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先有大格局,后有大事业》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19-04-10 15:52   浏览次  
  心理导读:善良也好,邪恶也好,无非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手段,其中有些是邪恶的,有些是善良的,只可惜因为我们有时候不够聪明,所以看不到还存在“既能达到目的又不邪恶”的“聪明”方式。    ---www.tspsy.com
 
大格局与大事业
 
  作者:张鹂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以爱情为事业的小女生,或者拿城府当格局的大男人,都可以接触这本书,它没你一贯腻味的说教,只向你提供种种饶有趣味的角度、联想、可能,足以让你生起灵感,去撕开迷局,当下破茧而出。
 
  仿佛顾左右而言他,作者言及宇宙、物理、哲学、社会学,当你稍加耐心地尾随这些思考的舞步之后,就会走进一个崭新的心灵空间,它像是个自我监控室,让你洞悉自己的内在格局。重要的是,你有怎样的格局,你才能去拥抱怎样的事业、爱情、未来。
 
  在这个崇尚通过个人能力素质之竞争获得成功的时代,你的智能与道德正在背水一战,经受着自己或别人炼狱般的挑战,局面岌岌可危。我该怎么办?
 
  一、作者简介
 
  张鹂,1977年8月出生于江苏苏州。播音专业本科,新闻学硕士,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曾出版专著《道亦有道──关于星空与人世法则的思考》。
 
  二、精彩文摘
 
  1、人生就是一个椭圆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叫椭圆,人在乡村,学生笨,老师也笨,图画课上,老师教我们画圆,都是正圆。但我们跟阿Q同学一样,根本就画不圆,但又不敢像阿Q那样骂娘,只好次次都怀着遗憾下课。上了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数学课上,我得知了这个世界其实只有椭圆。所谓的正圆,只是椭圆的一种极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我们不管是用仪器还是用手,能画出来的都是椭圆,即使歪歪扭扭,也不过是曲度不同罢了。反过来,无论用再精密的仪器,也画不出理论意义上的正圆。
 
  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上帝偏爱椭圆。所以,星球的轨迹是椭圆的,每个星球,也是椭圆的,乃至于人生,也是椭圆。人生不止有一个圆心,而至少是两个,一个精神,一个物质。不错,其实好些看上去很物质的人,比如动辄在微博上秀自己的爱马仕包包、玛莎拉蒂豪车的人,到底是为了物质满足,还是企图获得某种精神上的优越感,真就很难说。项羽同学说,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换言之,换上一身华美的绣衣,一定要大白天在众人面前走走,否则等于没有。客观地说,穿绣衣和不绣的衣服,其实,对于蔽体而言,都是一样的,但人们要穿得漂亮,穿得华贵,一身名牌,大名牌,无非是为了人前显摆。这个显摆,其实就不是物质的,而是一种精神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无论人们怎么拍砖,怎样吐口水,微博上出来显摆的人,却层出不穷。当然,这样的精神追求,本质上过于单一了,就那么点跟人不一样的地方,而且很容易被人追上,不就一个包包嘛,穷人,实在不行,卖了肾,也可以得到。
 
  所以,椭圆的人生,要想过得好,格局要大。什么叫格局?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学究气的中英文双语的定义。其实,所谓格局,粗一点地说,就是眼界,就是气度,就是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有那么大的肚子,所以人家能当宰相。但练出或者吃出宰相的肚子,需要功夫。人人格局都大,则是帕累托改进,双赢或者多赢。诚然,就像作者说的那样,社会是个纺锤体,不是个规整的球。人总是有格局大格局小的,即使道理都明白,人的性格也决定了某些人肚量死活都大不了。每个人生都是椭圆的话,每个椭圆都不一样,每个阿Q,画自己的圆,都是不同的,虽然,都多少带着点遗憾。
 
  还好,作者告诉我们,人都是有趋光性的。好多好多的孩子,都不敢在黑暗中待着。人性可能是千奇百怪的,小孩子打碎大人心爱的瓷瓶,就是为了让大人注意他。有人刺杀总统,仅仅是为了讨自己喜欢的女明星的一顾。真是,漂亮的女明星们,如果多回眸几回,多笑几回,能减少多少罪恶呀。对于某些卑微的男孩子来说,漂亮女孩子的笑,就是世界上的光,天上的太阳。
 
  我跟作者素不相识,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会讲故事,不,会把人生的哲理,或者说常识,被偏见遮蔽的常识用最通俗、最可亲的语言讲出来的人。看她的文字,蓦然之间,感觉自己进了幼儿园,在听一个可爱而且漂亮的阿姨讲故事,娓娓道来。现在我们的成人世界,好些简单的常识,都被遮蔽了,听听这样的故事,大有好处。
 
  2、先有大格局,后有大事业
 
  假如道德滑坡,谁应该先变得善良?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梳理为以下四点:
 
  第一,善良的实质是大格局。
 
  所以我们用“大格局”来替代人们经常使用的“善良”一词,因为“善良”带有主观褒义色彩,而“大格局”则是相对客观的描述,它具有更强的普适性,也更容易用来判断一个人的品德及行为方式。
 
  第二,善良不等于冒傻气。
 
  既要善良,又要足够聪明,这才是大格局真正的意义所在。
 
  善良也好,邪恶也好,无非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手段,其中有些是邪恶的,有些是善良的,只可惜因为我们有时候不够聪明,所以看不到还存在“既能达到目的又不邪恶”的“聪明”方式。
 
  聪明是天生的吗?大家小时候都读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如果现在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谁都知道应该怎么做。是否每个人在“先天智商”方面都和司马光一样“聪明”?恐怕不是,这只是通过“后天习得”的。不过,从“行为结果”上来看,我们可以和司马光一样“聪明”。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早已分不清哪些聪明来自先天,哪些来自后天,但其结果似乎更重要。《阿甘正传》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妈妈说,只有做傻事的人才傻(Stupid is stupid does)!”
 
  做个聪明的人,看到更多的选择路径,这是大格局的一方面;看到的路径中,能否走得通,这是选择权的多少,是大格局的另一方面——总之,如果格局足够大,既善良又聪明,就并不需要通过坑蒙拐骗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第三,物以稀为贵。
 
  很多人把历史比作巨大的钟摆,总是从一头摆向另一头,这不无道理。
 
  如果将来某一天,身边的每个人都已经是大格局的人了,一个人再怎么帮助别人,也不显得他是个好人,大家只会觉得: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呀!
 
  如果身边的人都是坏人,才显得大格局的人尤其难能可贵,于是各种资源会更倾向于向大格局的人靠拢。比如,大家都不靠谱,人们就愿意和更靠谱的人做生意,这在商界被称为“诚信”,它是商界竞争和进化的结果。这也体现了“大格局”所具有的“联结”倾向。
 
  所以,越是在大家都认为“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时候,先变得善良的人才越容易掌握“先机”,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更快的增长,越能够掌握“主动权”。
 
  第四,社会整体上的道德走向。
 
  无论社会处在哪个发展阶段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道德状况也是如此,总有相对高道德(大格局)和相对低道德(小格局)的人,整体上呈现为一个扣钟形的“正态分布”。
 
  这张图中,左边的“低道德”意味着相对的“小格局”,而右边的“高道德”意味着相对的“大格局”。
 
  在一个社会中,有些人,原来的格局可能并不大,但他通过有意识地拓展格局,从相对小格局变成相对大格局。相比较之下,原先一些大格局的人反而显得格局不那么大了。但无论如何变化,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在总体分布上总是类似的一个扣钟形,总有人相对高道德,有人相对低道德。
 
  不过,从“发展趋势”而言,人类总是整体上在向着“大格局”演变。这并不难印证:古代饥荒中,人们甚至“易子而食”,这种情况在当年很普遍,就像是某种“平均值”,但放到今天无疑是低道德的——其中的原因,和物质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类的需求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产生出更高层级的精神需要(也就是高道德所带来的内心愉悦等)。
 
  所以,整个人类一直在普遍地向“大格局”发展着。平心而论,小悦悦事件中体现出的道德冷漠,放到古代饥荒年代也许算不上什么道德问题,我们在很多历史书或中世纪文学中读到过类似景象,在饥荒和疫病盛行的年代,父母甚至连亲生子女都无暇顾及。但今天它之所以成为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时代已经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前面说过,“大格局”和“高道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按照正常的逻辑,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的道德水准也有可能“整体性地”向着大格局(高道德)的方向迈进一步,也就是像一个正态分布的扣钟形(实线),其平均值整体向右挪移(虚线):
 
  这个结论虽然听上去很理想主义,甚至与我们的直觉相左(比如“道德滑坡”的判断),但其实它才是合乎逻辑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道德在滑坡呢?
 
  道德在滑坡吗?
 
  道德在滑坡吗?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判断。
 
  我认为,社会道德总体上是在爬坡的,但目前依然滞后于时代要求。很多人的格局还不够大,至少与时代要求不相称。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现实生活中更为熟悉的现象打个比方,就是人们常常问的一句话:“我们的工资上涨速度能跑赢CPI吗?”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活的成本有关,它相当于“环境的客观要求”。CPI不断上涨,就如时代要求我们的格局不断扩大来与之相适应。
 
  工资,是我们自身的购买力,它相当于我们所具备的实际条件。从社会总体上来看,工资的确普遍上涨了,大家的格局也如此,总体上来说都在扩展。
 
  只不过,究竟哪个上涨的幅度更大?目前看来,格局的扩大依然滞后于时代要求。当我们说“道德滑坡”时,我们是在强调“格局相对滞后”;当我们在说“道德依然在爬坡”时,我们则是在强调“格局一直在扩大”的客观事实。
 
  明确这种对比关系,我们的目标也就明确了:在更大程度上扩大更多人的格局。在这个目标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推动力。那么,这个“推动力”又来自哪里呢?我认为,恰恰是“大格局”所能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基于上述原因,人类的大趋势是明确的:格局总是要不断扩展的,这样不仅利人而且利己。即便身边的人格局不够大、道德水准低,也总会有一些人,愿意主动选择当个善良的、聪明的、大格局的人。
 
  三、目  录
 
  序 人生就是一个椭圆 / 张鸣
 
  导读 当我们仰望星空
 
  上帝偏好椭圆
 
  都是“格局”惹的祸
 
  一小步= 一大步
 
  权势尊位功名利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
 
  痛并快乐着,并非不可解释
 
  人性“重口味”:魔幻的彩色陀螺
 
  人性之争的终结
 
  香香的,臭臭的
 
  越联结越强大,越强大越联结!
 
  没有金钱,用什么来替代?
 
  着眼未来的孩子,多一块棉花糖
 
  人为什么应该帮助别人?
 
  道德的理由:直觉?功利?
 
  盖世武功,从三只小麻雀练起
 
  美德与格局
 
  “上”清“下”浊
 
  绿皱豌豆,黑天鹅
 
  高官与高道德
 
  当个坏人更占便宜吗?
 
  人为什么穷?
 
  上帝掷骰子
 
  爱情、苹果和万有引力
 
  马斯洛的伟大和遗憾
 
  人“吃”人的社会
 
  假如道德滑坡,谁应该先变得善良?
 
  左脑和右脑,缺个心眼儿的机器
 
  多一个维度看世界是什么样子
 
  困境?困境?困境?
 
  “ 我”是全世界的中心
 
  世界不只你一人
 
  小心!珠穆朗玛峰再高一倍就会倒掉!
 
  多元化,意味着分崩离析吗?
 
  应该说闲言碎语吗?
 
  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有辙吗?
 
  博士后和月嫂的较量
 
  死亡体验课程
 
  人死之后,还有灵魂吗?
 
  为富不仁?
 
  公平是不是乌托邦?
 
  鸟儿的飞行,雪崩式的效应
 
  后记 大格局,大结局
 
  (编辑:tspsy-张茵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心理导读:心理学的起源,也正是从希腊神庙中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开始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人生定位,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任务。因此,推荐心理学影片,首选周星驰的《...
  •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心理导读:清醒暗示与清醒催眠可以说是催眠的一个部份,当你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就会更加的了解恍惚催眠。艾尔曼先生坚信不懂得清醒催眠的人,不可能了解催眠。 ---www....
  •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事物之所以不能保持完美,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不断重播过往的记忆的缘故。个人的潜意识与宇宙形成以来的所有记忆是贯通的。潜意识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大量的记忆...
  •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火爆了,太重口味了!不光剖析了男人、女人在滚床单这件事上的不同表现背后真正的心理,而且从滚床单这件事上竟然也能探寻出伴侣的劈腿信号!...
  •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导读:《24个比利》(英语: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作家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多重人格患者Billy Milligan的...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然这些坏情绪,...
  •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导读:其实我没有资格谈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个体。读书这件事上没有圣贤大哲,只有不一样的个人体验,人人平等。...
  •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心理导读: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无外为两件事:饮食和男女,即吃和性。导演李安影片名《饮食男女》,即是借用孔子这句诗意,来表达一个家庭中的...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心理导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代人》,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