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接受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01-30 17:05   浏览次  
  心理导读:来访者都期待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度认识自己的内在,与尽可能探索与确认个案的过程后,才发自内心产生真诚有效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透过自己的内在架构,对个案经验作出反应的过程。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转换为形成假设、与共感想象的工具,并结合主观的、人际的、客观的同理个案不同层面后,再将整理后的情绪与理解反映给他。    ---www.tspsy.com
 
接受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接受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同理心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同理心(empathy)是什么?这似乎是一项很常听到,但又不是真的那么熟悉的名词。一般来说,同理心指的是「能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藉此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然后再思考自己要怎么做」。不晓得你在生活中意识到自己同理心的程度有多少?或是实际上应该怎么做到「站在对方立场」?或是如何「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可以想象,在多数的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它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多数学派中更是被赋予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公元1957年,知名的心理治疗大师 Carl Rogers 发表了一篇经典且创新性的文章,确认同理心在心理心理咨询或治疗中,是引发个案人格有助益性改变的一项根本元素,且也被视为促进治疗关系的核心条件。当时 Rogers 提出,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层次来体验同理心,分别是:主观的、人际的、客观的同理心。Rogers 认为,能够交错使用三种层次的同理心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那能使你对个案的假设不断更新、做出整体性的评估,最后协助个案做出选择,成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而后来的研究者 Arthur Clark 更将这三种层次的同理心进一步解释,并将这种摸不着的能力转换为文字,扩展在心理心理咨询上的应用。也让我们能一窥同理心在助人的过程当中,心理咨询师脑海里是如何运用这项能力的。
 
  1、主观的同理心
 
  「心理咨询师当下透过直觉性的反应,短暂专注地想象、与体验成为个案是什么样子。其中又包含了认同、想象、运用直觉、与唤起不同程度反应的过程。」
 
  首先,心理咨询师听到个案说的话语时,会专注在个案的经验、或过渡性的假设中,认同个案就是他自己一样。虽然在情绪上的强度、或环境条件也许有所差异。但他仍尽力寻找经验上的共通点,以唤起自身某种程度上能赞同个案的处境。因此得以接收到类似的心理经验,产生一种亲近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抓住个案的经验后,脑中会开始描绘,可能包含个案长期生理上的痛苦、或是从小贫穷所带来的个性转变。他快速唤起与这些经验或情绪反应类似的影像。在这边心理咨询师要有足够的创造性与发掘性,以刺激内在产生大量的心智想象。借助于这种想象,心理咨询师同时构想关于个案的多种假设,而产生一种直觉,是关于自己就是个案时,与周遭人事物互动会产生哪些意义。再根据这些意义来描绘与评估会产生哪些感觉;当心理咨询师经验到不言而喻的影像和洞察性的画面时,个案的整个人格模式也就渐渐浮现在他心中。
 
  最后,基于心理咨询师先前不断调整自己身体与情绪上的频率,直到与个案相似后,就会在心中也有了自己好像是个案的感觉,而自然被唤起身体或生理感官的共振。也许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同样产生喉咙紧缩、胸腔闷痛等状况。这种共感后的相似性,让他更能进入个案的内在世界。
 
  2、人际的同理心
 
  「心理咨询师以此时此刻(here-and-now)为基础,藉此发展出一种全面性的感觉,其关于个案如何当下体验到自己的生活。」
 
  关于个案如何体验生活?如何在人际间互动?并如何看待与回应他人的言行举止?透过人际互动,我们刚开始只是有某种行为,比如说在家里面,当医生的爸妈常严格的告诉你不够聪明,考95分你就得花一个小时检讨没拿到的那5分。日积月累下来,你每次拿到成绩单,第一件事情不是开心拿到95分,而是容易觉得自己还不够高分,而且老师也觉得不够高分才没有称赞你的分数──即使他不是这样看待你。而这种感知也会变成生活中经常性的感受,也许导致你身处好学校拿到很前面的名次,但总觉得仍有些不完美的遗憾。
 
  这种情形会不断复制,也极有可能在会谈室中出现,觉得心理咨询师会认为你不够好,所以你就会做很多事情来让它觉得你是聪明的。心理咨询师藉由当下同理个案,在会谈室内觉得会被心理咨询师贬低的想法,即可能在瞬间描绘出个案是如何看待他人、而自己又如何反应来保护自己。透过这种人际间立即性的互动与澄清,更能使心理咨询师了解实际状况;也可供后续会谈中,反推回个案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现象场域,以探索更深层与全面性的内在运作模式。
 
  3、客观的同理心
 
  「心理咨询师将同理心导向较客观的看待方式。藉由想象自己身处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或普遍的外在的人事物中,以增加对个案的了解。」
 
  比如说,心理咨询师自己若是生活在整天喝酒的状况下,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自己是同性恋,那么和保守的父母出柜时,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又如果,生活在整天担心生命安全,检查瓦斯与门窗的强迫行为时,又可能是什么样子?这种同理层面是属于想象身在普遍的社会文化之下,做为一个特定角色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心理咨询师也需要熟悉当前文化底下,他人会如何看待与应对,而同理个案被强迫或规范性的服从在这些特定守则之下的感受。
 
  这三种层次的同理心与心理咨询师本身的开放程度、觉察能力、生命经验、反思能力等都息息相关,更容易因为自身经验与能力的差距产生偏见或伤害。所以来访者都期待心理咨询师能够深度认识自己的内在,与尽可能探索与确认个案的过程后,才发自内心产生真诚有效的「同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透过自己的内在架构,对个案经验作出反应的过程。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转换为形成假设、与共感想象的工具,并结合主观的、人际的、客观的同理个案不同层面后,再将整理后的情绪与理解反映给他。
 
  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但反映的不只是对方说过的话或表示理解,更反映出个案当下的情绪和感觉。协助他尽可能接近自己的内在想法、价值观,并进入、且观察那些说不出口的、仅在意识边缘的、或是已经集中在意识层面的经验。藉此让个案可以清楚的、重新体验自己的内在变化,与他进而衍生做出某些行为的驱力。
 
  这三种层次的同理心都相当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建立在真心想了解对方的话,即使同理正确也没有任何帮助。有同理心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是重复个案说过的话。他们是真的对个案的生命史感到好奇与感动,再加上了解整个会谈目标、与每个当下的经验为何。需要捕捉话语中的细微差别与内涵,深思后再回映给对方。让你我都理清头绪、了解真正的感觉与想法后,最后才能协助做出选择及改变。
 
  二、心理咨询在一团迷雾中匍匐前进
 
  可能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可以回答所有来谈者的问题呢?
 
  因此有些心理咨询师可能常会被询问像这样的问题:你和我有相似的经验吗(感觉才能了解自己的处境)?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我们其实没有读心术)?你年纪多大(想知道是否历经风霜或处在同一个时代)?背后无非是想了解,心理咨询师真的能帮助我吗?
 
  这些问题有时会造成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怀疑,尤其是当心理咨询效果停滞不前、或是遭到强烈质疑时,会产生所谓的「无能为力的恐惧」,而这和自身的高度压力、职业倦怠、忧郁症状、职业转换和伦理议题有关。
 
  不论是经验老练或刚踏入实习的心理咨询师,肯定都会遇到各种不同议题的来访者,这些议题可能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也可能是完全没想到过的(比方说遇到想娶苹果为妻的人……等等)。这时心理咨询师可能演出内心小剧场:「是不是我的能力不够?他会不会下次就不来了?或是和其他人说我很没用……」这些在心理咨询室中相对困难的时刻,更容易产生心理咨询过程的「停滞期」,进而不晓得会谈往哪个方向去,担心下一次会谈能做些什么、甚至下一句话要接什么。
 
  1、其实,心理咨询师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美国心理咨询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会员、同时也在大学教导心理咨询心理学的教授 Lloyd-Hazlett 认为,这种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心理咨询过程的一部分。虽然心理咨询师仍会想在过程中找到某种程度的确定性,但其实不太可能知道个案生命中所有事情,或是「确切」知道怎么协助他。
 
  因此他说:「保持不确定性是我们最基本要做的。这会令心理咨询师感到不舒服,但我认为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并拥抱它。因为这也是我们邀请个案做的事情。
 
  「模糊性」或许也是一切事件的共同特点。当我们能接受事情不是绝对的黑或白,不是只有快乐和不快乐,不是只有正面和负面情绪,不是只有有精神疾病和没有精神疾病。忍受迷雾中的「模糊性」是一项必须培养的能力,对个案与心理咨询师都是。许多个案即是没办法接受不确定感,因此对未来焦虑与恐惧。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先稳定下来,将不确定性看作正常的一部分,这种态度也能稳定个案情绪,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沟通,两人虽然不在话语上交流,但「感觉」就是好多了,协助心理咨询师与个案彼此更有联结。
 
  这也是一种「同在」的模式,个案与心理咨询师都处于不了解的状态。老实说,心理咨询师也的确不可能完全了解个案的整个生命故事。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完全了解自己过去历史、和当下想法与行为。因此心理咨询师在面对个案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未知」(not-knowing)。
 
  著名的心理学家 Harlene Anderson 就表示,所谓的保持未知是在于:
 
  (1)我们思考知识建构的方式。(例如:「每当你说自己很失败时,我很好奇,什么原因让你这么想?」)
 
  (2)我们引用某知识的意向。(例如心理咨询师提问时,并非想将晤谈带往某个预期的方向,而是跟着对话走,重要的是不刻意带往某个方向。)
 
  (3)心理咨询师提供与使用知识的态度。(例如告知某项心理学知识时,目的应该在于抛砖引玉,促发更多思考与对话。)
 
  也就是说,当心理咨询师面对个案时,他是:
 
  (1)尽可能抛开既有的思考模式,以便了解不同思考模式的理路,并了解如何建立起特定的想法。
 
  (2)对话的意图,是尽可能促成更多对话,连结个案对自我的认识与重新认识。
 
  (3)由于有了资讯或知识,肯定会有个人先入为主的观点与立场,因此尽可能保有好奇、弹性,与不带偏见的理解。
 
  我用了三个「尽可能」,因为价值与意识形态并不容易暂时摆在一旁,就算持续专业训练与人格修养,难免没有意识的脱口,说出可能冒犯人而不自知的话语。所以心理咨询师也才需要持续加强自身觉察能力,接受心理咨询以处理过去议题,还有与督导讨论接案情况。
 
  同样感知一件事情,但每个人生长环境与成长背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偏见、歧见。要让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开始谈话,而且吐露从没说出口的秘密,需要更多的信任与合作。
 
  2、心理咨询师的头脑到底在想什么?
 
  合作取向提倡,打破传统治疗师与个案之间权力不对等的关系,强调与个案同在(being with)的态度。介入的过程在于,让个案接续未完成的话语,这提供不同以往的工作架构与态度。心理咨询师并非完全诠释个案发生了什么,而是引导个案理解和疏通自己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心理咨询师也接续个案的话语,用一种客观、或称为后设思考(meta-thinking)的方式来接近个人主观真实面貌。这是让心理咨询师保持觉察和好奇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同理心的要点:能够身处在个案的情绪中,又能同时保持一段距离。
 
  这也是同理心的要点:能够身处在个案的情绪中,又能同时保持一段距离。
 
  因为心理咨询师不只是接收个案的资讯和情绪,更是透过切换主观/客观视角的能力,设身处地理解个案所理解,感受个案所感受,同时也要能退一步,有距离的观看身处这种状态下会衍生什么样的想法与行动,使得心理咨询师更能理解个案被激发出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也会使用个案的语言,因为这是创造第一手同理的关键,增加心理咨询师理解个案,以及让个案听到后,更加理解自身处境的可能性。因为在同样的语境中,双方处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会因为镜映的情绪被触动、被逗笑,因为反馈的思考获得洞察,也会随着同在的能量汇集,提升做出选择与改变的动力。
 
  3、心理心理咨询如何产生个人转变?
 
  个案的转变,发生在具有创意的问答中。转化如同对话一样不可预期,如果你去预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那么很有可能成为自我预言的情形,整场晤谈变成心理咨询师主导谈话,走向并非真实发生在个案身上的情况。即便个案当下可能认同,似乎找到症结点,但因为并非由个案「主动」开展对话与产生行动,很有可能在几次晤谈,或下一次的心理咨询中再度重启问题。这也使得心理咨询师和个案在过程中逐渐感到无力,心理咨询师责怪个案缺乏理解和改变的能力,个案责怪心理咨询师疗程无效。
 
  现代多数的心理咨询师逐渐从单向权威式的角色,转换为双向平等的关系,期望双方能够一同努力,并进入个案的生命故事观看、重新理解,体会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如何生存。
 
  当能够检视自我的生命过程,我们会逐渐发展出理解自己、他人和周遭经验的复杂方式。而当遇到新事件,无法符合自身经验的基模(schemas)时,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应对方式。也许逃避、也许跟着新经验摸索、也许反思进而成长。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开始工作的地方──让个案看清现在的自己。
 
  心理心理咨询的过程,即为协助个案重新理解过去,重视当下真实感受,以及做出改变的行动。
 
  4、从未知到已知:共感
 
  比起人类的其它能力,同理心是人际关系中「爱」的关键,也是寂寞、恐惧、焦虑与绝望等负面情绪的解药。同理心是一种「抱持理性与恭敬态度的探索过程,探索横亘在世界表象之内的个人真实,帮助我们在面对不断变换的外在环境仍能维持平衡与洞察的能力。
 
  「我们所了解的还不足以下判断。」
 
  这句话具体说出同理心的精随。承认我们不能完全看透对方的感受,不够了解才是真正的了解。因为当有人对我们说出「我完全懂你」的时候,你会产生疑问:情绪和想法每天不断变化,环境与周遭的人也不断对自己产生影响,连我们有时都不了解自己的行为或话语了,你真的懂吗?
 
  一个人感受到我们真的了解他,是奠基于他知道「我们不会轻易地说出了解他」。
 
  了解的过程中,是透过同理心询问问题,拒绝速成的答案。「我不知道」是同理心最有力的说明。当我们坦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时,同理心才能开始运作,开始拓展理解的范围,寻找扩充多重真实的方法。
 
  最后,每个人都有比较理性或感性的一面,因此心理咨询师也需要「另一个理性或感性的自己」来协助思考或感受,因为需要了解「个案在说什么」。即便感到悲痛、恐惧、愤怒、或超级理智时,都要调整自己,让理性与感性能平行共处,才有办法同理,并与个案连结、共同讨论与规划,促成最终改变的可能。
 
  ( 作者:庄博安 | 来源:facebook)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