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职场心理学 >

心理咨询行业的困境和未来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5-13 10:45   浏览次  
  
  心理导读: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内心矛盾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无法排解就要做心理咨询。这个在西方通行的常识,在中国却卡住了、通不过。为什么?除了自我安慰心理咨询进入中国才30年左右,一定还有更值得分析的原因。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行业的困境和未来

心理咨询行业的困境和未来
 
  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对于完全不了解的人,会被想象成拯救神经病和行为有亏人士的地方。对于了解一点的人,会觉得和朋友聊天差不了多少,朋友还免费呢。而对于真正有咨询需求和意愿的人,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该去哪儿咨询?该找谁咨询?这个问题背后的一个事实是:
  
  中国心理咨询业的合格从业者严重匮乏。
  
  为什么严重匮乏?是有人不愿意学、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吗?也不是,感兴趣的人还是挺多的。真正的原因是:
  
  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系统的心理咨询教育,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具体原因如下:
  
  1.  心理咨询在心理学大学科中只是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在中国尤其羸弱。
  
  八十年代初中国只有四所学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而近几年已经达到百余所,每年培养的心理学毕业生可能有上万人,可是这些人中只有很少的比例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就算从事,其中受过系统心理咨询训练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学的是心理学的其它分支,而心理学老师中专业搞心理咨询的也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教育相比,我国可能还处于蛮荒状态。
  
  2. 留学申请心理咨询专业难度很高,奖学金难拿,也直接导致国内人才匮乏。
  
  看了第一个原因后有人可能会说,好吧,既然国内没法学,那就留学呗。遗憾的是,由于这个专业在国外是热门专业,所以竞争激烈,要申请到很不容易。同时,大家也知道,越是基础型学科,奖学金越好拿,越是应用型学科,就越难。另外,心理咨询教育中,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传统的师徒式,导师会付出很多,而学生的贡献很有限,这就和现在大多数学科中导师和学生是科研包工头和科研民工的关系很不一样,这种背景下,你要去申个奖学金谈何容易。所以试想一下,一名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面对高难的心理咨询专业和科研经费充足、需求旺盛的认知神经科学专业,会选哪一个?
  
  3. 心理咨询专业难发Paper,在当前的学术生态下举步维艰。
  
  心理咨询是个实践学科,需要长期的训练,但是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是很难的。一个国内的学生,他可能读硕读博时找了偏咨询方向的导师,但是仍旧不得不做其它领域的研究,发论文,不然他可能无法毕业。就算毕业了,他要想继续呆在高校,也非常不容易,因为他拼论文可能拼得过那些整天倒腾 fMRI 的同学吗?即便是从事咨询工作的教师,受制于论文指标,他要职称晋升难度也更大,生存也更艰难。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下,原来很多冲着当心理咨询师而选择心理学专业的人,不得不把梦想给捏碎了,选择他途。只有极少数人坚持了下来。
  
  4.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水化,加剧行业乱象。
  
  如果你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交几千块钱,报个速成班,买本像考研辅导书一样的真题集,再去吧唧一考,就成了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了。这不是笑话吗?心理咨询师可以速成吗?可以批量生产吗?可是在这里,一切都有可能。
  
  心理咨询师的考前辅导培训,已经成了很多心理系老师甚至研究生的敛财工具,为了私利,把本来就稚嫩的行业搞的一团糟。我看见过太多心理学一窍不通的人最后乐呵呵地拿走这张证书。我这里提醒大家,在你选择心理咨询师时,是否具有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较有参考价值的是他是否具有海外正规院校对口专业的学习经历。(文/采铜)
  
  @采铜 兄很好地分析了“中国心理咨询业的合格从业者严重匮乏。”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想以一个在读学生的角度,做些补充。先分享三个事件,它们可以代表国内心理咨询发展的几个好玩状况。
  
  1996年5月6日,弗洛伊德生日。其诞生140周年纪念日,吴和鸣、陈立荣和曾奇峰在汉口老法院门口打着纪念横幅,摆了几张桌子,以测体重和量血压的服务,让大家关注心理治疗。
  
  2006年,雷正则医生在国内某地给咨询师讲课,讲了十来分钟有关性的问题后,被学员集体轰下台。
  
  2013年5月1日,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颁布出台,至此,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所能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婚姻问题,人际关系,家庭纷争等一般心理问题。
  
  作为一个小小的研二学生,求学心理咨询已有一段时间,我也来分享下一路上的见闻。
  
  1.政策——心理咨询在高校的地位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的政策导向,高校心理学目前仍处于严重受经费制约的状态。就我所了解到的,不少高校心理学老师都曾经有过从事心理咨询的念想,但也仅仅是念想罢了。科学取向,数据取向,实证取向的研究是一直以来心理学课题的标杆,从事心理咨询有关的高校老师通常不会有太多科研经费,而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意味着:发不了论文毕不了业,就业前途渺茫,以及相应的各种来自同学、老师以及家庭的,心理上的压力。
  
  关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我曾听某个老师说到:“那听起来像一种后勤机构一样的东西?”是的,咨询中心的老师一般收入不会很高,职称评定方面,也不会是可以跻身教授待遇行列的情况,一般只凭学校所拨的日常经费过活,然后,如果想要给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那就需要机构管理者莫大的智慧了。
  
  2.市场——高校走不通,出了社会是否足以保证我们的生存?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像@Rincolor @焦点访谈 @汪涵 所以提到的问题确实导致社会上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另外其实还有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跟一般的找个朋友聊聊天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没关系,市场主要还是需求决定的,当一个人真正出现了心理上的不舒服,自己拼劲全力都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的还是心理咨询。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够信任?我要是有问题该上哪去找有效的心理咨询?系统的不健全导致服务的分散,不良的服务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不信任。
  
  另外,许多希望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包括一些大师级人物,其主要收入来源都不能完全依赖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多数只能在以及拥有一份稳定的,可以保障生活所需的工作后,才安排其余的时间做这份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存在,只不过,好像,就我了解到的,在国内目前来说,还比较,艰难。
  
  还有,国内较为靠谱的机构目前都还处在刚刚起步发展阶段,对于在社会机构里供职的咨询师来说,法律保障,职业发展培训等,都处在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正如薛伟医生所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如果你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又是否愿意投身进这一个前途未卜,纷争混乱的行业里来呢?
  
  3.掐——精神病学?心理咨询?心理科学?
  
  作为一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心理咨询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
  
  关于心理疾病到底是需要药物治疗,还是谈话治疗,在国内外都一直吵个不停。在国内,精神病学家倾向于药物治疗,在一般的精神病院,药物治疗取向的精神科医师还是占绝大多数,至于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之类的心理疗法,一直不太受待见。所以国内大多数精神卫生中心所提供的,主要也还是开药吃药的套路(个人了解到的可能有些片面,欢迎精神病学的朋友拍砖)。
  
  2013年,《精神卫生法》颁布,把心理咨询划出医院以外,而对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之间的界定,主要在于该来访者是否属于神经症以上的精神疾患。这基本要靠精神科诊断来做出决定,依据法律,非医学人员是不能对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做诊断的。这就意味着,法律执行以后,大家有了心理上的不舒服最好还是先到医院去做个诊断,医生说了你不是心理问题,再来找我们做咨询,否则理论上讲给你做咨询,就是犯法。
  
  在高校内部,由于@采铜 兄所提到的,以及我在1.中所说到的各种问题,导致大量学生不敢往这一方向进取。而且,目前对于谈话疗法的有效性以及其之所以起作用的机制,还存在许多误解。许多人包括老师们,对于各种谈话疗法本身了解少之又少。本人在武汉忠德心理医院接受过精神分析的入门培训,与同组同学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精神分析根本就不是精神分析。我们一个同学在最后结束发言时,呼吁老师要多到高校走走,给我们这些年轻学生看见真正的心理疗法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也可以反映出从事心理咨询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在中国高校里受到的曲解和片面对待的严重程度。
  
  这一段写得有点乱,我想要表达的,只是心理咨询在目前各大领域的夹缝间,所处的状况。
  
  4.投入——一个合格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沉重的问题。
  
  一个合格咨询师,从入门学习到成功出师,需要多长的时间,多少金钱的投入?
  
  咨询师的成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学习、个人成长、督导以及经验的积累。这里面所需要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是需要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的。在国外,一些机构有一套完整的贷款借款机制,但就算如此,许多刚出道的专业咨询师也会债台高筑。而对于学生来说,除非家里具备足够的经济来源,否则单凭热情与爱心,要走通这条道路甚至会是一种妄想。
  
  最后,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咨询师?
  
  引用一下薛伟医生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CHINA.PSY:这么说来,您觉得心理咨询师应具备什么操守?
  
  薛伟:心理咨询师要真诚,要愿意探索,勇于探索自我。不能有太强的获利愿望,养活自己可以,但如果太强烈,这个行业不是可以赚钱的地方。这不是高回报的地方,每个咨询师应该能看到。 而且,相对于常规行业来说,它可能更艰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些人做不了别的,就想到来做咨询师,这很荒谬。
  
  (文/郑琛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心理导读:爱发飙的老板似乎正悄悄地从工作场所消失。管理者之间的新共识是,发飙会让人们恐慌,把他们赶走而不是激励他们,并有损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借助许多措施,办公室...
  •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心理导读:我们应对挫折的过程,也是停下来深刻反...
  •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心理导读:令职场新人最为困惑的,莫过于不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不同特点,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匹配度。在大学里,要了解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办法:实习、兼...
  •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心理导读:我认为人们在是否把生活品质放在一个足够高的位置的时候总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相处的老板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忍辱负重。就我个人而言...
  •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心理导读:《甄嬛传》中最精彩的女子不是甄嬛,不是华妃,而是安陵容。正是有安陵容这种既可恨又可怜的角色,整部故事中的环肥燕瘦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安陵容如何不择手段...
  •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心理导读: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打坐确实能影响脑部功能。如今打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开始教导病患打坐冥想以减轻疼痛和压力,古老而神秘的打坐正渐...
  •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心理导读:每个人身边都会或多或少有几个难缠女友,这些女人时而狂吠乱咬,时而两面三刀,时而指桑骂槐,时而口蜜腹剑。而处于某些原因,你却不得不与之相处。此时你一定会...
  •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心理导读:《非你莫属》是一档各取所需的节目,卫视要的是收视率,BOSS要的是效应,求职者要的是职位或露脸的机会,观众要的是趣味性。这就注定了这场节目和我们平日的招聘...
  •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导读:说它是约炮工具,也是有理论根据的。据英国著名八卦媒体《太阳报》报道,Facebook等社交网站崛起后,英国的梅毒病例增加了四倍。英国医疗组织卫生服务信托(NHST...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