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情绪管理:你喜欢倾诉自己的不幸吗?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3-30 19:15   浏览次  
  
  心理导读:任何人都可能去恨他人,但是,并非任何人都能够去爱别人。那些想通过人际关系来满足撒娇欲望的人,并不是单纯出于为对方考虑而去行动的。那是因为想从对方那里听到感谢的话语。那些经常会感觉到空虚、无力的人也是一样。为别人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感谢。   ——www.tspsy.com
  
情绪管理:你喜欢倾诉自己的不幸吗?

情绪管理:你喜欢倾诉自己的不幸吗?

  情感上不成熟的人,可能会憎恨别人,但却无法去爱别人。只有情感上成熟的人,才有可能去爱别人。这是因为情感上不成熟的人能够做到的,只是去压抑心中的憎恨欲念。但是,无论怎么压抑,憎恨本身是无法从其内心深处消失的,而是以一种非外现的方式,在其内心深处逐渐堆积起来。
  
  一、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是热衷于倾诉自己不幸的人
  
  美国的ABC新闻,曾在早间时段的新闻里播出了长达一周的关于抑郁症的特别报道。其中有几个地方颇为有意思。其一就是在报道里出现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外表看上去特别健康的女性。她们虽然在不停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不满或不幸,但身体却是非常健康的。说话声音有力,并且是用一种带有特别的憎意或者说是带着某种敌意在厉声发泄着什么。那些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女性也是一样的。这些人并不去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具体的行动,而只是一味地倾诉自己的不满或不幸,因而从外表看来,看不出来任何肉体上的疲倦来。
  
  什么都不做,只是一味倾诉自己不满或不幸的人,充其量也只是口头善辩之人。而落实到行动上,则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公司的工作,这些人其实都是做不好的。但即便如此,一味倾诉自己不满的时候,这些人却如同在进行选举演讲一样,表现出活力十足的样子。这样的人,就所有的事情而言,都只是一种消极的被动接受者的形象,而只有在倾诉自己不满或不幸的事情上才会表现得特别积极。这就是所谓的“憎恨的能量”使然。这样的人,大概是习惯了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悲惨的”,自己是“处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角落”。这与他们想方设法逃避责任的理由是一样的。
  
  二、整天板着脸的人抱有强烈的撒娇欲望
  
  那些想通过人际关系来满足撒娇欲望的人,并不是单纯出于为对方考虑而去行动的。那是因为想从对方那里听到感谢的话语。那些经常会感觉到空虚、无力的人也是一样。为别人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对方的感谢。
  
  在很多情况下,习惯于整天板着脸的人以及脸上充满恨意的人,都是自身撒娇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人。摆着一脸苦相的人,其实在其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呼唤——“请满足我的撒娇欲望吧!”他们经常会感到不满,并非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是因为没人理解自己的这种想要撒娇的心情。
  
  苦脸之“苦”,也是各有千秋的。如果说“苦于经济条件”,大家都能理解。此外,如果是在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的场合所说的“苦”,我想大家也是都能够明白的。但是,如果说“因无法满足内心的某些需要而感到的苦”的话,那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了。那些体味过内心之苦的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明白自己所受之苦的原因的。不仅如此,对他们来说,更不幸的还在于,就连自己身边的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内心之苦。对于那些感觉到活着累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难题。
  
  三、抱有强烈撒娇欲望的人是脆弱的人
  
  有些人,如果在想要撒娇的时候却无法做到,就会感到受了伤害。或是撒娇的话语被人拒绝,或是撒娇的态度受到忽视,这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受了伤害。撒娇的欲望,其实并非特指孩子对父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有时,父母其实也想面对孩子撒娇的。抱有撒娇欲望的父母,要是为孩子去做什么事的话,那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撒娇欲望才去做的。
  
  那些抱有撒娇欲望的父母也是容易在感情上受伤的。抱有撒娇欲望的父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可是当孩子对此并不领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会感觉到失落,有时甚至会对孩子大发雷霆。例如,有时候为了得到孩子一句赞赏的话——“哇,妈妈你做的饭太好吃了”,就特意下厨做点好吃的。但是对此,孩子未必会领情。原来以为会被感谢的事情,最后以期望落空结束。果真如此,父母就会心生不满,最后总是会责怪到孩子身上。这虽然不是明确地被人拒绝,但是对于那些原本以为会被感谢的人来说,这跟当面遭到拒绝并没什么两样。因此,他们就会感觉受到伤害。
  
  小的时候被身边的人当作撒娇对象的人,其心底会产生憎恨感。虽然自己有孩子般幼稚的愿望,但不得不去承担满足别人的孩子般幼稚愿望的重任。这样的人是很不幸的,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其实就如同地狱一般。
  
  四、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别人的喜怒哀乐呢?
  
  父母向孩子撒娇,其实是大人与孩子的角色在发生错位。而这时,当孩子不能让父母的撒娇欲望得到满足时,就会遭到父母的责骂。这样,孩子自己的撒娇欲望就被完全否定了。“大人与孩子的角色错位”一语来自有名的儿童研究学者波尔比(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他将心理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统合在一起,纠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童年经历的过分强调和对真正创伤的忽视。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在角色错位背景下长大的人,会由于对他人的好意心存敬畏而无法拒绝。即便长大以后,在记忆里也会留存有这份情感,那是一种情感的记忆。记忆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人,长大后就会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就会陷入了名著《忧郁症》的作者德国精神病理学者特伦巴赫所说的“加害恐惧症”。如果对方表现出不高兴,对于有“加害恐惧症”的人来说,那就是在责怪自己。因此,那样的人,即便是在成年以后,对于他人的喜怒哀乐,仍然会特别在意的。
  
  这样的人即便是在成年以后,也不会婉拒他人的好意。比如,有一天朋友请你来家里吃饭,做了很多好吃的。你吃得也是津津有味的。但是,已经吃得够多了。即便这样,你也无法拒绝朋友继续给你加饭加菜,你也说不出“我已经吃饱了,不吃了”之类的话。那么,为什么无法拒绝呢?那是因为在小的时候,类似的经历给你留下了地狱般痛苦的记忆。换句话说,在你说“已经吃不了”的时候,母亲会表现得非常不高兴。而这种经历是很难忘记的。
  
  五、积累在心底的憎恨感
  
  在这样经常被责怪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心底逐渐堆积起憎恨的感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这样的人无法去爱别人,与人交流也是拙于应对。因为害怕对方会变得不高兴,所以只能小心应对,而无法做到畅所欲言。
  
  比如,孩子被人问到“想不想吃蛋糕”的时候,如果回答的不是“哇,我很想吃”的话,妈妈就会大怒;而说“哇,我很想吃”的时候,妈妈就会开心。这本质上就是妈妈在对孩子撒娇。并且,当撒娇无法做到时,做父母的就会生气。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以后无论说什么话,这个孩子都会小心谨慎,怕给对方造成伤害。这样的人,即便是长大以后,总是会觉得人是一种恐怖的存在。而真正的与人交流,则是在自己不想吃蛋糕的时候,能够明确地向对方说“不”。
  
  如果仿照“被害妄想”这个词来造一个新词的话,那可以说是“被责妄想”。有“被责妄想症”的人,在心里其实也有如同汽油一样的东西,时常会担心有人说了什么话会“点起那把火来”。
  
  (来源:《你活得累吗》 [日]加藤谛三著)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