催眠者回忆起很久以前的事,甚至可以回忆起清醒状态下根本回忆不起来的情节,这对医生帮助病人寻找治病原因是大有益处的。1886 年弗洛伊德从巴黎回到维也纳后,看到一位名叫 Breuer 的医生诊治一个癔症者。这个患者的症状是麻木、瘫痪、精神错乱,最奇怪的是在盛夏极渴时不能饮水,杯子刚到嘴边,他就把它推出去,表现出对饮水十分厌恶。病人在精神错乱时常常喃喃自语。布洛伊尔就把这些话记下来,然后给病人催眠,在催眠期间又把他喃喃自语的话重复给他听,并要求他把听到这些话后引起的联想统统说出来。病人说有一天他去看望他所痛恨的保姆,看到保姆的够在饮一个杯子里的水,他的心里顿时极感厌恶,因怕失礼未敢表露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情感未能表露出来,被压抑了下去,隐藏在潜意识中,这就是致病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弗洛伊德称它为力比多),它常常和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比如人饿了就要吃东西,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在众位客人面前,一个人即使饿得很厉害,桌子上摆着好吃的东西,也不会伸手去拿,这是因为他心里知道,在客人面前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是不礼貌,缺乏教养。我们时常需用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切不符合这种标准的念头,不能让它冒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被压抑下去的思想便进入潜意识,对已进入潜意识的东西平时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甚至根本回忆不起来,只有当我们意识的控制能力薄弱时,它才能被回忆起来。催眠可使人处于恍惚状态,减弱甚至消除意识控制能力,因此有利于把被压抑下去的思想回忆起来。
  
  2、催眠释放潜意识
  
  弗洛伊德还认为,那些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去的东西,虽然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不是虚无的东西,而是潜在的隐患,时刻伺机表现出来,某些疾病的症状就是它们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布洛伊尔的病人厌恶饮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弗洛伊德又认为,一旦这种潜意识里的东西被回想起来,并且被说出来了,它就不再作祟了。因此,弗洛伊德早年致力于通过催眠使病人回忆被压抑的情节,进而通过交谈把它发泄出来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被布洛伊尔称为谈疗(talking cure)。
  
  弗洛伊德早些时候认为,这种谈话疗法不适于人处于清醒状态下使用。一是由于清醒状态下人的意识控制着人的行为,潜意识里的东西无法表现出来,因此,许多东西被遗忘了;二是人的意识活动在清醒状态下是严格遵守社会道德标准的,即使将埋藏在深处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回忆起来了,也由于受意识的控制不能无所顾忌地说出来。因此,他主张通过催眠达到这一目的。后来他的思想变了,认为在催眠状态下由于意识控制薄弱或失去控制,潜意识的真面貌不容易表现出来,必须在意识和潜意识二者抗衡的情况下,它的表现才更真实,为此他便走到通过自由联想进行心理分析的道路上去了。
  
  3、催眠有倒退作用
  
  弗洛伊德是一位泛性论者,认为人的行为中不管出现什么现象,其根本原因都是与性活动有关的。他认为被催眠者在催眠状态下之所以对催眠者俯首听命,那是由于被催眠者奉行了马索奇主义。马索奇主义的意思是受虐癖。马索奇是一位小说家,描写过一个专以受人凌虐为乐的人物,因此,后来马索奇主义一词用来表示一个人对性爱的对象绝对服从,甘受它的驾驭,即使受虐待也感到高兴。弗洛伊德认为被催眠者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倒退作用(regression)所致。所谓倒退作用,是指被催眠者的思想和行为倒退到某个时期以前的一种现象。弗洛伊德把倒退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成年期倒退到婴儿期,一种是由开化期倒退到原始期。弗洛伊德的早年著作中注重第一种倒退到用,以为在催眠中被催眠者的力比多(性力)倒退到婴儿期所形成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把催眠者当做自己在婴儿时期所认为的性欲对象。弗洛伊德在晚年注重用第二种倒退作用对催眠暗示进行解释。他认为在原始时代,每个部落的酋长持有无上的父权,对同部落的妇女都想据为己有。因此,他部下所有男子都把性欲压抑下去,对酋长表现出绝对服从,这种服从性经过无数年代的积累,到现在已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对催眠者所持的态度就是倒退到原始时代,体现了部落中男子对待酋长的态度。
  
  PS:虽然弗洛伊德关于催眠的很多观点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详见《弗洛伊德批判》),但是其在心理学界的影响是非常之深远的,他的很多观点也是非常新颖的,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文/燕子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