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EAP >

卡尼曼式管理的核心观念

责任编辑:tspsy-joely  发布于2012-09-06 09:50   浏览次  
  
  心理导读:人对于损失比获得更敏感,就像人们常有的心态:如果没有机会,还不至于太过痛苦,但如果机会来了,自己却没有抓住,才真真叫人懊恼得肝肠寸断。正如人们常说:最痛苦的事情是与幸福擦肩而过。   ——心灵花园
 
卡尼曼式管理的核心观念

卡尼曼式管理的核心观念
  
  心理学实验:痛苦来自于损失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中有两大“定律”
  
  先看这样一个实验: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你损失2000元,50%可能你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选择B,这说明人是风险偏好的。
  
  可是,细想一下你会发现,一和二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以赢得2000元为期待,那么,“一”中的A——肯定赢1000元,也就意味着肯定损失1000元;“一“中的B——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不损失钱;50%什么也得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损失2000元。可是,明明同样的选项,因为表述不同,大家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于是,这就得出了前景理论中的第一大定律: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
  
  再看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着名实验: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1/3的可能救600人,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显然,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现在来看另外一种描述,有两种方案,X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Y方案有1/3 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Y。
  
  而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可见,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是参照点——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前景理论”的另一大“定律”: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不妨让员工“痛”一点
  
  为什么传统的答题竞赛类节目因为有丰厚大奖的吸引,而异常火爆?为什么越是损失较大的股民,就更爱冒险?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临风险决策时,对于稳定的收益通常会选择规避风险,比如在答题类节目中,大多数参赛者的战术是见好就收,不会刻意贪图终极大奖。而在面临损失时,人又会选择冒险试试,“没准还成功了呢”?就像被套牢的股民,总有冒险再搏一次的冲动和行动。
  
  实验显示,人对于损失比获得更敏感,就像人们常有的心态:如果没有机会,还不至于太过痛苦,但如果机会来了,自己却没有抓住,才真真叫人懊恼得肝肠寸断。正如人们常说:最痛苦的事情是与幸福擦肩而过。
  
  那么,企业管理者可以怎样借鉴,并激励好自己的团队呢?
  
  首先,不要过度承诺。为激励员工达成目标,承诺固然是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如果过度滥用,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产生负效应——当管理者兑现承诺时,员工已经毫无惊喜,认为这完全是理所当然。而如果管理者没有兑现或兑现不到位,员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只会加剧痛苦感和愤怒情绪。这种激励的不到位,比不激励的效果还要差——因为,“损失”更让人记忆犹新。
  
  其次,给目标设置风险。在团队中,目标设置的巧妙,将决定激励的效果。比如,有两个方案,方案A是服务于老客户,肯定盈利200万元,方案B是服务于新客户,有50%的可能性盈利400万元,50%的可能盈利100万元。
  
  此时,如果团队的盈利目标定为100万元,那么方案A看起来好像超出了100万元,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盈利300万元。A和B都是获得,这时人就不愿意去冒风险了,都会倾向于选择方案A。
  
  反之,如果公司的目标定为400万元,那么方案A就是少赚了200万元,而B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少赚200万元,这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这种情况下,员工反而会抱着“冒个险说不定可能达到目标”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方案B。
  
  那么,你是想让员工保守地完成你的低预期,还是去博一下呢?通过改变目标可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可能激发出员工的更大潜能。
  
  最后,让员工“迎风破浪”。有过出海经验的人都知道,要迎着浪航行才能平稳和安全的前进。要用正面、积极、客观的态度去描述风险,而不是躲避和隐瞒。事实上,人之所以恐慌是源于不知情。如果员工知道一个决策的风险底线,便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选择。
  
  而任何情况下,主管是否能用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员工,将决定团队的态度。而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聪明的领导应该这样发布消息
  
  2011年的一个中考作文题,一直备受睹目。昆明的作文题来源于演员李冰冰2011年5月3日的一条励志微博:“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因为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由于该题目形象正面,引发了众多的关注。李冰冰还被网友评为“最优秀的出卷老师”。
  
  试想,如果李冰冰说了一句:“痛苦其实是很复杂的,可能就是因为太复杂了,就总是会被放大……”这两种表达方式,哪个更为积极和正向,引人向上恐怕不言而喻。在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团队遭遇好消息与坏消息都很正常。但管理者如何发布消息,将直接影响团队的氛围。
  
  第一,将好消息分开享用。如果管理者一下子有几个好消息要发布,那就把它们分开发布。比如某个部门受到了老板的奖励,每个人分奖金500元。而同时,还将组织一次部门的旅游。一般情况下,管理者会将两个喜讯一块公布,正所谓双喜临门。事实上,如果将这两件事分成两次说,每天都告诉员工一个喜讯,那么不仅是可以开心两次,更可以强化“这个团队是优秀的”、“团队氛围活跃”的感受。
  
  为什么经常有团队活动的部门,气氛更为融洽和活跃?其实,这就像幸福感一样——破天荒地收到999朵玫瑰,和每天都会收到玫瑰或问候,哪个更让人感觉幸福?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快感之和,要大于同时获知两个喜讯的快感。
  
  第二,绑定坏消息。这个原则与上一条正相反:应该把两条坏消息一起发布,这让员工感觉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了,因为已经是最坏了。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第三,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少得多。
  
  第四,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这样,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人们还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
  
  事实上,换一种思路,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无论是获得还是损失,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花一些心思去思考和表述,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向价值。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企业EAP:洛萨达线和魔力数值2.9013 企业EAP:洛萨达线和魔力数值2.9013
    心理导读:最近一期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中,因为主持人和嘉宾老板们的精彩表演,让全世界华人和心理学者们都熟悉了一个术语,叫做洛萨达线。 www.tspsy.com 企...
  • 企业EAP:做生意要会讲故事 企业EAP:做生意要会讲故事
    心理导读:讲故事在今天看起来是个很老套的把戏,没错,但正因如此它才显得如此有力量。生活是在我们口耳相传的叙述中诞生的。一个故事能够进入量化分析无法进入的领域---...
  • 企业EAP:员工EAP心理调查问卷 企业EAP:员工EAP心理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问卷调查! 这是一份关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激励机制的学术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内的知识型员工。调查所得数...
  • 企业EAP的实施流程 企业EAP的实施流程
    心理导读:员工帮助计划(EAP)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项目,是经过西方众多企业组织实践检验过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整体解决方案。如果企业组织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具备...
  • 营销心理学:光棍节变成疯狂购物节 营销心理学:光棍节变成疯狂购物节
    心理导读:双十一,淘宝100多个亿的交易额,快递公司的爆仓。一个普通的大众的光棍节最后硬是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疯狂购物节。原本单身一族的节日,却在电商各种心理营销手...
  • 企业EAP:康泰克PPA事件 企业EAP:康泰克PPA事件
    心理导读:由于处在危机的敏感时期,PPA事件媒介恳谈会的成功召开尤为关键,稍有差错,将会给史克公司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对恳谈会的每一个细节...
  • 情绪管理: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情绪管理: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心理导读:愤怒是人类的自然情感流露,这并不代表消极。它及时告诉你,你受到了伤害或改变的时候到了。也因此懂得如何处理愤怒很重要。频频发火容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容...
  • 企业EAP:沙盘模拟法 企业EAP:沙盘模拟法
    心理导读:沙盘模拟(Board Simulation)是一种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体验式培训(Experiential training)方法。培训课堂上,学员面对一个真实的、可操作的模盘,通过模拟真实...
  • 求职简历和离职谈话,哪个可以撒谎? 求职简历和离职谈话,哪个可以撒谎?
    心理导读:如果你说你从来没说过谎,那你在撒谎。研究人员和科学家长期以来热衷于对人们说谎意图的研究。行为专家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就会撒谎了。 ---www.tspsy.com 求职...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