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 >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育儿观念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1-02-03 21:42   浏览次  
  心理导读:艾瑞克森是现代最伟大的催眠技术实务和心理治疗师,他在从事催眠心理治疗的几十年中总结归纳了很多理论,对现在的催眠事业产生着巨大的作用。艾瑞克森催眠疗法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态度,这不止步于催眠这个单一的领域,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也可以由此提炼。   ---www.tspsy.com
 
艾瑞克森的教子方针
 
  米尔顿·艾瑞克森是20世纪催眠界的领导人物,他通过自我淬炼成为美国百年来催眠治疗领域的泰斗,也是利用催眠快速处理心理问题的翘楚,是心理治疗史上一位独特的有影响的人物。即使是在他去世30年后,人们仍然会说:“艾瑞克森医生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以说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方法创造了历史奇迹,至今无人能够复制。
 
  艾瑞克森的催眠疗法中强调资源的利用,不论是你的优点长处还是缺点不足都可利而用之,使之发挥超值的作用,这也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大智慧。
 
  来访者身上存在的任何特点都能成为催眠的资源利用的来源,这些资源包括思维模式、怪癖、僵化的归条、症状等,都能用来为来访者带来改变,这是艾瑞克森催眠治疗中最核心的理念。
 
  口吃销售人员的成功秘诀
 
  国外教会一般通过卖圣经来筹款。每个销售人员定期会从经理那里取一定数量的圣经去挨家挨户地卖,但不是特别好卖。可是,经理发现新来的一位口吃非常严重的销售人员却卖得格外好,经理很纳闷,“口吃这么厉害、话都说不利落,怎么还卖得这么快?”于是经理就询问这位销售人员,“请问你是怎么卖得这么快的,我想取取经,好教给别的销售人员。”这位销售人员回答说:“我……我……我就挨……就挨……挨家挨户敲门……他……们开门……我……我……我就说,你是想……想……就想买本书啊……还……还……还是想听我念?”
 
  人的任何特点、哪怕是所谓的“弱点”、“缺点”都可以作为资源为人所用,给人带来生存的便利,让人成长和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弱点和缺点。
 
  一位面瘫研究生的治疗故事
 
  那是五月底的北京,天气已经很热了。一位催眠师突然接到一位北大心理系硕士生想约见面的短信。这位女硕士漂亮能干,综合素质非常强,催眠治疗的悟性也很好,过去这个催眠师常邀请她为涉外培训做会务,她也表现得非常出色。第二天当她出现在催眠治疗室时,催眠师着实吃了一惊,她带着大口罩,那时北京的雾霾还没这么严重,不会有人在大夏天带着大口罩。等她摘了口罩又下了催眠师一跳:她得了面神经麻痹,眼睛合不上,而且说话也不是很清楚。当时毕业论文、找工作、面试、实习等各种工作把她忙得团团转,她压力很大,不幸得了面瘫,而几周后她就要代表北京队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带队老师看到她这个样子就劝她退赛。可这位积极勇敢的姑娘希望在求学生涯的最后阶段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这时催眠师脑海里就蹦出了“资源利用”的想法,可是如何利用“面瘫”呢?
 
  催眠师说:我不知道有几百个大学生参赛,肯定有比你高、比你还漂亮、比你之前说话还利落的,但是不会有第二个参赛选手得面瘫,你的面瘫会让评委一下子就记住你!我建议你带着大口罩上台,这时评委会进入催眠状态,“什么情况?这人为什么带着口罩上台?”注意力会被你完全抓住。然后你摘下口罩,同时大屏幕上放的PPT是你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和现在的你形成强烈对比,这会继续加深评委们的催眠状态,“这个人怎么了?为什么这个样子还来参赛?”这时你用催眠中的“Yes-set”(“是”模式)技术,加深催眠状态,“各位评委老师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面瘫成这个样子,还来参赛?”评委老师们会在心里说,“是啊?为什么啊?”然后,你紧扣大赛主题,“我就是想用我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那就是职业精神!”之后催眠师又教她一些放松、提升免疫力、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的自我催眠的方法。
 
  几周后,催眠师收到她的短信,“亲爱的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虽然,这位姑娘的综合素质是赢得大赛的关键,但不可否认的是,艾瑞克森的资源利用思想的确在关键时刻推了她一把。
 
  有一句成语说人无完人,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是有了这样资源利用的思想,这世界上就不会有什么事是我们的短板和死穴。艾瑞克森催眠疗法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态度,这样的思想在我们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大帮助,有时候很多我们觉得不好的事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艾瑞克森不仅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催眠治疗大师,更是一位独特的好父亲。他先后有八位子女,每一位子女都深受其影响,在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那么,艾瑞克森作为一位父亲是如何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的呢?下面通过几个生活小片段来探究艾瑞克森的家庭教育秘诀。
 
  热爱生活,分享快乐,发现生活之美
 
  艾瑞克森一家经常会到休伦湖畔的别墅度假,在这里艾瑞克森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教会孩子们游泳,包括让最小的孩子如何在湖水平静的时候跳石头到对岸。
 
  艾瑞克森会倾听智障孩子的心声,虽然每次只有那么一句话:“湖多美啊,不是吗?”这位智障的孩子就生活在艾瑞克森经常光顾的杂货店里,他会不厌其烦的说着他永远看不厌的这片湖水的话。当他带着喜爱的心情凝视着湖水,他会说:风景总是不同!有时孩子的父母也会加入到和艾瑞克森家人的谈话中。不管是智障的孩子,还是每天家门外普通的湖景,都不能妨碍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瞬间里的真实快乐。他们从不会对美景感到厌倦,也从不厌倦和别人分享这种美。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做父母的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一点一滴,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哪怕是做过了无数次,都要用第一次的心情去面对,用第一次的眼光去审视,最终你会发现美就在其中。生活即教育,要给孩子机会和时间,让孩子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因为生活是由细小的行为构成的,要让孩子刻意的去记住那些能够体现出所向往生活的那许许多多的事情,它们不必是什么大的事件,只要有意义就可以——那些随时随地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小事情。
 
  尊重生命,遵循规律,挖掘生命潜能
 
  艾瑞克森经常会用路边的缝隙中的花朵打比方。人们可以获得成功(就像那小花一样),尽管身体被践踏,土壤贫瘠,它们还是能够生长而且长得茂盛。他常说:“正努力破壳而出的小鸡,你不要去帮它太多。如果你那样做了,这只小鸡就不能发展出能够冲破生命束缚的力量。”
 
  从小舍不得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腾出时间来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的家务活,对孩子所做的事情不放心,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受到伤害,父母的过于担心和替代,剥脱了孩子锻炼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丧失了一些生存的基本功能。
 
  大学生把换洗的衣服以快递的方式寄给家人,嫌弃大学的校门破旧不堪吵着闹着要退学,不能完成基本的军训项目而晕倒,嫌弃宿舍的条件差没有空调,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换上抑郁症等等这些现象足以说明父母的越俎代庖给孩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正在日益凸显。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最重要、积极、健康、而且不断成长的一面,把成长的权力还给孩子,即便做父母的有天大的本事,能够替代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唯一不能替代的就是孩子的成长。孩子能做的事情要鼓励孩子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孩子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
 
  认真倾听,用心表扬,做到心灵相通
 
  艾瑞克森经常会让12岁、11岁、10岁的外孙们打下手,除草、种植物、施肥。孩子们非常乐意去做这些事情,从不会感觉无趣。并且会自豪地说:“外公说我干的不错!”“他说我草除得比谁都好”“外公说我种的胡萝卜长得很精神。”其实,艾瑞克森从没有对孩子们说过这些表扬的话,他所做的就是饶有兴趣的听孩子们讲话。并且会问一些问题,然后认真地关注他们,并听他们回答。而在孩子们看来,这就是对他们的表扬。这种表扬与普通的夸奖有所不同,它是从孩子的心中产生,又被孩子们自己听到,孩子们觉的外公的聆听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扬。
 
  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行!这些让父母自己都感觉到可笑的表扬,怎么可能会打动孩子。父母表扬孩子有个标准,那就是当孩子做了让自己满意的事情后才会说出表扬的话,当表扬得不到回馈时,父母们会有一种失落感,就会采用另一种方式“惩罚”来挽回败局。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表扬,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并且会让孩子产生疑问,父母到底爱的是什么?再美丽的语言如果没有感情作依托,也会变得很无味。所以,表扬并不一定非要说出来,有的时候倾听和回馈就是最好的表扬。
 
  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真谛
 
  艾瑞克森非常喜欢种植和园艺,这也说明了他与大自然相融合并尊重自然的态度。他经常会带着孩子到森林里玩,并让孩子们认真的观察任何一种小动物,同时会用很长时间讲解相关的知识。通过对大自然以及动物的了解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对克服各种困难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对真正构成这个世界和生命的所有事物,以及所有这一切的虔诚的尊重,是非常神圣的事情。
 
  电脑和电视挡住了孩子的视线,钢筋和水泥圈住了孩子的身体,父母的担心和恐惧就好比是一个怪圈,让孩子怎么也走不出去。今天的孩子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和上面的原因有很大的关系。电脑和电视把外面多彩的世界浓缩在了一个小框里面,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小框来看世界,来了解人生百态。可是,他们却不能亲身去体会自然之美,更不会去亲身感悟人生的苦辣酸甜!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体验。父母们为了自己的焦虑和不安,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孩子的安全,可是,这种过度的保护却减低了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接受挑战、敢于冒险、勇敢面对困难
 
  艾瑞克森有严重的色盲,只能看出紫色。他还是音盲,并患有心律不齐和阅读障碍,17岁时由于患上小儿麻痹症几乎瘫痪,从而落下了残疾。就在他恢复阶段,独自一人随身只带了5美元,一套换洗的衣服,还有一些大学课程的参考书,进行了1200英里的独木舟旅行,可以想象对于患有麻痹症的他来说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他克服了身体残疾——他称之为生活中的“粗粮”,并把它们转化成了资源。
 
  今天的孩子好比温室中的花朵,父母用丰满的羽翼为孩子遮风挡雨,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经不起打击,经不起失败。
 
  今天的家长因为安全的问题不敢让孩子过多到户外,更不敢让孩子进行挑战性的活动,害怕孩子身体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有多少家长担心孩子弄脏衣服,而杜绝孩子玩沙子的,有多少家长害怕孩子被碰到磕着,而不敢让孩子嬉戏追逐,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因为害怕孩子遇到毒蛇猛兽,而让孩子独守小屋内。不去挑战永远不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敢冒险就永远不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父母精心铺好的道路上行走的孩子,虽然看似很安全,可是他们连最基本的分辨危险的能力都不具备了,挑战让孩子变得自信,冒险让孩子变得勇敢。
 
  营造氛围、多读好书,扩展思维空间
 
  艾瑞克森的家里有很多书,饭厅里的书架上放着《大英百科全书》《寇里尔儿童百科全书》。他的子女从来都不是“必须”要去读这些书,艾瑞克森更不会强迫他的子女去读书。但是,他们都会津津有味的去阅读每一本书,因为读书的气氛感染着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并且书中有趣的内容时刻吸引着他们。
 
  孩子读书是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读什么书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是孩子从来就不看,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在读四大名著,就赶紧到书店给孩子买一套,不管孩子能不能看的懂,一般家长买回的书都被束之高阁,有的家长自己都不了解书中内容,一味的让孩子去看,这种强按牛头的方式,只能让孩子对书失去兴趣。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每天都在谈论电视剧的分分合合,股票的起起落落,那么孩子也很难养成看书的习惯。如果父母每天晚上都能够静静的读一些有益的书,慢慢的孩子就会被父母的行为所影响,爱上读书。要是一家人能够一起探讨和分享书中的内容,对一本书发表个人的心得,孩子就会通过读书学习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新的问题,并且能够开拓孩子新的思维。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能够自由成长,给孩子营造一份温馨,让孩子的心灵感觉到安全,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保持良好心态
 
  艾瑞克森家中经常会有病情各异的心理病人,有一位病人经常会把吃的食物蹭的到处都是,他的子女对这位病人忍无可忍,并让他管一管。艾瑞克森意味深长的说:“地基裂开了,你就不会在担心屋顶瓦片的颜色了。”
 
  对于患有癌症的病人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什么都不做,只有等死。或者听从医生的建议,这样会受罪,却可以给他的生命带来一线希望。在各种因素不确定、状况模棱两可,而且没有选择的余地的时候,要做出选择是多么的艰难。通过这件事,艾瑞克森让自己的女子懂得了,永远不要害怕各种顽疾,也不要害怕面对现实,当看到自己拥有比想象中更多的选择时,希望才能出现。
 
  选择和判断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可是,今天的家长不知不觉的剥夺了孩子的这种能力,上学父母做选择,报考志愿父母也要做选择,面试工作父母不放心,让面试的人员感觉面试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找什么样的对象也要参与,这一路下来,孩子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没有了分辨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甚至有的上了大学每天该穿什么衣服,能不能参加社团活动这样的小事都要打电话请示父母。人一旦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就会裹足不前,一事无成。
 
  父母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把问题交给孩子,不要担心孩子处理不好,任何人都是从小事做起,在失败中找寻经验。孩子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以及如何去做,同时,孩子也会在失败中学会坚韧和不放弃,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这些都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条件。
 
  尽管人生常有不公和痛苦,但仍然是快乐的旅程,每一个选择有代价也会有收获,要让孩子接受可能会遭受痛苦的可能,因为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要有信仰,敢于承担,培养负责精神
 
  艾瑞克森一生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给其子女做出了榜样,并且从其父亲身上学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对学习的信仰。因为只有学习能够迅速再生并且成为人一生的乐趣所在。他告诫子女:当做错了事情的时候,要敢于面对敢于承担责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我们自己的人生成长负责。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支撑人们前行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仰,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信仰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只要能够给我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当我们萎靡不振的时候能够让我们重新站起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自私、自我、自以为是,是另一组孩子的代名词。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分享,不知道感恩,一个不懂得把快乐和别人分享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一颗感恩的心!也不会对任何事任何人负责的,谁又能够把事情交给一个不敢当的人去处理呢?
 
  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完善健全人格
 
  艾瑞克森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节俭,房间很小,但是所有家庭成员住在这所不大的房子里面都会体会到艾瑞克森亲自动手使废物得到再利用所带来的真实的满足感。在艾瑞克森家大点的孩子只有干活才会给点钱用,平时是没有零花钱的,比如在花园里干活以及做一些其他的额外工作,才能拿到不多的零花钱,如果孩子们想把钱存起来,就会得到父母加倍的奖赏,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过日子。
 
  人,在不辍的劳动中走到了今天,劳动不仅仅创造了财富,同时也完善了作为一个人的各种机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化、电子化、数字化、等等现代化的工具代替了传统的劳动方式,这是社会的进步。可是,人们动手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一些基本的能力也正在弱化。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也只有在课本上或者是电视电脑里面才能看到什么是小麦、稻田、玉米等农作物。最可笑的是,有的孩子竟然分不清哪是韭菜哪是小麦。没有经过劳动怎么会珍惜劳动果实,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又怎么会体会到别人的辛苦。
 
  太多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学校大扫除,爷爷奶奶齐上阵,在家里就连刷碗扫地的家务活,父母也是大包大揽,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有错误的认知,劳动是父母的事,和自己无关。
 
  从小就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够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开发大脑,学会思维,劳动能够让一个人变得坚强又毅力。
 
  发散思维、激发热情、做事积极主动
 
  艾瑞克森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训练自己和别人的思维。他会让孩子们去找一本左边是99页,对页是100页的书,如果能找到会给五美元的奖励。他还会问自己的学生,如何能把10个物体排成五行且每行有四个。他从来不会告诉答案,因为他想让学生们细心的观察并不受任何拘束的进行思考,并且通过这些激发人积极性的小问题调动起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兴趣。
 
  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要求标准答案让学生们的思路越来越窄。曾有人说中国的留学生只要有标准答案的考试都能够考第一,动手操作或实验外国的留学生是第一。也曾有报道说在21个国家里,中国的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这样的结论不得不让我们深深的反思,到底是什么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太多血腥和暴力的东西,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事实上影视中的描写与...
  •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导读: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高度遵从的家庭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寻求和诸免冲突,促进相互依存,以及取得服从。在这样的...
  •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心理导读:父女关系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许多面--她如何表达自己;她与男人的关系;他是否自立等等。而这些并不取决于父亲是如何用言语告诉你的。重要的是,他怎么和你沟通...
  •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心理导读:孩子一旦被恐吓、被威胁,内心会充满愤怒,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也只会被动地服从,不会主动、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
  •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心理导读:精神虐待与那些受到过虐待的人中间出现的精神疾...
  •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心理导读:婆媳育儿矛盾,真的很突出吗?我的答案是,是的。但这些并非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用耐心和智慧便可化解的内部矛盾。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
  •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心理导读: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身体发展更快,他们在视觉运动的技能,比如剪纸、着色和绘制线条与形状,还有数学相关任务的方面显然得分更好。他们的...
  •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心理导读:鹰爸教育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教育,更是一种爱心教育,这是一种超越溺爱的大爱。在中国家长普遍溺爱成风,中国孩子体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鹰式教育尤为重要,值得...
  • 宝宝眼睛进入异物的处理指南 宝宝眼睛进入异物的处理指南
    心理导读: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既然是窗户免不了会有灰尘或者杂物进入到里面。最常见的异物一般是睫毛或者一块干粘液,类似沙子,灰尘,木屑或者其他类似的颗粒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