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1-03-30 11:56   浏览次  
  心理导读:快乐的人不愿意帮助别人吗?正好相反。心理学中再没有比这更一致的发现了: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这个效应同时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不论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想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其他任何积极的体验。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心理咨询师: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分析的是促使人帮助他人的外部回报。现在,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内在的原因,比如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
 
  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窗外一位女性的尖叫惊动并困扰你,如果你不觉得这是有人在闹着玩,你就会去查看一下或给予帮助,从而减轻你因它而产生的痛苦(Piliavin& Pleavin,1973)。丹尼斯·克雷布斯(Krebs,1975)发现,哈佛大学生的生理反应和他们的自我报告都示,对他人的痛苦反应最强的学生,给别人提供的帮助也最多。
 
  痛苦并不是我们想减轻的惟一的消极情绪。从古至今,内疚感一直是一种能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就像埃弗里特·桑德森救了掉下铁轨的小女孩后所说的那样,“如果我没有设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样站在那儿,那就说明我的心已经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不再会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了。”
 
  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方式来缓解内疚感:用动物和人做祭品、供奉谷物和金钱、忏悔、认罪、否定等等。在古代以色列,人们定期地将自身的罪过加诸于作为“替罪羊”的动物身上,然后把动物放到野外,让它带走人类的罪责感。
 
  为了考察内疚感导致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家设法引出人们的违规行为:说谎、施加电击、打翻满放着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卡片的桌子、损坏设备、欺骗等。然后,给这些负的被试提供一个可以缓解内疚感的机会:坦白、贬低被伤害者或者将功补过。研究结果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们会尽其所能去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
 
  假设你正作为一名被试,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学生一道参加戴维·麦克米伦和姆斯·奥斯汀(Mcmillen& Austin,1971)进行的一项实验。你和另一个学生起为了得到学分而来参加这个实验。就在这时,一个自称是刚参加过实验的人走进来找丢在这儿的本子。他和你们攀谈起来,说这个实验要做一份多项选择测验,而测验的正确答案多为“B”。他离开后研究者进来了,研究者先介绍了实验,然后问:“你俩以前参加过这个实验或者听到过有关它的任何事情吗?”
 
  你会说谎吗?那些先于你参加实验的被试的行为——他们100%地都撒了这个小谎——预示着你也可能会说谎。做完测验后(没有任何反馈),研究者说:“你们可以走了。但是你们如果有空的话,能帮忙为一些问卷评分吗?”假设你已经说了谎,现在你会更乐意无偿地付出一点时间吗?结果表明,答案是肯定的。平均说来,那些没有被引诱说谎的被试只给出了2分钟,而说了谎的被试则很明显地渴望补救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慷慨地献出了63分钟。在我们的实验中,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对这一实验的寓意做了恰如其分的解释,她写道:“别说谎,不然你会生活在内疚里”(并且你还会想要减轻内疚感)。
 
  我们在犯错之后的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需要减轻个人的内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当我们犯下的错误被他人知晓时,我们就更想要用帮助行为来挽回我们自己(Carlsmith&Gros 1969)。
 
  总而言之,内疚感有许多益处。它促使人们坦白、道歉、避免再犯错误,它还使人们更敏感,并使亲密关系能够持久坏。
 
  坏心情一好行为现象的例外
 
  在社会化良好的成人中,我们是不是总能发现坏心情——好行为现象呢?不。比如说愤怒这种消极心境是不可能带来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失去(死亡或分离)配偶或孩子的痛苦中的人,通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期,而这抑制了对他人的付出。
 
  在一项有影响的实验室模拟研究中,汤普森等人( Thompson, Cowan& Rosenhan,1980)以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为被试,研究了自我关注的悲伤的效应。研究者让被试独自倾听描述一个人(将他想象成自己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因患癌症而生命垂危的录音磁带。研究者通过指导语使一半被试的注意集中于他们自己的担忧和悲伤:
 
  他(她)就要死去了,你即将失去他,再也不能跟他说话。更糟糕的是,他会慢慢死去。你知道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是你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光。几个月的时间里,尽管你非常难过,但为了他,你也要装出快乐的样子。你将看着他一点一点地离你而去,当他最后消失后,你就成了孤单的人。
 
  研究者通过指导语使另一半被试的注意集中于朋友身上:
 
  他躺在病床上打发时光,挨过那些没有尽头的时日,等待着、期冀着发生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他告诉你,没有比这更令人感到痛苦的了。
 
  研究者报告说,不论被试听的是哪一种磁带,他们都被深深地触动并潸然泪下,他们并不后悔参加这个实验(倒是有些听无聊录音磁带的控制组被试有点后悔)。那么,他们的心境会影响其助人性吗?当研究者立即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去匿名帮助一位研究生进行她的研究时,自我关注组的被试有25%给予了帮助,而他人关注组的被试则有83%给了帮助。两组被试受到了同样的触动,但只有关注他人的被试才认为帮助他人特别有意义。简而言之,坏心情——好行为会在那些关注他人的人们中发生,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利他行为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好心情——好行为
 
  快乐的人不愿意帮助别人吗?正好相反。心理学中再没有比这更一致的发现了: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这个效应同时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不论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想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其他任何积极的体验。一位坠入爱河的女士回忆道:
 
  在办公室里,我几乎忍不住要大声喊出我是多么快乐。所有的工作都变得简单了;以前让我烦恼的事情现在我都能泰然处之。而且我有了强烈的冲动想要帮助别人;我想与他人分享我的喜悦。当玛丽的打字机坏了的时候,我冲过去帮忙。玛丽!那可是我平日的“死对头”啊!
 
  在关于愉快的心境和助人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受助者通常可能是一位募捐者一位需要帮忙做文书工作的研究者,或一位不慎掉落纸张的女士。下面是三个例子。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佛格斯及其同事( Forgas& others,2008)让一名实验的同盟者向目标百货公司的销售人员提供或者是激励情结或者是中性或打击土气的评价。过了一会儿,又让一名对情绪启动条件“全盲”的同盟者向员工求助,寻找一个不存在的物品。在缺乏经验的员工(缺乏回应这种要求的日常实践)中,获得情结激励的员工尽了最大努力来提供帮助。
 
  在波兰的奥波菜,多林斯基和诺拉特( Dolinski& Nawrat,1998)发现,轻松的心境能够显著地促进帮助行为。现在想象你也是其中一位不知情的被试。你在不许停车的地方停了一小会儿车,回来时发现车窗的雨刷下(违章停车的罚单常放在这个位置)有张看似罚单的东西。“真倒霉!”你心里嘀咕着捡起纸片,却发现它只是张广告(或是献血车的传单),你松了口气。过了一会儿、有个大学生向你走来,
 
  请求你花15分钟回答几个问题——“请您帮助我完成我的学士学位论文”。这时,你积极的、轻松的心境会使你更乐于帮这个忙吗·事实上,62%的从害怕转为轻松的人都欣然地答应了,这几乎是那些没有看到纸片或看到纸片在车门上(通常不是放罚单的位置)的被试的两倍。
 
  在美国,伊森等人(lsen, Clark& Schwartz,1976)让一名合作者打电话给在0-20分钟之前刚刚收到赠送的文具样品的人,对他们说自己打电话的钱不够了(实际不然),请他们回一个电话告诉她样品的信息。被试乐意回电话的程度在收到样品后的前5分钟内是上升的,之后随着好心境的消逝,助人行为也随之降低。
 
  如果说悲伤的人有时会格外乐于助人,那么快乐的人怎么可能也会如此呢?实验揭示了一些起作用的因素(Carlson& others,1988)。帮助行为能缓解不好的心境,也能维持好的心境(在给某人指路后你可能会感觉良好)反过来,积极心境又会产生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自尊,从面导向积极的行为。心情好——比如收到一份礼物或者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一的人们更可能有积极的思维,并乐于助人。所以,积极思维往往也更可能带来积极的行动。
 
  (编辑:tspsy-张寅 | 来源:社会心理学)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深度解析母子乱伦的动机 深度解析母子乱伦的动机
    心理导读:狭义的乱伦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性行为;广义的乱伦除了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性行为之外,还包括和有血缘关系的血亲之配偶发生性行为。 ---心灵花园 ...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