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荣格心理学关于本我的解读

责任编辑:tspsy-沙朵  发布于2018-09-10 12:19   浏览次  
  心理导读:由于荣格毕生关注这超越的价值,被人指为不必认真理会的神秘主义者,言下似乎表示神秘主义是不值得重视的。其实,只要以严肃态度探索梦境一段时间, 产生某种程度的神秘意识并非难事。    ---www.tspsy.com
 
荣格心理学:本我的基本概念
 
  本我乃是将意识与潜意识环包在内的整个圆周,不只是其圆心;它是这整体的中心,正如自我是意识的中心。
 
  一荣格
 
  在整体人格中心处总领全局的元神,荣格称之为“本我”,用大写的Self表示,与小写的self有区别。后者用于指自我(ego)或人格面具( persona)。“本我”包含了每个人天赋带来的全部原型,“本我”要负责将生命蓝图在每个生命阶段中贯彻,并且促成个人环境条件许可的最佳适应。“本我”的存在目的是要完成个体化。
 
  “本我”显然必须达成生物性的目标,同时也要从艺术和宗教中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实现心灵和梦的内在生命。因此,我们体验“本我”的感觉会是一种莫测的奥秘、秘密的资源,甚至如同上帝在内心的显现。
 
  许多文化将这“本我”设想为神性的,并且以各式象征符号呈现,如圆形或正方形(见于藏传佛教的曼陀罗和印度教的生命之轮),无价珍宝(大钻石形、伊斯兰教的“神圣珍珠”、佛教的“因陀罗宝网”),玫瑰或莲花(道教的金花),神圣器皿或瓮,四个成一组(四个人、突显四的构图),尊贵的王与后(代表男女性相对特质之融合,阴与阳成双),神话人物或伟大的史实人物(如克里希纳、佛陀、耶稣、穆罕默德),以及其他。荣格认为,“本我”提供的个人适应之道不只是适应社会环境而已,也包括与上帝、宇宙、精神生命之共通处。所以他称“本我”是原型中的原型。
 
  往往是在自我陷入惶惑或危机的时候,“本我”最有可能在梦中以有条理而结构清楚的样子出现。例如,一位男士的妻子变了心,带着年幼的女儿离他而去,他梦见自己在瑞士一个山区游览胜地观看日出,看着看着,太阳变成一个大钟面,上面的数字是很大的罗马字体,针跑得又快又稳,好像雷达幕上的扫描动作。他说出这个梦之后,我们俩都确定这是个意义重大的梦,整节问诊时间都用在讨论这个梦上。梦的信息是:虽然妻女弃他而去,他的生命意义仍在,人生另一阶段正露出曙光,时间可以为他疗伤止痛,他的视野(意识)会扩大(雷达扫描),他的个体化可在心理分析后继续下去(瑞士是荣格的老家;山意味振作的抱负)。这个梦带给他继续走人生之路必需的勇气和前瞻的眼光,不可谓不重要。
 
  “本我”偶尔会以神秘式象征形态出现,但无疑是恒在的,因为每个梦都可能为促成个体化的一份助力。 把各个梦单独看不易发现它,如果检视几个月之中做的一系列梦, “本我”的恒在就显而易见了。“本我”的待确定的、未实现的部分会再在梦中表露。因此,若要使“本我”的潜能充分发挥,并且成就人格的完整性,就必须定期而持续地探索梦境。愈常实习,愈能掌握梦中的人格面向,意义重大的梦愈能经常出现,强烈的情绪得以抒发,醒后也更能确信夜梦中发生了重要的事。唯有亲身体验过,才知复现的梦境中有多么值得探索的内在财富。
 
  自我主宰的世界是偏狭的,所以必须借梦境见识人生经验的全貌,发现爱与恨、智慧与愚昧、欣喜与绝望等相对的原型集结的力场。此事实行起来并不容易,一旦投入却会发现,这是太重要的心灵激荡,根本不能逃避。要走到这一步之前,必须把冠冕堂皇的理论假说全部击碎。原型将不再是假设的概念,会变成如古代神衹般的超自然力,主宰着整个人生命运。像这样强不可当的情绪,不是个人自创的东西,而是预定的模式,在原型能量被激起的那一刻将里面注满的情绪释出。开始处理潜意识的人会发现,有比小小的自我大得多的东西存在,至于自我,只是在海面上漂着的一个软木塞。荣格说:“自我之于‘本我’,恰似被推动者与推动者。”以下的这个梦可以证明:
 
  “我走在一条穿过起伏地形的小路上:阳光晴朗,视线往四面八方都可以望得很远。我来到路旁一个小教堂前,门没有闩,我便走进去。奇怪的是,圣坛上没有圣母像,也没有十字架,只有一束插得很好看的花。但我随即看见,圣坛前的地板上坐着一位瑜伽修行者,面向着我,坐着在冥想。我近前去打量他,发现他的面孔竟然就是我的。我吓了一大跳,醒后想着:“原来就是他在冥想我。他做了一个梦, 我就是那个梦。”我知道,他一旦醒过来,我便会逝去。
 
  荣格觉得,这瑜伽修行者在冥想他的尘世形体。14年后的另一个梦又以不同方式象征了这个想法,梦中荣格的形体好似一盏神灯,如幽浮般发射。他认为这两个梦都是寓意,显示“本我”为了体验三度空间的存在而化为人形,其动力即是潜意识:“我们潜意识的生命存在才是真实的,意识的世界是一种假象。这种情形很类似东方的摩耶( Maya,虚幻女神)的概念。因此我认为,潜意识的完整性才是一切生物的心灵现象的真正元气。”
 
  走上个体化的旅程意味“以永恒的样式”活出生命。这并不表示要被动地听从“本我”,而是要求自我对于其遇事的反应方式负全责。“谋事在潜意识;成事在自我。”着手处理象征符号就是处理“本我”的意图,要跨越已知到未知的桥,但走过去了还得回来。潜意识发出了什么,自我就予以响应,这样一来一往的对话可以导向一个新境地。意识和潜意识分居平衡系统的两极,借由梦探索可以促成两者之间更平衡且更自觉的关系。两极互动产生的心灵状态,比只以一边意图为准的心态更丰富且广博。最终的结果不是两者孰居主位,而是两者同时得到恰如其分肯定的第三种立场。荣格所说心灵的超越功能,就是指这种成果而言。
 
  由于荣格毕生关注这超越的价值,被人指为不必认真理会的神秘主义者,言下似乎表示神秘主义是不值得重视的。其实,只要以严肃态度探索梦境一段时间, 产生某种程度的神秘意识并非难事。因为梦会显得愈来愈深奥,愈来愈有神话性,“宗教意味”会愈来愈浓,使做梦者感觉自己的经验的的确确是超个人的,是“超越的”。 单调的日常生活模式从这儿得到焕发的光彩,如“有神”一般。以严肃的态度入梦,就有机会一窥那令人既敬畏又向往的境界。这不是基本教义派在宣教,而是要教你领会在永恒中生存的意义。
 
  (作者:Anthony Stevens | 来源:私人梦史)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