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神话心理剧的治疗模式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7-12-31 14:02   浏览次  
  心理导读:神话心理剧(mythodrama)是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Allan Guggenbuel于1999年创立的一个团体治疗的程序和一个冲突解决的方法。它嫁接了哲卡莫雷诺的心理剧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神话心理剧以由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发展的分析心理学为基础。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是被潜意识的力量驱使的而不仅仅是认知的观念和行为。这些潜意识的力量需要被理解,他们可能是象征、故事和隐喻。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神话心理剧的操作步骤

心理咨询师:神话心理剧的操作步骤
 
  一、什么是神话心理剧?
 
  神话心理剧(mythodrama)是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Allan Guggenbuel于1999年创立的一个团体治疗的程序和一个冲突解决的方法。它嫁接了哲卡莫雷诺的心理剧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神话心理剧以由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发展的分析心理学为基础。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是被潜意识的力量驱使的而不仅仅是认知的观念和行为。这些潜意识的力量需要被理解,他们可能是象征、故事和隐喻。神话心理剧考虑团体的动力,在无意识层面,我们都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人的认知和感受同时也常常表达一个集体的无意识。情结和原型不仅仅控制个人的心理背景,而且掌控着集体,因此个人承继了在集体中占主导的心理情结。这些情结和原型在合适的神话(故事)中表达自己,故事(电影、电视剧、童话等)被生产出来或者被集体的原型选择出来。
 
  在团体中这些故事有自明的解释的功能,它们不仅仅影响我们的冲突行为,他们同时也是新想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来源。他们可以帮助团体成员度过一个创伤、威胁或者面对新的挑战。和心理剧相比,神话心理剧不把重点放在个人的情境上而是更集中在团体的神话上,它更尊重深层的心理结构。神话心理剧没有离开无意识而且尊重人们正在经历的过程,冲突不被看做一种误解或什么可以避免的,它更多地被看做是成长和改变的必须。在冲突中,陈述明显的事实并不是必须的,重要的是敢于从一个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挑战意识层面的想法。神话心理剧试图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来解释和卸下团体之间的纠缠,神话心理剧帮助人们面对不能忍受或非常困难的情境,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一个完整的神话心理剧分为以下的七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和选择合适的故事
 
  神话心理剧的第一步是探测一个可能主题或冲突。确定主题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以通过从网上查阅来选择故事,但是重要的一点是主题要具有隐蔽性,如果参与者很容易知道了主题,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防御,影响效果。还需要注意的是故事不能具有道德性和教育性。因为当教育性的或有道德基调的故事呈现给参与者时,他们会感觉到被谴责随即退回到适应的模式。神话心理剧的故事可以是奇异的、粗暴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打破道德的藩篱。它们像是“mentalmover”(精神搬运工\刺激物),引发团体成员的思考。在神话剧中任何的想法和情绪都是允许的,这样我们就有机会碰触到参与者隐藏的深层幻想,情绪和想法。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故事通常都没有结尾。讲故事的人都在故事高潮快要来临时戛然而止,这里的故事的作用是引发学生思考的工具,而不是用来教学。神话心理剧剧最好在一个空房间里开展,墙上不要有规章制度,可以有一些椅子和教学用品,但是椅子也要能够自由移动,建议在体育馆或音乐室。
 
  第二阶段:故事人物介绍
 
  接下来的10到15分钟是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介绍。人物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贴在黑板上或放在地板上都行。在讲故事之前,学生先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领导者指着图片给出任务的简短描述:“这个男人叫菲利普,他非常的狡猾。他的朋友喜欢他因为他很幽默,但是老师恨他,因为他愤世嫉俗,爱挑衅。”然后邀请学生添加更多的特征:这个坏人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嗜好是什么?他在班级或小团体中可能会做什么。但是,神话心理剧领导者要避免太精确和明显的性格描述,要留一些空间给学生。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这样听故事的时候就会更投入。
 
  第三阶段:讲故事
 
  学生可以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或者也可以躺在地板上抱着胳膊,要尽量安静下来。然后开始讲故事,为了使故事讲的生动,神话心理剧的领导者必须之前研究故事并且记住主要的故事线索和想象主要的场景,故事不一定讲的那么精确,讲述者可以增加或改变细节,或者改换场景,让故事看起来变成一个讲述者自己的故事。故事将作为中介,打开想象的王国,学生开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任何事都是可能的。故事的发展可以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转变,比如说突然,一个灰熊出现在主角的浴室内,或是主角决定不和他爱慕已久的女朋友结婚了。故事不应该局限在固有的惯用的结构中,这种出乎意料的情节可以充当“精神搬运工”。
 
  第四个阶段:想象--创造一个故事的结尾
 
  讲述者一般在快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停住,然后鼓励学生想象故事如何继续,学生可以继续坐着或躺在地板上。当有紧张出现的时候故事应该停止:当四个年轻人到达洞穴并听到一个尖叫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当主角被海盗绑架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在一些特定的故事中,学生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道德困境:四个冒险者中的哪一个应该为了部落牺牲?平时,我们为了适应社会,满足道德的期望以及任务,我们渐渐和自己的感觉失去了联系。想象的目的是打开学生的头脑并且允许无意识的幻想出现,幻想可以是极端的,令人厌恶的或不合时宜的。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了暴力幻想怎么办?如果一个学生幻想他在学校拿一支枪,我们如何知道,他不会去实施?那么鼓励学生幻想是不是危险的呢?其实不会的。因为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两个世界,他们之间有很多内在和外在的藩篱。幻想来源于想象的世界,幻想拿着一支枪不带包我们准备袭击,就像我们在梦中处理心理意象,他们反映了内在的生活而不是行动计划。通过退回到想象我们何以让自己和现实的世界分离,逃到内在的景象和剧目。在我们脑中,我们也许是一名第5轰炸机指挥部的成员,正在飞越海峡……想象是一种开放的空间,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梦想变成星星或在阿尔伯特音乐厅开场音乐会或者是去爬珠穆朗玛峰。然而,我们想象的情景与现实无关。当一些不雅或是有问题的想象出现在我们大脑中时,我们的道德还是依然起作用的。大部分的学员都基本上是社会群体,都会遵守社会规则和他们特有的社会或家族的规则。我们已经被我们所从属的团体的规范和价值观同化,我们在我们想什么和做什么之间画了一条明显的界限。在想象的领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恣意妄为,假装成麦当娜,奥巴马或者是黑手党的老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依从行为准则。孩子从小就能意识到,他们能够区别内部虚构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不同。而想象是我们灵魂自身表达的地方,也是酝酿新观点或是从生活中探寻新方法的地方。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其实想象并不容易。很多学生在连接自己内在想象和梦方面有困难。当他们闭上眼睛试图想象一个故事的可能结果时,什么都没有出现。内在的屏幕一片空白。这样的学生只关注具体的事物,一到想象他们就会变得心不在焉和厌倦。这也跟我们营造的氛围有关,如果学生认为我们是有趣的和开放的,他们可能会受到鼓舞去想象。我如果我们营造了一个严厉的氛围,可能会对学生开始做梦和幻想带来困难。尽管所有的学生试图去想象,但得出结果并不是必须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找到一个在开始之前提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要有少数学生很有创造或者在结束时想到了新的主意就已经是足够的了。
 
  想象完毕之后,学生要画一幅画,以便把他们的想象变成文字或在小组中交流。把想象的场景画成图画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分析和讨论,以便进一步激发思考。这对于想象的场景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可参考的观点是有帮助的。
 
  第五阶段:演出
 
  接下来的环节是演出,演出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方法。一种方法是邀请学生组成小团体,学生们可以合并他们的版本,创造一个共同的故事出来。他们不能简单的选择他们中某一个人创造的故事,他们必须一起来设计一个结尾。另一个方法是让整个团体决定他们喜欢哪一个结果,选择一个版本然后讨论如何改变结果。还可以是画画。  之后,开始表演。在领导者的组织下,每一组轮流在大家面前表演他们的结果,之后,领导者给与评价。通过表演,学员可以诚实的表达自己。他们选择的角色和他们的台词有心理学的意义,通常他们不会随便选择一个角色,他们选择的人物和他们诠释人物的方法展现了他们自己的一些人格特点。一些人可能选择了国王并且开始命令周围的人,一些人可能隐藏在一个人物后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展现了他们的人格特点。这个过程不仅仅在表现故事的内容,一些隐藏的行为模式也被展现出来,有时,一个平时表现的害羞的学生突然变得很固执和强势。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表演的内容录下来,这样之后可以讨论。
 
  第六阶段:转化
 
  最后,我们需要把前面的环节和我们最初提出的问题进行联系。表演也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另外,解释的技巧也很重要和必要。但是解释是很危险的。当我们解释的时候我们会投射我们的想法,解释也不能被证明,他是非常个人化和主观的。解释依靠技巧,知识和态度。当我们解释一张图画的时候,有多少个解释者就会得到多少个结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在神话心理剧中这不重要。我们解释神话心理剧中的表演和图画,不是为了搜寻可证实的事实。而是为了扩大我们的视野和发现问题。在神话心理剧中,解释是一种连接学生的工具而不是评估。当我们解释的时候,我们是谦逊的,我们承认我们也许并没有看到所有的事情,也或许我们关于学生团体的知识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新的洞见,我们必须象征性的看待表演和绘画。我们需要专注于想象,我们关于象征的知识会帮助我们。通过解释,我们会更加了解一个学生或一个团体,会有一个新的理解。我们不得不解码因为他们隐藏在面具下面保护自己。因为承认一些秘密的动机和欲望会让他们感到羞耻。但是压抑会使问题更严重,这种掩盖的策略对于适应社会是必要的,在文明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代价。但是这些愿望、挫折、动机仍然在学生的心中,它们想要被释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能够发现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看到他们意识层面表现出来的东西。当我们解释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笑脸或者那些愤世嫉俗的行为背后发生了什么。
 
  第七阶段:具体的改变
 
  最后,心理剧领导者和学员要坐在一起,得出一个改变的计划。心理剧领导者提示学生我们为什么举行这个神话心理剧,目标是什么,鼓励学生找到一个可以实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如何对待恃强凌弱的行为,如何接纳一个新同学或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机。神话心理剧的领导者要提出建议并分享他的观察,但是基本上要学生来想。“在剧里,你和你的同事一起保护受害者,你在班级里做同样的事情了吗?”“在你的画里你为居民划出来一个独立的地方,那你是否觉得在学校也应该这样呢?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学生他们接受这个方法的机会也更大。当他们认同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会更严肃的对待解决办法。神话心理剧强调的方面是:改变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化是必须的,这样改变就是可见的,而不是一个幻觉。
 
  二、神话心理剧心理治疗模式创建者艾伦·古根宝的对于常见问题的解答。
 
  1、如何选择故事素材?针对不同的群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对应来访者团体的核心问题,我们的依据是他们集体无意识中共同的部分,根据这个共同部分去探索原型。故事最好与道德无关,而唤起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感兴趣,激活创造力,而不是刻板的。我们需要把我们平常的立场、价值观先放到一边。
 
  针对不同的群体,对成人的工作更多选择有一定现实基础的故事,例如历史事件、新闻事件;当与儿童工作时,可以选择童话或是虚构的故事,可以与当地文化结合,选择孩子熟悉的人物,更能激起无意识、原型,让他们想象,创造自己的故事。
 
  社工来访者——他们会抱怨政府的公共设施,这些无法改变让他们挫败感很强。这时我们需要集中一个问题,一个具体我们能做、能解决的问题;
 
  商人群体——商业环境中的人想的是要征服世界、向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已经面对足够的挑战了,他们的工作中有许多规则,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不能困于如何选故事,而是跟他们一起创造一个故事,比如故事中某个人非常成功,有着非常美好的人格面具……
 
  痴迷于灵性修炼的人——这样的人期待的状态(仙境、修炼、升华)与现实状况在很多时候是不符的,他们修炼后回到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没有联系,处于两极。这样的人不适合神话心理剧,因为我们始终是基于现实来工作的。所以工作的时候需要问来访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问题,比如工作中被欺负、管理中下属不听从。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过程和时间,神话是内在的过程,这与买东西下单后立马就能收到货品是不一样的。
 
  生活优渥却沮丧的全职太太——以课程的训练形式进行,选择特定的事项,让她们讲故事,话题不限于家庭,可以是爱、生命、自我这样较为宽泛的话题。这样的女性很多时候也是“直升飞机妈妈”,无时无刻围绕在孩子周围,神话心理剧提供给她们更多养分和话题,使她们变得丰富。
 
  自闭症、神经症儿童——这两种团体并不一样,神经症儿童的话,过程太长太复杂,可以用照片;自闭症儿童则是采用小组工作,通常是2-3人一组,自闭症儿童也有自己的朋友,对他们也是有帮助的,能互相支持、学到东西。
 
  精神分裂患者——对这一类群体展开工作会很难,更多需要从现实层面,所选的故事不能太长,较少想像的部分。对于抑郁的病人来说,症状即是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抑郁的事情,他们可能就觉得该做点什么。
 
  课业负担很重的学生——针对这些孩子,要用更多的想象激发他们,神话心理剧适合他们。首先只注重成绩的学习观念是错误的,通过数据、实例证明,这也是家长需要了解的。成功的学生包括了注意的宽度和兴趣点,而这样的学生会抑郁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
 
  2、冲突中会涉及到哪些原型?
 
  冲突中原型呈现的模式:1.英雄的模式,我无所不能;2.魔术师,这不是真的;3.好斗者;4.引诱者,来看看我吧;5.受害者,受伤的总是我;6.叛徒懦夫7.孩子,不愿意面对;8.巫婆,说刺耳的话。
 
  (1)英雄——对冲突的反应中,英雄者的模式和好斗者的模式不同。英雄的头脑中有一种理念——达成一个目标,而好斗者没有这样的理想,他们只是想和别人发生口角,想要卷入冲突,对于他们来说,过程比理念更重要。而对于英雄来说,理念与价值观才是重要的,他们关注内在价值,也关注外在条件如何让自己来实现这些。通常英雄也是孤独的,孤身一人奋斗。奋斗靠的是内在动力,自己想这么做,所以在对待集体、社会时,英雄会有困难。英雄不容易被贿赂,他甚至愿意牺牲自己做出贡献。
 
  (2)战士——为了一个公共的理由、一个社会的需要而战斗,当冲突出现时,他会从冲突中获得很多能量和希望,对于战争非常兴奋,想立马投入战斗、挑起斗争。
 
  (3)愚者(Trickster)——他会重新定义一个冲突的价值,在情境中看到新的部分,他耍花招,不断重新界定情境,我们很困惑这个人到底要干什么?
 
  (4)引诱者——利用身体或其它有吸引力的部分做一些事情,或者采用更加精妙的方法,如道德绑架、打感情牌,让人搞不清他的真实目的;有时引诱者会带来负面的氛围。
 
  (5)受害者——总是觉得自己可怜、委屈,虽然看上去很被动,但这也是应对冲突的一种方式。
 
  (6)逃避者——这个角色也很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冲突我们都能很好地解决,有时我们需要逃避。
 
  (7)儿童——以幼稚的方式来逃避冲突情境。
 
  (8)巫婆——不断散播咒语、诅咒,说出不好的寓言和刺耳的话。
 
  如果了解荣格心理学的概念,就会知道面具可以让人面带微笑看起来很美好,但当冲突出现时,面具就不起作用了,他会换一种面目,阴影出现。我们需要有意识去知道自己在面对冲突时用的是什么模式,会出现哪些原型,采用的是激烈的方式还是建设性的方式。当我们分析别人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模式是什么。
 
  3、在冲突中会不会出现几个原型是重叠的,他们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
 
  这样的状况很自然,我们冲突时总是会考虑很多,方方面面,可能会同时出现几个原型。当我们试着用原型来面对冲突本身就是一种简化的方式,原型是我们面对外在事物的一种倾向和潜能。原型模式的形成受两方面影响:一种是内在人格结构,另一部分是外在的面对的情境、冲突事件中的事物。内在和外在一起决定以何种原型模式出现。对自己原型的判断有着自我觉察的差异,自我觉察有时是狭隘、有缺陷的,如果是他人觉察,可能你的原型模式是稳定的,不是重叠、多重的。实际上,你的原型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
 
  4、分析师原创的故事与神话有什么关系?
 
  这与工作的团体有关,与团体的信念系统有关,团体需要的信念就是神话的内容,神话是根据心灵系统而来的。对我们来说,神话是希腊神话的神秘故事。但这里的神话是一个信念系统,信念系统是有文化差异性的。
 
  5、怎样达到说故事的预期效果,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故事的作用就是让来访者启动内在,发掘内在资源。通过故事的某一个元素能够激起来访者的反应,如果反应发生了,疗愈便开始了。然后来访者进入无意识,放下防御,进入想象。故事结束后,来访者发现了这个议题,再来针对议题进行工作。要注意故事是启发来访者内在的工具,而不是要通过故事来解决问题、提升什么。在学校里,孩子们没有心理学基础,那么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
 
  6、一次团体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一次团体活动是2-3小时,每一节都是完整的工作圈,故事是由治疗师事先准备的。这个故事可以是12次工作连续的,但这些角色每次工作发生不一样的情节;工作中也可以偶尔不出现故事。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治疗师的工作和来访者的工作:针对团体来确定议题、根据议题编故事、讲故事是治疗师的工作;通过画画、表演的形式来延续故事是来访者的工作,之后治疗师再根据画作和表演来进行解释,把画作或故事与小组议题/组员议题联系起来。
 
  7、在延续故事时,是否可以说画画这种方式适用于个人、表演适用于团体?
 
  不是的,都是通用的。画画和表演可以只取其一,也可以两者都有,也可以借助沙盘、塔罗牌或其他的工具。
 
  8、如果表演完之后,成员仍然沉浸在剧中无法自拔怎么办?
 
  如果成员在剧中过于情绪化,这种情况也许会发生。如果是个体工作,这是可以讨论的,属于治疗的一部分。如果是团体工作,分析师会对其进行个体的谈话工作,肯定成员的表现与角色是符合的,不要与其真实生活对应。所以团体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不要触及太过深入的议题,因为如果触及到了,却没有时间去解决,那么成员可能会留下一个阴影。分析师需要发现哪些成员是比较敏感的,注意自己的解释不要太触及深层,伤害到这些成员。如果排练时有成员被团体排挤,分析师也不要直接说:“我看到你没有参与”,观察到这个现象就够了。
 
  9、神话心理剧适合对个体进行工作吗?对个人工作时,怎么进行?
 
  神话心理剧是适合个体工作的。如果是个体,当反复出现一个议题时,我会选择采用神话心理剧来打破这个僵局。一般工作6-10次后,在意识层面的工作可能无法取得进展,这时需要进入更深层次的工作,可以使用神话心理剧或者沙盘游戏等进入深层治疗。在这里涉及到神话心理剧与心理剧的区别,在心理剧里,分析师了解到来访者的问题,由来访者来创造故事并且表演出来;而神话心理剧则是由分析师来提供这个故事。神话心理剧工作的是共同的问题,但也能疗愈个人的问题。
 
  10、神话心理剧是否适用于工作校园学生自杀带来的危机?
 
  我们工作过许多这样的干预案例,也能采用神话心理剧的方式对由此带来的PTSD(应激后障碍)进行干预。大家可能存在一个概念误区:只有个体咨询工作才是有治愈效果的,是比团体咨询更有力的,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但其实有些创伤是更适合于在团体中去面对和解决的。经历过越战的美国人自杀率大大高于二战,人们发现,到越南的美国士兵是从各个地方经过空运单独送过去的;而二战是美国士兵是通过轮船整体进入战区的。在这个团体中,大家在一起,会分享经历了什么,受到什么创伤,这就是团体的力量,团体给了个体去面对和解决创伤的部分,对于学校也是如此。当面对恐怖事件或重大创伤时,最好让他们以团体的形式来工作。
 
  11、我们工作的团体中的成员是否能够接受这个团体的标签,比如说“家暴受害儿童团体”?
 
  在学校的团体工作中,一般不会直接标签化这个团体,而是描述所遇到的具体困难。我们要注意,在给团体命名时,要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去为团体命名,让团体中的成员能够从中感受到力量去克服问题。
 
  12、您谈到收集数据来证明神话心理剧的治疗效果,是否能举例说明?
 
  我们在美国、瑞典等国家开展项目时,都是有前后评估的,比如症状发作的频率,辍学儿童经过治疗后返学的数量,通常避免采用主观评估,如:“你觉得效果如何?”来说明治疗效果,而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数据。
 
  13、在团体成员表演完、画完之后,分析师只是倾听,还是会给出建议,在解释时如何把握尺度?
 
  这与梦的工作是一样的。当来访者分享时,分析师也会产生一些感受,那么在解释时,分析师需要从中选取能够给予来访者支持、启发和帮助的部分来分享给来访者。对于分析师的建议,来访者大多时候并不会听从,分析师可以换一个角度,给出你的想法:“也许你可以……”“也许有这种可能……”类似这些的说法,而不是“你应该……”“你不应该……”。
 
  14、神话心理剧对于工作的对象有没有什么限定?
 
  神话心理剧最适用的团体是具有情绪议题的群体,这样的团体最好切入。但不太适合精神病患者,比较难以控制。
 
  15、神话心理剧包括了故事、绘画、戏剧,那么疗愈主要发生在其中哪个阶段?
 
  这取决于来访者的议题。比如一个有抑郁问题的来访者,也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某一个点触动了他,产生了疗愈。神话心理剧只是治疗方法的一部分,是工具之一,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治愈的因素有很多,很难去分辨是其中哪一个环节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时,这个疗愈甚至不是发生在治疗过程进行中,而可能是在工作结束了半年或一年后,就突然治愈了。
 
  16、神话心理剧是否适用于老年人群体,比如对于养老院团体工作?工作中需要注意什么?
 
  这是可以的。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更多地关注过去,那么你可以将故事的选择和活动设置与他们童年所处的那个年代的故事和元素进行连接。
 
  17、在我们想机构领导或者企业领导介绍这个方法时,如何避免有些领导对于神话的偏见?
 
  语言的使用是巧妙的,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使用不同的介绍方式。有些文化和社会对于神话有着刻板印象,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有很多时候我会说这是一个有关“故事”的团体活动,这样更容易被接受。
 
  18、您在实践中是否碰到过没有达到设定目标的情况?
 
  当然,我也有过团体工作中成员没有按照步骤去完成的情况,那我们要允许自己会犯错,允许自己有继续努力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初设定议题时,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这会对之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而且目标的设定要符合现实,是可以达到的,不能过于完美或者完全根据机构领导的目标来制定。
 
  (编辑:tspsy-沐沐 | 来源: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360doc)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