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强迫症的成因与治疗模型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1-02-06 17:28   浏览次  
  心理导读: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www.tspsy.com
 
强迫症的成因与治疗模型
 
  一、强迫症的心理模型
 
  1.强迫想法和焦虑有关。
 
  2.强迫行为(外显的或隐匿的)是随意行为,旨在减轻焦虑和不适。但焦虑减轻导致强迫被强化。
 
  3.为了防止发生强迫想法和焦虑,症人常有回避行为,但回避行为阻止了对焦虑想法和暴露。根 据上述心理模型。治疗策略应当是促进症人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同时又鼓励他们会议上暴露的仪式和认知回避而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和评估。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2)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3)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
 
  人的个性特与强迫症的产生有一定关系。有许多学者报告,约有1/3~1/2的强迫症患者的病前个性属强迫型。有人将强迫型人格分成两种类型:
 
  ①多疑虑,缺乏决断力,遇事犹豫不决,类似轻微的强迫症。
 
  ②固执、倔强、易激动、脾气坏,缺乏决断力。
 
  这两种类型都具善良、注重细节、求准确、爱整洁的共同点。第一种人做事缓慢,迟疑不决。后一种人固执求全。强迫人格的形成除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外,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具有强迫个性的父母对患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的教育不当,如过分苛求,对生活制度的过于刻板化要求,使他们形成遇事谨小慎微、遇事忧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务求一丝不苟,十全十美,事前反复推敲,事后后悔自责。在与人交往中过分严肃、古板、固执。在生活上过分强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均要求井井有条,甚至书橱内的书,抽屉内物品,衣柜里的衣服都要求排列整齐有净,干干净净。看上去做事认真、心细。为此经常需花费时间整理,而影响其他工作的完成和个人的休息。
 
  患者病前个性特征与治疗效果也显著相关。凡病前人格良好,无强迫人格特点者,治疗效果较佳。而病前具有强迫人格特点者则治疗难度相对大。因此,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会遇到一些人重复一些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反复洗手,洗一件衣服洗多次仍嫌不干净,有些人反复考虑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有两条腿,为什么是按1、2、3、4、5……排列,而不是反过来排等等,这种行为和观念,在医学上称为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正常的人是否也会出现强迫现象呢?正常的大多数人也曾出现过强迫观念,例如不自主地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或念某两句话,或唱一两句歌,反复如此,但不影响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所以不能看作强迫症,可以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加以纠正,使不致于进一步发展。只要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干扰了患者本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并且影响他的能力和行为,影响到人际关系或家庭的幸福,那么便可确认强迫症的存在。
 
  二、强迫症的性格因素分析
 
  强迫症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定的性格基础,这些性格特征比较复杂,但不是强迫症所特有的,就是正常人也或多或少的有此类特征。同时,也并非有此性格特征的人一定会形成强迫症。概括的来说,强迫症的基本性格特征有如下几个:
 
  1、内向性
 
  这里所说的内向性并非仅仅是大家日常认为的那种不爱说话的表现,而是指注意力和精神能量集中于内部的世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精神上的。这样的人做事细心周密,十分谨慎。很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宫,做事情总是前思后想,优柔寡断,甚至三思而不行。
 
  由于精神能量过多的指向内部,所以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冲动、躯体感觉、行动都十分敏感,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这些方面,一旦出现任何人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就非常紧张和焦虑。
 
  2、自我反省性强
 
  表现为反省心强、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只考虑自己的事情,过分仔细地分析自己的心身状况,夸大仅有的弱点、缺点,抱着劣等感不放,带有观念性的理想主义倾向。一旦头脑里出现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或道德观念的想法,就非常焦虑,预除之而后快。如果觉得自己的哪些话说的不合适,或哪些表现不适当,就会深深的自责。并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3、责任感太强
 
  强迫症朋友对可能降临到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伤害负有夸张的责任感。强迫症朋友主观上认为自己会导致或有能力防止严重消极结果的产生,这些消极的结果既涉及生活也涉及道德。有些人认为:如果自己不实施某个行为就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或者自己实施了某个行为就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自己对于这种不幸事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余光强迫、口水强迫、直视恐怖的朋友认为自己对余社交的成败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自己对别人的情绪也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如果对方情绪不好那完全是由自己的症状引起的。
 
  4、认为自己的意志力可以控制自己的一切
 
  所有强迫观念和行为都是出自强迫症朋友本人的大脑,而非什么外力或超自然力量的控制。这样他们会认为:既然都是自己的想法,凭自己的主观毅力一定是可以控制的。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控制,但是却越控制越严重。当无法控制这些想法时,他们便会对这些想法极为敏感和警觉,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迫模式。 这样就会产生自卑感、无能感、自我无用感,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5、强烈的完善欲
 
  强迫症朋友都有一种极强的自我发展欲望,而且因为是理智的,意识性的,所以对自己的心身状态和自己的工作,要求的标准高。经常都抱有梦想与目标并努力为之。往往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弱点、缺点夸大成重大问题而苦恼。强烈的完善欲,具有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地生活,不惜一切努力,这是积极的方面。但是,如果太过分时,则会成为完善主义者,常为不完美而烦恼,对任何事物都求全责备,力求完善,总是没有成功感,总是有劣等感,怨恨周围的一切,而不胜苦恼。
 
  6、过高估计风险
 
  强迫症朋友会夸张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强迫症朋友很难区分情景的危险程度。他们不能根据情境中缺乏危险的信息,来得出情境是安全的结论。即便是在低风险的情境中,他们仍然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强烈希望改变环境。
 
  如:强迫清洗的患者,当他接触到某些他所恐惧的物品之后,其实他的手上或者身上并没有粘上什么可怕的病毒或细菌,能让他患上某种可怕疾病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即使是真的粘上了某些病毒或细菌只需要正常的清洗就可以了。这是一种低风险的情境,可是强迫症患者过高的估计了这种风险仍然感到不安全,从而产生痛苦和焦虑。为了改变环境和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他必须进行反复的长时间的清洗。
 
  7、无法忍受模棱两可:
 
  不能容忍模棱两可是强迫性信念的明显症状,这些强迫性信念包括:苛求确定性,难以处理不可预见的变化,以及不适应模棱两可的情境。
 
  如:强迫性穷思竭虑朋友苛求答案的确定性。他们会反复的思考:“到底有没有外星人”;“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人为什么会说话”;等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出自己满意的确定的答案,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必须继续思考下去。
 
  三、强迫症的共同特点及诊断治疗
 
  1、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其共同特点为:
 
  (1)意识到某种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2)患者为这些强迫症状所苦恼和不安;
 
  (3)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强迫动作可认为是为了减轻焦虑不安而做出来的仪式性活动;
 
  (4)患者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本病发病年龄多见为16-30岁之间,性别间无差异,脑力劳动者居多。
 
  2、强迫性神经症症状体症
 
  1.强迫性怀疑。
 
  2.强迫性回忆。
 
  3.强迫性穷思竭虑。
 
  4.强迫性对立思维。
 
  5.强迫意向。
 
  6.强迫性洗涤。
 
  7.强迫计数。
 
  8.强迫性仪式动作。
 
  9.伴焦虑情绪。
 
  (三)强迫性神经症诊断依据
 
  1.有典型强迫症状;
 
  2.自知力存在,但对强迫症状不能摆脱,迫切求治;
 
  3.强迫症状并非其他精神障碍所引起。
 
  (四)强迫性神经症治疗原则
 
  行为治疗为主的心理治疗。
 
  强迫性神经症疗效评价
 
  1.近愈:强迫症状消失,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2.好转:强迫症状消失,虽偶有波动,但强度减轻。
 
  3.未愈:强迫症状基本无改变。
 
  (编辑:tspsy-张寅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