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职场心理学 >

职场心理:姿态就是心理状态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1-31 10:27   浏览次  
  
  心理导读:关于低姿态,冯仑的论述还有后半句:在商场上,“蹲着”永远是最好的姿势。蹲着,并不是一种稳定的姿势,但它会让你保持一种时刻准备出发的状态,可能性无限。而这,正是低姿态的智慧。   ——www.tspsy.com
  
职场心理:姿态就是心理状态

职场心理:姿态就是心理状态
 
  职场的生存方式千千万万,其中的差别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姿态。 有气宇轩昂高高在上的大佬,就有牢骚满腹永远一副弱者形象的受气包;有长于分析决策的团队领航者,就有乐于为琐事奔忙的人民服务员;有始终端着咖啡从容应对压力的执行者,也有眉头紧锁东奔西突的工作狂。
  
  很多人都说,低姿态是职场成功的秘诀。万通地产CEO冯仑甚至总结出其中的智慧:创业时,我在地铺上睡了11年,后来意外发现睡地上有很多好处:贴着地面,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这么低。
  
  这话说得挺诚恳,也很有道理。尤其是在初入职场时期或者事业起步阶段,低姿态确实是一种有效策略,能帮助你迅速融入团队、打消合作者的顾虑,继而在看似不经意间获得成功。
  
  姿态就是心理状态
  
  说起低姿态,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被屡屡告知,在办公室,千万要从扫地打水擦桌子跑腿儿之类的脏活累活做起。
  
  问题是,时至今日,这些机会多半都消失得差不多了:写字楼有独立的大厦物业负责保洁;每个公司都有茶水间,高端一点儿的甚至配有专人负责沏茶、煮咖啡;快递业前所未有地发达,一个电话就能完成手递手的物品交接。
  
  对职场新人来说,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难免困惑:这些活儿你们都干了,我怎么办?该去哪儿展示我的低姿态?
  
  所谓姿态,并不是说你具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的,它是你的行为和语言所传递出来的某种心理状态。加班时主动帮同事订盒饭,与人相处言语谦逊,抱着学习的目的像周围人请教,积极发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其实你不用对谁点头哈腰,也不必把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大包大揽,只要尊重别人,尊重团队既有规则和秩序,接纳、学习而非挑战、批评甚至试图改造,假以时日,自然能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反观那些被诟病的失败案例,大致有着相似的脉络:要么是顶着名校光环的优秀毕业生,习惯性地把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套用在平日里的摸爬滚打上,然后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撕扯得痛不欲生;要么是出身外企或者“正规军”的各路精英,跳槽到小公司之后顿感不适,从制度设计到流程规范再到人员配置,总是忍不住指手画脚。
  
  如果仔细想想,他们抱怨的或许有些道理。问题是,上来就摆出一副“我比你强”“我来教你”的架势,怎么可能让人接受?
  
  他们输在了姿态上。
  
  不妨尝试另一种思路。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没有大企业具备的各种配套资源,小公司是如何在有限空间里谋得生存空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在运转?这里的同事是不是比大公司员工更有“野外生存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课本上的经典案例差别不小,但为什么却是这里的最优选择?
  
  降低姿态,你不仅会发现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都值得去欣赏、借鉴,更重要的是,和同事相处起来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降低预期才能提高满意度
  
  低姿态还表现在,降低对自己的预期。
  
  一个朋友,赋闲数年之后,前阵子重出江湖。她曾经有过很不错的职业经历,在业内也小有名气,但毕竟远离市场多年,对时局的判断难免有些生疏。公司藏龙卧虎,年轻人不是海归就是名校研究生毕业,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是超一流的。她知道,在这些年轻同事眼里,自己只是个过气的“老人”,没什么竞争力。
  
  朋友并不急于解释什么,也没打算证明给谁看。每次领导布置任务,别人都是拍胸脯,而她却总是留有余地:这事不好做,困难不少,我尽量。
  
  后来我们聊天,她笑着告诉我这叫管理领导的预期。“当你把姿态降低的时候,别人对你的期待自然也会有所下降。这时候,你交出和先前一样的成绩单,领导的满意度却会高出不少,你就更容易得到职场上的正面评价。”
  
  管理领导的预期,不是小聪明、小手腕,而是一种职场生存策略,依然需要你有很强的内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以及准时完成任务的能力。
  
  满意度=业绩/预期,这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公式。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努力达到一定程度难以取得突破的时候,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就是降低预期。
  
  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攻无不克的“全能王”,那么95分的成绩只能让你沮丧。同样是这个分数,如果你事先对自己的期待是80分,那么多出来的这15分,足够让你大大奖励自己一番。
  
  姿态降低是管理预期的最直接方式。谦虚低调,对人对事怀有敬畏心,这不仅是职场生存法则,更是生活的智慧。
  
  需要强调的是,管理预期应该避免走上歧途。我们经常会在职场上见到一类人,即便是和别人一样的工作量,他们也总是强调困难——身体不适、拖家带口、合作伙伴不配合,甚至堵车堵得心烦意乱。总之,每个人都随时可能遇到的小问题,到他这里就会成为天大的麻烦,甚至是影响业绩的借口。他们确实也在“留有余地”,但说真的,这种过于高调的抱怨,除了毁掉自己的职场形象之外,完全达不到管理他人期待的目的。
  
  因为,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姿态并不低——他们自视甚高,从来不怀疑自己。他们玩的心理游戏是,困难那么多,如果还能做得好,我就是个天才;如果做不好,那也不是我的错。
  
  “蹲着”是最好的姿势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这是《中庸·行远章》中的话,意思是说,君子修道就像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启程;也像攀登,一定要从低处起步。
  
  在逆境中降低身段,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难做到。更大的挑战来源于,当我们有了“站起来”的资本时,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示人?
  
  首先,切忌一味委曲求全。
  
  初到一个新环境时,每个人都希望能尽快融入,都会很自然地降低姿态,主动讨好同事。但问题是,你表现出来的定位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开始阶段的低姿态会逐渐成为一种惯性。好人缘固然重要,但一遇到事情就被当成“救火队员”,谁出了状况都马上想到向你求助,这样的事情多了,难免让人觉得心烦和委屈。
  
  有求必应的“好好先生”不是积极的职场生存之道。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底线,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果断说不。要知道,一个有边界感的合作者,远比一个只懂得退让、讨好的人更能获得尊重。
  
  其次,警惕自我膨胀。
  
  当你从“菜鸟”变成资深人士,有资本在酒桌上为自己多年前的“经典战例”洋洋得意,甚至可以豪迈地对新人说“我做过的案子比你听说过的都多”时,请千万记得保持低调。
  
  这个时候的低姿态,更多地表现在心理而非行动上。所谓的经验有时候会成为一个陷阱,过于依赖经验,反而会失去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和新人相比,经验是你的武器,搞不好也会是制约你发展的镣铐。所有的“资本”都来自过去,它们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因此,活在当下,保持谦卑,尊重每一个对手,这样的低姿态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关于低姿态,冯仑的论述还有后半句:在商场上,“蹲着”永远是最好的姿势。
  
  蹲着,并不是一种稳定的姿势,但它会让你保持一种时刻准备出发的状态,可能性无限。而这,正是低姿态的智慧。
  
  (文/方奕晗 唐山心理咨询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心理导读:爱发飙的老板似乎正悄悄地从工作场所消失。管理者之间的新共识是,发飙会让人们恐慌,把他们赶走而不是激励他们,并有损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借助许多措施,办公室...
  •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心理导读:我们应对挫折的过程,也是停下来深刻反...
  •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心理导读:令职场新人最为困惑的,莫过于不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不同特点,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匹配度。在大学里,要了解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办法:实习、兼...
  •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心理导读:我认为人们在是否把生活品质放在一个足够高的位置的时候总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相处的老板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忍辱负重。就我个人而言...
  •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心理导读:《甄嬛传》中最精彩的女子不是甄嬛,不是华妃,而是安陵容。正是有安陵容这种既可恨又可怜的角色,整部故事中的环肥燕瘦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安陵容如何不择手段...
  •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心理导读: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打坐确实能影响脑部功能。如今打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开始教导病患打坐冥想以减轻疼痛和压力,古老而神秘的打坐正渐...
  •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心理导读:每个人身边都会或多或少有几个难缠女友,这些女人时而狂吠乱咬,时而两面三刀,时而指桑骂槐,时而口蜜腹剑。而处于某些原因,你却不得不与之相处。此时你一定会...
  •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心理导读:《非你莫属》是一档各取所需的节目,卫视要的是收视率,BOSS要的是效应,求职者要的是职位或露脸的机会,观众要的是趣味性。这就注定了这场节目和我们平日的招聘...
  •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导读:说它是约炮工具,也是有理论根据的。据英国著名八卦媒体《太阳报》报道,Facebook等社交网站崛起后,英国的梅毒病例增加了四倍。英国医疗组织卫生服务信托(NHST...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