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错误是别人的?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1-03-25 16:10   浏览次  
  心理导读: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   ---www.tspsy.com
 
为什么我们都觉得错误是别人的?

为什么我们都觉得错误是别人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在对自尊的研究中,即使得分最低的人,给自已的打分也基本在中等范围。(一个低自尊的人也会用“有时”或“某种程度上”这种限定性形容词来给“我有些好主意”这样的句子打分。)在53个国家开展的自尊研究中,任何一个国家平均的自尊水平比其中位数都高。在新近的美国大学生样本中,自量表中最常见的得分是满分,即“完美”的自尊( Gentile others,2010)。社会心理学领域最高挑战性而又证据确的结论之一是关于自我服务偏差的效力,即个体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他们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这样的外部因素( Campbell& Sedikides,1999)。同样,在解释获胜时,运动员一般会将其归因于自己;对于失败则推脱给其他因素,诸如错误的暂停,不公平的判罚,对手过于强大或是黑哨( Grove& others,1991; Lalonde,1992; Mullen Riordan,1988)。还有,考虑一下汽车司机们愿意为自己的事故承担多少责任?在保险单上,司机们总是这样描述他们的事故:“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辆车,撞了我一下又跑了”;“我刚到十字路口,一个路障忽然弹起来挡住了我的视线,以至于我没看见别的车”;“一个路人撞了我一下,就钻到我车轮下面去了”( Toronto News,1977)。
 
  在那些既靠能力又凭运气的情境(游戏、考试、应聘)里,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成功者往往认为成功源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坏运气。我在拼字游戏中赢了,那是因为我语感好。要是我输了,那是因为,“遇到个Q却没有U,这种题谁做得出来?”类似地,政治家们也倾向于把胜利归功于自己(勤奋工作、为选民服务、声誉和策略),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本选区政党的组成、对手的声望、政治趋勢)( Kingdon,1967),当公司利润增加时,CEO们把赢利归功于自己的管理能力;而当利润开始下滑时则会想: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什么呢?自我服务归因(self- serving attributions)(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现象是人们最强有力的偏见之一( Mezulis& others,2004)。进行自我服务归因能够激活与奖赏和愉悦相关的脑区,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Seidel& others,2010)。自我服务偏差会导致婚姻不和、员工不满和讨价还价时的僵持局面,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奇怪:为什么离婚者把婚姻破裂的责任归罪于对方(Gray& Silver,1990),或是经理把低业绩归昝于员工缺乏能力或不够卖力(Imai,1994;Rice,1985)。(而工人们则更愿意归因于一些外在的东西——供给不足,负担过重,同事太难相处,任务目标不可及。)同样,当人们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奖励(如加薪)时,他们会认为奖励很公平( Diekmann& others,1997)。
 
  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我的经济学原理考试得了A”相对于“历史教授给了我一个C”,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客观条件甚至别人的偏见,这总不会比承认自己不配获得成功更让人沮丧吧( Major& others,2003)。威尔逊和罗斯( Wilson&Ros2001)指出,我们更乐意承认那些很久以前的缺点,认为那是“过去的我”所具有的。滑铁卢大学的学生们在描述上大学前的自己时,其肯定与否定的描述一样多。但在描述现在的自己时,肯定描述是否定描述的3倍之多。“我比原来见多识广了,也成熟了,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完善”,大多数人都这样肯定地说。过去的自己是笨蛋,今天的自己是冠军。
 
  讽刺的是,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无视自己的偏见。人们常说自己避免了自我服务偏差,但却认为别人持有这一偏见( Pronin& others,2002)。在冲突中,“偏见盲点”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假如你正在和你的室友讨论谁来打扫卫生,如果你认为你的室友对此持有偏见,你将更可能发怒( Pronin&Ross,2006)。很显然,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站在客观的角度,而所有其他人都带有偏见。这就难怪会有争斗了: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对的”而且不带有任何偏见。正如一句T恤衫标语所说的:“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我服务偏差普遍存在吗?还是说集体主义文化中没有这种偏见?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会将他们自己与一些积极的词语和有价值的特质相联系( Gaertner& others,2008; Yamaguchi& others,2007)。然而,在一些研究中,集体主义者更不可能通过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来进行自我提升( Heine& Hamamura,2007),尤其是在主流是个人主义的情境中( Sedikides& others,2003,2005)。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社会心理学)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