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12-21 20: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尽管同性恋现象自古就有,遍布各种社会和群体,甚至在某些阶段的特定社会中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风尚(如古希腊)。但相对于异性恋而言,它仍然是一种潜隐的弱势现象,一直受主流社会文化规范的排斥。作为一种特殊的性取向,同性恋现象已受到心理学、动物学、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的关注,研究者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心理疾病: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进化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主要包括杂合优势、女性多产、超突变、亲族选择、群体选择、同盟形成以及父母操纵七种理论假说。在系统地介绍这些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理论之间的优缺点,并将其与其他流派的观点做对比,以期发现更具说服力的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该注意同性恋的性别差异、影响性取向基因的确切位置等。
  
  1.引言
  
  从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同性恋现象就已进入史实记载。当代人类学研究发现,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同性恋被极力推崇,甚至在20世纪已有三分之二的社会默认了同性恋及其活动。同性恋现象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张庆辉,2005)。在《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调查报告中,Kinsey指出,绝对型男同性恋者占4%,绝对型女同性恋者占3%;德国的Schnebell在上世纪70年代的调查也发现,绝对型同性恋者可能占人口总数的3%~4%,这一结果与Kinsey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许毅,2008)。尽管同性恋现象自古就有,遍布各种社会和群体,甚至在某些阶段的特定社会中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风尚(如古希腊)。但相对于异性恋而言,它仍然是一种潜隐的弱势现象,一直受主流社会文化规范的排斥。作为一种特殊的性取向,同性恋现象已受到心理学、动物学、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的关注,研究者们对其产生的原因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精神分析从性心理发展和潜意识的角度阐释了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3~5岁的儿童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幼儿会对异性家长产生本能的性欲渴求,同时对同性家长产生敌对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那么个体的性取向就能正常发展;否则个体将可能产生性欲倒错(汪新建,温江红,2002)。由此,在弗洛伊德看来,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固着的表现。行为主义者从心理社会因素来探讨同性恋形成的原因。他们认为学习在个体性取向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对其加以塑造。如果个体在异性恋经历中受挫或在同性恋经历中得到满足,他就可能发展为同性恋。同时行为主义学派还特别注重伙伴群体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对同性恋产生的影响(李银河,1998)。动物行为学家Morris认为,“错记”是同性恋形成的一种原因,即同性恋是由于第一次性行为对象的错误导致的。如果个体的第一次性行为是由同性引发的,并有一定强度的亢奋,那么就可能形成错记,产生对同性的固恋(莫里斯,2004)。其实,动物行为学的观点与行为主义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行为主义把这种“错记”称为“条件反射”,而性行为带来的亢奋或射精则具备了强化的作用。
  
  以上这三种理论都认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性取向具有多形态性,而同性性取向的形成主要是由早期经历导致的,并且这些在后天形成的同性性取向大多能够通过干预加以改变。
  
  作为先天论的生物学家们则从基因、内分泌、解剖学等多种角度对同性恋现象加以解释。早期关于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同性恋的共发率上。Kallmann发现,40对同卵双生子同性恋共发率为100%,而45对异卵双生子的共发率仅为15%(张书义,2003)。
  
  LeVay(1991)发现,男异性恋的INAH-3比男同性恋大1~2倍。Swaab(1991)的研究表明男同性恋的视交叉上核的大小是男异性恋的1.7倍,且其细胞数是异性恋的2.1倍(Swaab&Hofman,1991)。同样,内分泌异常也可能导致同性恋。Robinson等(2000)发现,男同性恋的食指和中指的比例比对照样本的比例小,而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食指与中指的比例与产前雄性激素的水平呈负相关,而与雌性激素的水平呈正相关,从而间接地表明了产前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容易导致同性恋和双性恋(Robinson&Manning,2000;Muscarella,Fink,Grammer&Kirk-Smith,2001)。如果说上述理论更注重对同性恋成因的解释的话,那么,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对同性恋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的解释。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任何降低生殖成功率的倾向都应该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中被淘汰,然而同性恋的存在是进化理论中的一个谜团。由于同性恋行为不管是在人类还是动物身上一代代都显示出生物学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程度又远远超过了生物学上的误差,因此早在1959年,Hutchinson就认为,同性恋行为有其进化功能(Kershaw&Jeffrey,2005)。
  
  目前进化心理学家们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来对同性恋现象加以解释,在现有文献中共发现了七种比较有体系的理论假设,但除了Kirby(2003)与Kirkpatrick(2000)对个别理论进行论述和比较外,国内外并没有全面介绍这些理论的文章,并且他们的论述也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文尝试全面介绍这些理论,寻找相关研究佐证,从而系统比较这些理论的优缺点,以期从中发现最具说服力的理论假设。
  
  2.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假说
  
  在现有的七种理论假说中,前三种理论假说与生物学派更为贴近,其主要思路与实证支持直接与基因有关;后四种理论主要是从基因和亲族维持两方面来加以解释,是一种更为间接的遗传机制。下面具体介绍这几种理论。
  
  2.1 杂合优势理论(heterozygotesuperioritytheory)
  
  杂合优势理论(heterozygotesuperioritytheory),又称平衡的杂合优势适应性理论(balancedsuperiorheterozygotefitnesstheory),该理论从基因视角来解释同性恋进化的潜在机制,它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隐性基因获得遗传是因为它伴随着高适应性的第二特征。
  
  该假设最早是由Hutchinson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他认为,在隐性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杂合性等位基因比纯合性等位基因在适应性上更具优势。一项关于镰刀细胞贫血症的研究支持了该理论。该研究结果显示镰刀细胞在基因杂合的情况下,隐性的贫血症状基因不仅很少得到表达,而且它还能够提高该基因携带体对疟疾的免疫力,这便是杂合优势(Kirby,2003)。
  
  提倡同性恋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者认为,同性恋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其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McKnight根据这一机制对男性同性恋者的某些特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女性控制着同性恋基因的外显率这一假设。女性更易被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异性恋男性所吸引,因为这种杂合性异性恋男性较敏感、有创造性、交际技巧良好。但是当面对那些外显性非常明显的同性恋男性时,女性一般都会比较谨慎,并拒绝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伴侣,这是因为他们会降低后代的繁殖适应性(Kirby,2003)。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性恋基因持续存在,同样也可以解释在进化过程中异性恋基因始终占据上风这一现象。
  
  不过,该理论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首先就是同性恋基因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并且,该理论也没有进一步指出同性恋基因所伴随的第二特征具体有哪些。
  
  2.2 女性多产理论(Fertilefemalestheory)
  
  女性多产理论(Fertilefemalestheory)认为男性同性恋的同胞姐妹由于携带了同性恋基因,因此生殖能力比一般水平更强,而她们的高生殖成功率正好弥补了男性同性恋个体的生殖缺损。
  
  即使对男性的生殖能力有两倍的损害,也仍然能够留存下来。Hamer也认为同性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他通过比较同性恋男性和“正常”男性的基因标识的差别,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区域:Xq28——它位于X染色体顶端。之后,虽然也有其他结果证明了该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还排除了这个区域与女性中的同性恋倾向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例如,Rice等人(1999)的研究显示,Xq28方位的基因对人的性取向并没有非常大的影响(Rice,Anderson,Risch,&Ebers,1999),Mustanski等(2005)则发现常染色体上的某些区域对人的性取向有较大影响(Mustanski,DuPree,Nievergelt,Bocklandt,Schork,&Hamer,2005)。另外Camperio-Ciani(2004)发现,与男异性恋相比,男同性恋的姐妹具有更多后代。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同性恋基因的存在形式显然有利于女性的生殖成功,却不利于男性的基因传递(Camperio-Ciani,Corna,&Capiluppi,2004)。但King(2005)等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其他亲属也有更多的家庭成员(King,Green,Osborn,Arkell,Hetherton,&Pereira,2005)。Brendan(2008)的研究虽然也发现具有同性恋双胞胎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多的异性伴侣(这间接表明了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后代)(Brendan,Zietsch,Morley,&Shekar,2008),但他并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存在性别差异。
  
  同杂合优势理论一样,这一理论也存在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对一些动物的行为观察中,确实发现了该机制的存在,然而目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同性恋男性的姐妹比异性恋男性的姐妹生殖力更高。再者,假如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男性同性恋的发生,那么对于女性同性恋的存在似乎难有说服力。
  
  2.3 超突变理论(Hypervariabilitymodel)
  
  Hamer和Copeland(1994)提出另一个理论假设:超突变理论(Hypervariabilitymodel)。该理论认为,同性恋性吸引与基因有关,同性恋特殊的基因结构具有超突变性,它使得同性恋尽管不符合进化的基本假设,但依然能够在进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
  
  Hamer(1994)认为男同性恋性倾向的成因和基因中X染色体顶端一个延展的部分有关。有些男性能够从他们的母亲那里继承这样的染色体。同性恋基因尽管没有选择性优势,但它能够在基因序列中存在是因为它的超突变性。在生物学上,具有超突变性的DNA序列能够以高于正常自然基因突变率成百上千倍的几率改变自身的结构。这一观点得到了关于脆弱性X染色体综合症的研究的支持。携带脆弱性X染色体综合症片段的个体拥有几乎为零的繁殖适应性,但所有的突变仍然在约为1%的X染色体中保存了下来(Kirby,2003)。进化生物学家推测可能存在一些超突变的DNA序列。
  
  Hamer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研究,不过,有些研究却得到了与Hamer不一致甚至相悖的结论。例如,Makova和Li(2002)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随机误差产生的基因突变性,由Y染色体传递的速度是X染色体的五倍。这预示着我们也许可以在Y染色体上找到复制男同性恋基因的超突变的DNA序列(Makova&Li,2002)。虽然是染色体位置的差异,但Makova和Li也都认为同性恋与基因有关,这一点与Hamer是一致的。不过Rice等人(1999)进行的更大规模研究却得出了与Hamer不一致的结论“……我们的数据并不支持在Xq28方位的基因会对人的性取向有非常大的影响。”(Rice,Anderson,Risch,&Ebers,1999)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对性取向有影响作用的基因。
  
  超突变理论的前提之一在于同性恋超突变基因序列的存在,而是否真的存在同性恋超突变基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支持。此外,即使证明了同性恋超突变基因序列的存在,那它与同性恋的关系是否就与理论假设所期望的那样,都是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的。
  
  2.4 亲族选择理论(Kinselectionmodel)
  
  Weinrich和Wilson(1975)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亲族选择(Kinselection)理论模型来解释同性恋的进化机制。该理论模型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同性恋基因能保存下来的是因为同性恋者对亲族成员有更多地投入从而补偿了他们放弃繁殖所带来的损失,而这些亲族的后代就可能携带同性恋基因。
  
  “亲族选择”这一概念最早是Hamilton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用以解释进化利他这一与自然选择的过程相矛盾,却依然能够保存下来基本理论问题。Hamilton认为“经典适应性”(classicalfitness)这一概念的含义太狭窄,基因的传递不仅局限于个体自身,还应包括个体对其遗传亲属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巴斯,2007)。根据内涵适应性理论,如果通过某种利他机制能够保证亲族繁殖率之和超过100%,那么个体就会考虑放弃或者减少自己的繁殖努力。而同性恋的进化机制则与之相同。
  
  亲族选择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Ruse(1982)发现,具有权势或者特殊职位的同性恋者(如牧师和萨满)会拥有可增值的价值资源,这些能使他们更倾向于帮助亲属。但更多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假说。例如,Bobrow等(2001)发现,与男性异性恋相比,男性同性恋并没有对家庭及其亲属更慷慨,或与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资源交流,相反,有些男性异性恋会给兄弟姐妹更多经济上的支持(Bobrow,2001;Rahman,2005;Vasey,Pocock,&VanderLaan,2007)。
  
  虽然亲族选择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同性恋的成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利他机制是如何驱使同性恋个体如此极端的帮助自己的亲属?虽然目前我们从蚁类和蜜蜂那里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但在人类身上尚无充足证据来表明拥有一个同性恋成员的家族具有高繁殖收益。
  
  2.5 群体选择理论(group-selectionmodel)
  
  群体选择理论(group-selectionmodel)是由Kirby在辛普森悖论的基础上于2003年提出来的。辛普森悖论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对两种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时,可能会对它进行分组来研究,在分组比较中即使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体评价中也有可能不占优势(王健,彭晓娟,2008;Simpson,1951)。在Kirby的理论模型中他将人类群体的性取向分为两种,同性恋和异性恋。他认为,异性恋群体是高适应群体,因为他们能生育更多后代,而同性恋群体则是低适应群体。基于辛普森悖论,Kirby举出下面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同性恋群体,见图1。
  
心理疾病: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图1群体选择理论举例(来源《同性恋进化的新群体选择理论》JeffKirby,2003)
  
  在某个有200名个体的母群体中,100名为异性恋,100名为同性恋,把该群体分为两个小群体,每个群体100人。在群体A(为高适应群体)中,有10个异性恋和90个同性恋,他们的生殖能力比为10:6,那么该子群体总的生殖能力就为640;在群体B(为低适应群体)中,有90个异性恋和10个同性恋,他们的生殖能力比为5:3,那么该子群体总的生殖能力就为480。然而,当从总体平均数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概率上的矛盾:平均之后,异性恋群体的生殖能力为5.5个单位,而同性恋群体的生殖能力却为5.7个单位,高于异性恋群体。
  
  当然,该理论的成立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⑴在总群体中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小群体;⑵每个小群体内都有同性恋和异性恋;⑶与同性恋相比,异性恋适应性更高;⑷当群体分成各部分时,要存在积极的群体机制,也就是说“喜欢与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即同性恋和同性恋生活在一起,异性恋与异性恋生活在一起;⑸有一个正确的辛普森悖论数学关系。
  
  该模型说明了从自然选择的观点看,尽管同性恋个体比异性恋个体“适应性低”,但同性恋依然存在的原因。当然,群体选择理论只能是同性恋在特殊群体中进化的机制之一,如果一些群体无法分成子群体,或在子群体中,那些小的集群以及不同群体的适应性并没有遗传原群体的特性,那么这些群体产生的后代就会因为自然选择机制而最终变成异性恋倾向。
  
  2.6 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Formationmodel)
  
  Muscarella于2000年系统提出了同盟形成假说(AllianceFormationmodel)。该理论认为,同性性行为有助于同性之间形成一种长期互相支持的同盟关系,同辈之间的帮助以及拥有具有高社会地位的同伴能增加个体对资源获得的可能性;同时当其他个体入侵时同盟也能起到帮助抵御的作用。所以同性恋行为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生存策略(张雷,2007;Adriaens&Block,2006;Davies&Shackelford,2008)。与传统理论不同,该理论更关注的是性行为本身而非仅仅性取向。同性同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龄人同盟,但更常见的是跨龄同盟。Deacon等(1934)发现,在美拉尼西亚,年轻雇员为年老雇主种地及提供性服务,而年老雇主则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教育,这同样发生在大溪地岛和夏威夷殖民前期(Kirkpatrick,2000),这显然有利于年轻个体的资源获得。男女性的同性性行为具有功能性差异。男性同性同盟主要是为了获得生存和社会地位,以提高获得配偶的几率;而女性在很多情况下要单独抚养下一代,因此她们结成同盟以获得资源哺育下一代和保护孩子免受侵害。不过女性同盟性行为并没有男性突出,Kaplan等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拥有更强的性驱力,因此会产生更多的性要求;另一方面,性器官长期进化结果导致女性的性行为被严酷控制了(Muscarella,2000)。与其他理论的一个显著差异是,该假设更关注双性恋。该理论在说明自我激励式(self-motivated)的同性性行为能够提高生存几率的同时,也指出了同性恋在进化论中的不适应性,因此他们认为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具适应性且在数量上远多于它。
  
  Muscarella(2005)的研究证实了具有同性行为的个体更有可能被感知为在将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繁衍机会。但是该研究只是应用阅读情境的方法进行的,因此其外部效度是值得商榷的(Muscarella,Cevallos,&Siler-Knogl,2005)。
  
  总之,同盟形成假说有三个主要推论:⑴同性同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以及随后获得的生殖成功;⑵同性恋性行为有利于同盟的形成;⑶双性恋比同性恋更常见(张雷,2007)。不过该理论在解释为什么同性性行为能够加强同盟的联系以及当今社会是否也存在同样状况等问题上存在不足。
  
  2.7 父母操纵理论(ParentalManipulationmodel)

    20世纪80年代早期,Ruse认为父母操纵(ParentalManipulation)可能是同性倾向进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从进化角度而言,父母十分关注后代对自己基因遗传的作用,但哪个孩子传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因得到最大限度遗传。因此,父母可能会减少某个后代的生育机会,将其培养成同性取向,作为家族内抚养孩子的助手,并尽量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在他们看来生殖力更强的子女身上以实现基因遗传的最大化。从该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推测,父母对孩子投资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够从孩子身上获得的生殖益处的大小(张雷,2007)。
  
  该理论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有关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影响的研究。Blanchard等发现,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和男异性恋拥有更多哥哥,并且比男异性恋的出生顺序显著靠后。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有14.8%到15.2%的同性恋者性取向可能是由于出生顺序效应而导致的。每多一个哥哥,那么弟弟是同性恋的概率就可能增加33%,并且,如果哥哥占的比例越高,这些男同性恋的女性特质更加明显(Blanchard,1992;Blanchard,1995;Blanchard,1997;Mustanski,Chivers,&Bailey,2002)。Nash等人(1965)认为这些后生的男孩子由于缺少来自父亲的关注,因此在角色认同上出现了问题(Nash&Hayes,1965),这一点得到了Rahman等人(2008)研究的支持(Rahman,Collins,&Morrison,2008);另一方面,由于母亲喜欢生女孩的情感使他们在抚养这些后生的男孩时出现了方式上的偏差。
  
  从理论上讲,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性取向操纵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男孩而言,主要是资源的“优化分配”;对女孩而言,则主要是分担家族内抚养孩子的任务。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此加以证实。
  
  总之,父母操纵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设:⑴同性恋行为减少了个体生殖的成功率;⑵具有同性恋家系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殖成功率;⑶同性恋行为在低生殖潜能的个体中更为典型(Kirkpatrick,2000)。虽然Kirkpatrick认为亲族选择也有这三个假设,但笔者认为第三个假设更适合父母操纵理论。
  
  3 讨论
  
  3.1 七种进化心理学理论的比较
  
  在进化心理学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假设中,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最相似。Dickemann(1995)认为应该把它们整合到“内涵适应性”理论之下,因为他们的共同假设是:同性恋个体会更多地去帮助亲族成员抚养下一代(Kirkpatrick,2000)。但实质上,在两个理论中这一假设的含义是有差异的。“亲族选择”可以说完全是在自愿基础上的纯粹利他行为;而“父母操纵”并非完全出于自愿,更多地是由父母的抚养方式或者家庭压力所导致的。虽然内涵适应性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两种假设,但实际研究却很少研究支持这两种假设。目前关于父母操纵理论的实证支持主要来自出生顺序对同性恋的影响的研究,而对于亲族选择的实证支持结果并不一致。这两种理论存在另一种缺陷是,它们更多地关注个体同性恋现象存在的机制,而忽视了同性恋现象作为一种群体现象存在的机制。因此这两个理论还有待于去进一步验证。
  
  与亲族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同盟形成假说是一种“互惠式利他行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史料的研究都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说,但是这些来自于原始部落的资料是否能解释现代人的生活现实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心理学在这一理论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至今还很模糊。另外,前文提到同盟形成存在两种情况,对于跨年龄同盟而言,年长的个体能从年轻个体那里获得什么,在现代社会也仅仅像原始部落那样为其提供劳动吗?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同盟形成假说与群体选择理论相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其基本可以运用到任何群体;而与父母操纵理论和亲族选择理论相比,它更关注的是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并且拥有更多的实证支持。Kirkpatrick(2000)对三种理论的假设和实证支持做了总结。见表1。
  
心理疾病:同性恋的进化理论
 
  群体选择理论是最新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与杂合优势理论、女性多产理论以及超突变理论相比,并不是基因决定论;与亲属选择理论和父母操纵理论相比,该理论不需要低效的利他主义和家庭动力。该理论认为同性恋现象其实是一种纯粹的自发性现状维持,其与外在环境以及基因的特殊性是低相关的。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基础是群体内与群体间比例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最终影响了子群体的生殖力个数比。虽然群体选择理论在注重群体同性恋现象的同时也注重了个体的生殖力问题,有其优势所在,但据前文所述的那些满足条件可知,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没有对该理论加以实证研究。
  
  杂合优势理论与超突变理论有共同之处,它们都认为同性恋基因虽然没有生殖上的意义,但是基因本身却携带着其他高适应性的特征,而恰恰相反,女性多产理论认为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女性异性恋者的生殖力更强,说明了同性恋基因具有生殖上的意义。因此它们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双生子研究认为,影响同性恋形成的因素中70%来源于基因,而且这个比例是稳定一致的(MacIntyre&Estep,1993)。因此,与另外四种理论相比,超突变理论、杂合优势理论以及女性多产理论似乎更具说服性,但这三种理论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所谓的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虽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可能与同性恋基因有直接关系,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3.2 进化心理学理论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动物行为学派以及生物学派相比,进化心理学更关注同性恋作为一种整体的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个体。前几种理论更注重同性恋形成原因的探讨,而进化心理学则更注重同性恋现象得以维持的原因的探讨。行为主义学派虽然兼顾了成因与维持这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就像它在解释任何现象所遭到的批判一样——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如果说,双生子研究的结果是准确的话,那么行为主义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因此,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既然同性恋现象是进化而来的,那么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理论,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并不是疾病。不过这一观点也受到了来自行为遗传学的挑战,在群体遗传学中,有些学者认为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选择非常缓慢(Plomin,DeFries,McClearn,&McGuffin,2008),因此如果能证明同性恋基因是一种逆罕见隐性等位基因的话,那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认为,不管是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进化结果,都交互影响了同性恋现象的形成与维持,理论间存在着互补性。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Dawkins认为,物种的进化最终是由于自然界对基因的选择而导致的,而并非是在个体或者群体层面上的自然选择。Buss认为,互惠利他理论、亲本投资和性选择理论以及亲子冲突等理论只是进化的中层理论,而内涵适应理论是更为一般意义上的进化理论。中层理论只能在功能性与适应性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而要寻找说明和解释人类现存的某些共有的和特定的心理现象,则必须从更一般的理论层面去加以探讨。在内涵适应性理论中,Hamilton直接用“遗传相关度”等生物学观点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因此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进化心理学对这些功能性和适应性的各种现象的解释难免最终要归结到基因与遗传这一层面上来,它本身在理论上是偏向生物学的。另外根据基因的“自私性”和内涵适应理论,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解释异性恋为何比同性恋更多。基因的“自私性”要求其最大程度上复制自己并把它传递给下一代,同时根据内涵适应性理论,异性之间的性行为是传递基因最高效的方式,其遗传相关度达到50%(当然这里要排除克隆等无性生殖,虽然其遗传相关度达到100%,但进化心理学认为有性生殖的优势远远大于无性生殖),而同性恋通过间接的基因遗传,其遗传相关度要远远低于50%。可以说对同性恋进化心理机制的探讨可以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加深对异性恋进化机制的理解。
  
  很显然,不管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动物行为学还是生物学都不能对同性恋现象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要想作为一种全新的心理科学的范式——至少在对同性恋现象的解释上——还有很多要做。比如,进化心理学要更多地去研究女同性恋者,使两性同性恋的性别差异更为具体明确;要寻找出同性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至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找到与原始部落同性恋群体间相同的功能。
  
  (文/林振林 王国芳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