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表演时紧张怎么办?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04-02 14:06   浏览次  
  心理导读: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每个人一定都曾经历过。当遇到焦虑的情绪时,人们最直觉的做法就是说服自己冷静下来,但这是非常困难并容易失败的事。当你认为自己感到焦虑,或试图压抑情绪时,会不自觉思考太多,专注在躲避潜藏的威胁,使你绑手绑脚,不敢尽情发挥;反倒是尝试将焦虑转移成兴奋感后,会专注于发挥更多正面的可能,让表现比平常更优异。    ---www.tspsy.com
 
上台表演时怯场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上台表演时怯场怎么办?
 
  一、案例描述
 
  劲藤报名了歌唱比赛,再过 15 分钟就轮到他上场,他不由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感到浓浓的焦虑。他不断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
 
  「你还好吗?」同样报名比赛的忠伟看见劲藤焦躁不安,忍不住问候他。
 
  「还好啦!只是太紧张,想让自己冷静点。」面对突来的关心,劲藤有点吓一跳。
 
  「其实,你不应该叫自己冷静,相反的应该让自己更兴奋一点。」
 
  「啊?为什么?」忠伟的回答,让劲藤摸不着头绪。
 
  「因为即使成功冷静下来,也只会帮助你不要出错;但叫自己兴奋一点,可以让表现更好。」
 
  忠伟饶富深意的回答,让劲藤半信半疑。「听起来有点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
 
  劲藤该相信忠伟说的吗?毕竟他们可是竞争对手呢!
 
  二、案例分析
 
  心理学实验:保持「兴奋」与「冷静」对表现的影响
 
  哈佛商学院教授布鲁克(Brooks)教授曾发表一项研究,当中有个实验找来 140 位参与者,包含 63 位男性、77 位女性,告知他们要准备一份具说服力的公开演说,题目是「为什么我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伙伴?」。
 
  为了增加他们的焦虑感,研究者会利用录影机纪录演说过程,并告知他们会被一位专业评审评分。发表演说前,部分人被引导要不断告诉自己「我感到好兴奋」,另一部分人则是试图被引导要冷静下来。
 
  依照评审的评分发现,被指定说出「感到兴奋的」实验参与者相较于「我是冷静的」参与者,更能够表现出较长、较具说服力且胜任的演说。
 
  另一个实验是,研究者找来 188 位参与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要阅读一段「试着兴奋点」的指导,第二组是「试着保持冷静」,第三组(控制组)则都不需要。阅读后紧接着被要求解决困难的数学题目。
 
  结果显示,被指导要「兴奋」的那些人相较另外两组,平均高出 8 分的成绩,且在考试结束后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更具信心。
 
  这效果不只呈现在演讲跟数学能力上,连唱歌表现也是如此。另一个实验找来 113 位参与者,他们必须进行卡拉OK 歌唱大赛。准备唱歌之前,所有人被随机分派说服自己是焦虑的、兴奋的、冷静的、生气的或者是难过的,只有一组不需要做任何调整。每个人都在手上绑上脉搏计以测量他们的焦虑程度。
 
  结果显示,那些告诉自己要「兴奋」的人,其音调、节奏、音量在电脑主机的歌唱评分系统中,平均都有 80 分;而告诉自己要冷静、生气或者是难过的参与者,平均分数则只有 69 分,说他们是焦虑的更是只有 59 分。测验结束后,那些表示兴奋的人情绪依然高涨,而且对自己的歌唱能力更有自信。
 
  焦虑之所以可以化为兴奋,是因为这两者皆为高激发情感状态,将焦虑感转化为兴奋感,比起尝试冷静来对抗焦虑感来得更容易。透过实验结果可以显示「光是谈论自己的感觉,就会对实际感觉带来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给你的建议:将焦虑转成兴奋
 
  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每个人一定都曾经历过。当遇到焦虑的情绪时,人们最直觉的做法就是说服自己冷静下来,但这是非常困难并容易失败的事。
 
  当你认为自己感到焦虑,或试图压抑情绪时,会不自觉思考太多,专注在躲避潜藏的威胁,使你绑手绑脚,不敢尽情发挥;反倒是尝试将焦虑转移成兴奋感后,会专注于发挥更多正面的可能,让表现比平常更优异。
 
  所以下次感受到焦虑时,与其努力说服自己冷静,倒不如将这高激发的情绪转移成兴奋感,告诉自己「现在很兴奋」,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表现喔。
 
  参考资料:
 
  Get excited: reappraising pre-performance anxiety as excite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4;143(3):11441158
 
  (作者:汤佳桦  |  来源:泛科学)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