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不要让倾诉伤害到你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2-09-09 10:19   浏览次  
  
  心理导读:倾诉这活儿女人最擅长,但有种类似“心理呕吐”的倾诉方式却有害无利,不仅最后搞得自己习惯性呕吐,还会影响人际关系——毕竟谁也不愿意总当别人的污物桶。   ——心灵花园
 
不要让倾诉伤害到你

不要让倾诉伤害到你
  
  倾诉这活儿女人最擅长,但有种类似“心理呕吐”的倾诉方式却有害无利,不仅最后搞得自己习惯性呕吐,还会影响人际关系——毕竟谁也不愿意总当别人的污物桶。
  
  每年的同学会我们都犹豫要不要通知蓝莓,因为大家实在厌烦了她那喋喋不休的架势,大学时候如此,现在更甚:她的多金、英俊的前男友,体贴听话的现任老公,新换的高薪工作,新买的进口化妆品……不管是见好友还是陌生人,反正她总会“不打自招”,一副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样子。我们不禁在想她是在晒幸福,还是晒自己想像中的幸福?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蓝莓们,或许我们也是其中之一,不管和谁见面三句话不离自己的男友、老公、工作、生活,哪怕认识才三天,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能被别人如数家珍。当我们的个人生活成为自己或津津乐道或喋喋不休的谈资,倾诉就成为一种强迫,而且越说越渴,越渴越说。于是,一个可怜可恨的倾诉狂人诞生了!
  
  浏览:倾诉狂人之心理LOGO
  
  LOGO之心语心愿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符号化的自我,无论骄傲还是悲惨,无论是优胜者还是受害者。由于自我完成更容易在这些符号被他人认可的时候发生,所以当人们想要获得某种身份时就非常想为自己的符号化行为找到一个听众,因此,倾诉狂人总在随时寻找倾诉猎物,并热烈地说服对方相信她们有某种特征(如有钱、幸福甚至痛苦等),最终自说自话,生活在自己编造的“事实”中,并信以为真。此时,讨人喜欢已经不是她们的目的了。
  
  LOGO之稀释焦虑
  
  不断倾诉的欲望还来自深深的焦虑。这一焦虑来自对自身价值的不确认,她们喜欢社会比较并以此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但是社会比较是一把双刃剑,比下有余的同时她们也常常陷入比上不足的自卑中,这自卑又促使她们不能闭嘴。因为无力解决问题,她们习惯了通过不断的倾诉来发泄内心的绝望和痛苦,将内心矛盾外化,最终成了她们唯一熟悉和使用的应对问题的方式——至少在说的当下她们的焦虑暂时缓解。
  
  LOGO之获得认同
  
  她们只关注向他人证明自己拥有某个希望的身份,而不顾别人的愿望、需求和潜在反应。但是,别人的艳羡或者同情,让她们感到优越或者结盟,从而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和想象,即便我们的一切反应都是出于礼貌的客套。
  
  LOGO之越诉越勇
  
  无视别人感受的重复或过度倾诉,容易引发人际关系的紧张或者让周围人避之不及,这时倾诉狂人有可能会把这些理解为自己的言语或者倾诉内容缺乏足够的冲击力,而开始变本加厉甚至添油加醋,主观臆造。于是,真实和幻想的界限变得不再分明,最终连说者自己都难辨真假。(来源:www.tspsy.com)
  
  LOGO之幻觉毒品
  
  当她们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情节中,强烈的沉浸体验将她们完全包裹,此刻除了她们与自己的故事,其它的似乎都不存在了。正是这种“活在当下”让她们信以为真,并且隔离了焦虑、恐惧和内心的不确定。当她们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肯定”时,倾诉成了制造幻觉的毒品。
  
  下载:拒做倾诉狂人的污物桶
  
  理解她,真诚地!无论是打压别人寻求优越感的“可恨之人”,还是赚取眼泪换取支持的“可怜之人”,她们都有背后的原因,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她们。
  
  忽略她,故意地!减少你做出的回应或者情感反应甚至适当的走神,通过肢体语言等信号让对方自觉无趣。
  
  反问她,引领地!“你这次跟我讲的好像跟上次相比毫无进展,这是为什么呢?”在察觉到对方的苗头时主动发问,“上次你跟我说完,你都做了些什么?”帮助当事人从倾诉引向行动。
  
  打断她,适时地!比如:“你说的这个我也有同感”或者直接打岔“嗯,对,我上次听你说来着。对了,你的新发型在哪做的?”
  
  Say No,直接地!找理由或者借口比如“我很忙,抱歉,下次吧”“我今天心情也不好,改天再听你说。”
  
  收藏:心理止吐DIY
  
  无声地倾诉:尝试通过文字比如日记、博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书写的过程就是整理与反思的过程,而且当那些情节与情绪铺陈在纸上,当事人可以通过第三只眼重新审视和衡量自己的处境。
  
  分期行动:把喜欢倾诉的问题列出来,看看解决问题的大目标能够分解为几步走的小目标,哪些事情是最容易和可控的,定出有时间限制的具体行动目标,并每次与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讨论计划进展。
  
  寻找替身:倾诉似乎成了过度倾诉者最大的生活乐趣来源,她们已经无法从生活中的其它方面获得自我价值感或力量。所以从生活中的其它找寻实现自我的价值机会也非常必要,无论工作还是兴趣爱好,能够自得其乐是快乐生活的根本,而且兴趣爱好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倾诉欲到来的时候转移注意力。
  
  更换角色:倾诉者往往沉浸在自身对事实的解读中而难以自拔,他们多坚守着僵化甚至消极的视角。从这样的视角出发,他们总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认识和观点的正确,进而深陷其中,再也找不到其他的理解方式。所以在倾诉前是否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同一个故事,如何从故事其它当事人的角度来解读故事,故事又是怎样?
  
  自察自省:在倾诉的当下省察一下自己是否跟同一个人反复说着同样的话,或跟不同的人反复说着同样的话,而没有任何改变或者进展。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