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8-05-29 11:51   浏览次  
  心理导读:《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计划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室负责编写。《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自1988年3月开始讨论大纲至1990年12月完成初稿,历时三载,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开始时拟写成一本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通过写作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始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必将走向个体主义,偏重人的生物性而相应地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www.tspsy.com
 
《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
 
  书  名: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
 
  作  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室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内容简介
 
  《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计划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室负责编写。《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自1988年3月开始讨论大纲至1990年12月完成初稿,历时三载,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开始时拟写成一本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通过写作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始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必将走向个体主义,偏重人的生物性而相应地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二、作者简介
 
  宋月丽,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室副教授
 
  三、图书序言
 
  1、《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计划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室负责编写。
 
  2、参加编写工作的有高觉敷教授、刘恩久教授、宋月丽副教授、申荷永、刘翔平和叶浩生三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3、本书自1988年3月开始讨论大纲至1990年12月完成初稿,历时三载,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开始时拟写成一本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通过写作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始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必将走向个体主义,偏重人的生物性而相应地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因此,最后我们采取了综合观,特别见于本书第四章及总结与展望。
 
  4、本书编写也是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互相结合的办法。集体主义表现于共同讨论,交换意见;个体主义表现于各自埋头撰写,文责自负。
 
  本书各章执笔者列名如下:
 
  高觉敷(绪论、第二、三、四章、总结与展望);刘恩久(第一、五章);叶浩生(第六章);刘翔平(第七章);申荷永(第八、九章);宋月丽(第十章)。
 
  5、本书于1990年12月由主编高觉敷教授定稿,具体工作由副主编刘恩久教授协助。
 
  6、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师大及社科所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四、精彩文摘
 
  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结合方式是自然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的合群性(即社会性),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则以人类所独有的言语机能为基础,人类一般都能择善而从。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组织(团体>是自然结合的。它由“二人以上群众所组成”。团体有三种:家庭、村落和城邦(国家)。这三者的组成都是自然的。家庭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基本形式。村落是为适应更广大的生活需要而由若干家庭结合组成的社会初级形式。城邦由若干村落组合而成,是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可使人类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亚里士多德认为,凡人必须结合而为城邦,一个无国之民,脱离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人,必是低劣者,一个不归属于城邦的人,不是“鄙夫”,就是超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家庭和村落虽是人们过社会生活、追求善业的社团,但只有国家才是使人过“快乐而光荣”生活的最高社团;前者只是使生活成为可能,后者才以实现人的美满生活为目的。人的本性要求过良好生活,国家的目的正是保证人过良好生活。
 
  应该指出,亚里士多德对社会起源问题的看法与柏拉图的看法不同。柏拉图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然后用成立社会的需要来顶替建立国家,使人感到国家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把国家和其他社团分开,说国家是要实现“最高的善”的最高社团,其用意在于说明国家的必要性、中立性,从而掩盖国家的起源和阶级性。此后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们在社会和国家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上未离开这两种理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也大有分歧。柏拉图是客观的唯心主义者。他把所谓理性或理念当作外部世界的本原或基础,不知从哪个时候起万物的理念就已经存在于世界某处了。
 
  18―19世纪西方社会科学家
 
  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墨菲(Gardner Murphy)说过:“十分可怪,人的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的历史归属于不直接研究人性的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及其他学科的历史。”接着指出:“必须记得,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前期有数以千计的能人考虑社会行为的规律,不管他们自称为政治经济学家、道德学家、法学家或其他,都一致确认人的社会交往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个人的本性则作为一个无关的问题交给另一不同的人去研究,那就是心理学家。”
 
  这里拟评述这个时期若干代表人物的有关人的社会行为的学说如下:
 
  1、边沁(1748―1832)的唯乐说(hedonism)
 
  边沁向来被称为功利主义者,他著《道德与立法原理》,开宗明义就说:“大自然把人类置于苦乐两种势力的统治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做什么活动,支配我们怎么做。是非的标准,因果的链条都是由它们的宝座操纵的,它们管理我们的所有行动、言论和思想;我们作出不服从它们指挥的每种努力都反而给它们提供证明和肯定。一个人也许自夸否定它们的影响,但实际上却始终对它们俯首听命。”
 
  很明显,苦乐在边沁看来,就是决定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势力。行为的目的就在于求乐而避苦。他以为苦乐的程度是可以计量的。苦乐的数值决定于相应感觉的强度、持续的时间、确定的性质、时距的远近,这样就走向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就伦理学讲,人的行为的取舍都能自发地、本能地考虑其后果所可得到的苦乐的净值的多寡,作出适当的决断。就政治学讲,最好是听之任之,不加干涉,这就是所谓放任政策,从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不言而喻,这个唯乐说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只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混乱。
 
  2、斯宾塞的进化论和放任主义
 
  斯宾塞(1820―1903)支持了享乐主义与放任主义的理论,并把二者与进化论联系起来。他指出了快乐的活动性有助于生存。痛苦预示着危险与死亡。所以自然要寻找快乐而避免痛苦。但有一些有害的活动如酗酒及其他恶习也是快乐的,这应如何解释呢?他以为这种倒错只是社会上不正常状态的反映。当社会生活由进化原则予以充分调节的时候,那么快乐与生存价值将可复一致了。
 
  斯宾塞又以心理学的理由附和边沁反对社会立法的制裁。他以为国家必须尊重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让每一快乐的追求者以他自己的方式获得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与边沁同属于功利学派。
 
  3、同情、模仿和暗示
 
  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尤以同情、模仿、暗示为最通用的原则。同情是人际情绪的感染,属于情,模仿是动作的重复,属于意,暗示是观念的传递,属于知。这三大原则都在不同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科学家的研究。
 
  (1) 同情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一位唯乐说的信徒。他在他的《国家财富论》内推进了唯理论和放任说,但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离不开人的同情。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首先指出:“尽管假定人如何自私自利,但人性中显然存在着某些原理,关心别人的命运,帮助他们享受必要的幸福。”
 
  斯密以为同情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迅速的,接近于反射的反应,例如看见他人被鞭打,自己也胆战心惊。第二种是理智化的,例如遇人有喜则贺之,遇人有丧则吊之。
 
  后来,社会心理学发展了这个同情说,例如麦独孤提倡同情的感染说,以为情绪可以互相传授,而尤以恐惧为最显著。
 
  (2) 模仿
 
  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塔特(G.Tarde,1843―1904),受到了心理学专家墨菲的赞扬,他说:“塔特阐发了模仿律,写出了社会心理学第一部近代的著作。”他是一位法理学家,对龙卜洛梭(Lomlroso)罪犯行为的解释深感不满。他以为犯罪的原因是社会的,不是生物学的,是由于模仿或暗示模仿的结果。犯罪和病态的行为既然如此,正常行为也与模仿有重要的关系。由他看来,在社会上,所有事件都来源于发明或模仿。模仿基本上也是社会现象,一个个体如果有所发明就导致了社会的模仿,发明产生于个体的信仰和欲望。长于创造力者的发明创造使社会上短于此种能力者借模仿加以推广。这就是“发明的创造”说。
 
  塔特很重视这个模仿律。他以为此律之于社会学好似习惯和遗传的法则之于生物学,地心吸力的法则之于天文学,振动的法则之于物理学。
 
  (3) 暗示
 
  暗示的英文原名为suggestion本为苏格兰学派哲学家布朗(T.Brown,1778―1820)用以为联想的另一学名。波林(Boring)的《实验心理学史》说,布朗改称联想为suggestion(中译本译为“提示”),“这个原则似较少不自然的混合的意味,而且听起来,更有近于一种思想导致另一种思想的人所熟悉的过程。”但是从“提示”到暗示却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精神病学家和生理学家的功绩。
 
  五、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自古代希腊至20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罗斯与麦独孤
 
  第三章 F.H.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心理学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立与综合
 
  第五章 杜威的机能主义与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
 
  第六章 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说
 
  第七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第八章 新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勒温传统的社会心理学
 
  第十章 认知的社会心理学
 
  总结与展望
 
  (编辑:tspsy-沐沐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心理导读:心理学的起源,也正是从希腊神庙中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开始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人生定位,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任务。因此,推荐心理学影片,首选周星驰的《...
  •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心理导读:清醒暗示与清醒催眠可以说是催眠的一个部份,当你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就会更加的了解恍惚催眠。艾尔曼先生坚信不懂得清醒催眠的人,不可能了解催眠。 ---www....
  •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事物之所以不能保持完美,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不断重播过往的记忆的缘故。个人的潜意识与宇宙形成以来的所有记忆是贯通的。潜意识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大量的记忆...
  •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火爆了,太重口味了!不光剖析了男人、女人在滚床单这件事上的不同表现背后真正的心理,而且从滚床单这件事上竟然也能探寻出伴侣的劈腿信号!...
  •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导读:《24个比利》(英语: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作家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多重人格患者Billy Milligan的...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然这些坏情绪,...
  •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导读:其实我没有资格谈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个体。读书这件事上没有圣贤大哲,只有不一样的个人体验,人人平等。...
  •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心理导读: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无外为两件事:饮食和男女,即吃和性。导演李安影片名《饮食男女》,即是借用孔子这句诗意,来表达一个家庭中的...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心理导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代人》,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