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21-11-05 14: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对所有环境背景下的社交关系具有一种普遍的疏离模式。患者常表现为退缩和独处,力求最少地接触别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所做出的任何人际接触都极少或完全没有满意感,无论这些接触的重点在哪里。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大部分时间是独自度过的,不会参加任何涉及与人接触的活动。    ---www.tspsy.com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
 
  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妄想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伴精神病特征的心境障碍
 
  退缩远离人群常是精神病性障碍形成的前兆。如果给出了此类诊断,那么要再给出共病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就要求该人格障碍在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必须在精神病性症状缓解后依然持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未给出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那么可能就是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角度来考虑患者情况的,而不是从“没有参与兴趣”或“具有各种旨在回避别人负面反应的安全行为”的角度来考虑的。
 
  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都表现出缺乏亲近的人际关系,更多进行独处活动。但是,如果询问患者对这类关系的渴望程度,那么二者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之所以回避这类关系,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被批评。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也许害怕这样的批评或拒绝,但他们并不渴望这类关系,因此,这种自我强化的独处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困扰。
 
  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都表现出低水平的社交互动。但是,分裂型人格障的患者有古怪的信念和知觉体验、魔力化的思维和行为、与众不同的装扮。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则表现为谈漠、疏离超脱,其形象外表也不会引人关注。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也没有亚临床的精神病性症状。
 
  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
 
  要区分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二者都会表现为严重受损的社交互动、刻板的行为和兴趣。全面回顾患者的成长史也许能为鉴别诊断提供大部分的信息。自闭症通常出现在儿童早期,而分裂样特质一般是到儿童中期才出现。而且,尽管外在表现相似,但文献清楚地表明,这两类障碍在病因学上完全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存在明显的神经发育因素,而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心理基础更明显。
 
  因为治疗的本质属性就是一种人际事件,所以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对于合作性的治疗关系可能很难加入进来。患者关于“自己”以及“与人互动”的信念会对治疗关系造成冲击,这与患者在其他人际互动中的情况是一致的。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很少针对自己长期的困境前来寻求治疗,即使他们来求治了,通常也只有很短暂的合作,他们为的是处理自己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高度心理痛苦。一旦他们眼前的困难得到解决了,治疗就很难继续下去了,对潜在认知因素的工作很少能开展起来。
 
  在治疗时,只要治疗师一提问,德里克似平就对“参与治疗”感到矛盾。这既是因为他会看到问题源于自己的“没个性”,也是因为德里克极度害怕治疗会让他发现自己性格有更多的瑕疵,让他更感到自己无能。德里克说,每周与治疗师的会面是“痛苦的”,他坚信自己会惊慌失措、担惊受怕。因此,治疗师有必要请德里克一起讨论“参与治疗”和“不参与治疗”各自的利、弊。只有当短期内的益处明显多于可能的弊端时,德里克才愿意参与治疗。重要的是,治疗师和德里克会针对治疗各阶段的会谈都商定出一份很短期的合同,这样做能给予德里克更高的治疗掌控感,并让他觉得自己可以随时退出。
 
  要合作的问题及目标清单
 
  同样,可能很难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商讨出要合作的问题及目标清单。针对患者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治疗师能去倾听患者的话语,然后请他们具体说明是经历中的哪些部分对他们自身造成了问题,因为这可能与治疗师所预期的问题领域大相径庭。鉴于心理治疗的本质属性,有分裂样倾向的个体自然不太可能被吸引过来,因此,也不太可能对目标达成共识。所以,如果治疗师开始针对分裂样患者的困境,想要推测出适宜的合作目标,那么治疗师可能就会有“跑题”的风险。从而导致了一种无益的、目标冲突的认知干预过程一治疗师与分裂样来访者都卷入其中,最终可能会造成分裂样来访者退出治疗。而且,可能没法制定出 SMART目标,因为任何具体的人际导向任务都可能诱发患者更高的焦虑水平、更多的回避行为,从而导致他们退出治疗。
 
  德里克的问题清单包括:没工作;无聊厌倦;被家人取笑;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感到紧张、低落。如果治疗师想针对以上每一个问题都设定出目标清单,这明显对德里克有难度,因为他认为自己“一贯是如此的”。德里克觉得设定目标的过程是极具挑战性的,而治疗师则必须反复抑制住自己“给出目标建议”的冲动。最终,在多次引导后,德里克设立了下列目标:帮助父亲摆脱生意上的困境;让自己的时间更充实;请兄弟们導重“自己没有朋友”这件事;找一个可以跟他(她)说说自己困境的网聊对象;更少担心,更低焦虑感;对自己感觉更好。
 
  问题维持的概念化和发展性概念化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常有被同辈拒绝或欺负的早期经历。而且,患者通常被视为与其家庭格格不入,或者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所以,他们逐渐也开始认为自己是“格格不入的、独异于人的”,而别人则是“不友善的、全无帮助的”,社交互动是“困难的有害的”。从而导致患者发展出一系列的规则或假设,这为他们提供了“安全”的措施遁入独处及不参与的生活方式之中。
 
  德里克家里总共是三兄弟,父亲是一名水管商人。德里克的家人都性格开朗、身体健康,他的两兄弟都接了父亲的班,一个直接为父亲工作,另一个在水管行业做五金器具买卖。相反,德里克一直是个害羞胆怯的孩子,在学校惨遭戏弄。自童年起,他就是一个爱独处的人,与跟父亲和兄弟一起踢足球相比,他对学习更感兴趣。德里克在年轻时就被人说“异类”,父亲常会跟他说:“你一定是在医院里被调包了。”纵观德里克的生活,他也曾努力去参加运动或参与家族生意,但他的努力常被评价为“笨拙蹩脚”,所以他最终放弃了努力。他唯一的例行外出是去当地教堂,即使感到焦虑他也会去。当被问及原因时,德里克回答说他那些关于“上帝、天堂和地狱”的信念告诉他:因为自己只算“半个人”,有“丑陋的个性”,所以参加教会活动可将自己从“永恒的炼狱”中解救出来。最近几个月,因为德里克的父母退休以及弟弟婚礼临近(他哥哥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他母亲想“再让家人聚一聚”。这明显加剧了德里克的焦虑及情绪痛苦,让他心情低落,而这都是基于德里克的如下信念:自己是格格不的,自己努力也是徒劳,加与家人的互动会带来负面后果。
 
  德里克决定,治疗的第一个目标可以是“处理自己的焦虑感”。通过对其焦虑的探讨,得出了问题维持的概念化。治疗师和德里克基于对其焦虑的合作性概念化理解,认为:德里克对人际互动的普遍回避和不参与,可能维持了他的焦虑,也使他排除了与其负性的社交情境知觉不一致的信息。
 
  (作者:Aaron Beck | 来源:认知行为疗法手册)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