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学会聆听内在的声音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15-04-05 16:06   浏览次  
  心理导读:陈女士说一个声音好像一直在指责我,说我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比如说我早晨上班迟到,那个声音就在批评我消磨怠工,为什么不能够早点整理好出门;我的工作报告出了些问题,那个声音就警告我心不在焉,写报告的时候没有收集更多案例用心分析;等到我下班回到家里,那个声音就在提醒我偷工省料,很多当天该做的工作内容还没有完成到位。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学会聆听内在的声音

心理咨询师:学会聆听内在的声音
 
  陈女士今年35岁,是一家传媒公司的部门经理。最近几天来,她总是感到心悸,晚上睡不好觉。严重的时候,她感觉大脑里一团乱麻,就像两个声音在打架。
 
  “一个声音好像一直在指责我,说我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比如说我早晨上班迟到,那个声音就在批评我消磨怠工,为什么不能够早点整理好出门;我的工作报告出了些问题,那个声音就警告我心不在焉,写报告的时候没有收集更多案例用心分析;等到我下班回到家里,那个声音就在提醒我偷工省料,很多当天该做的工作内容还没有完成到位。另一个声音一直在为我解释,可是越解释越委屈,越解释越心烦,厌烦得什么也不想做,可是什么都不做也烦得不得了。这两种声音的争吵和交战中,我想摁住这两种声音,可是发现怎么也摁不住,反而令我精疲力尽、疲惫不堪。”陈女士向咨询师抱怨到。
 
  “最近你的工作中发生了什么,让你的情绪产生如此大的反复和不安呢?”咨询师问。
 
  “怎么说呢,最近我的直属领导换了一个,她是一个非常严格认真仔细的人。不过他目前对我的工作还没有过多的评价,只是我自己有点不安在意自己在她眼中的印象。”陈女士说。陈女士告诉咨询师,自己能够担任现在这个职位,是花了很多心血和努力的。陈女士是外地人,父母都不在身边。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城市,又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从公司基层一点点干到这个职位上的。陈女士向咨询师讲述了很多自己工作初期的辛酸和奋斗,让咨询师对着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孩有了很深的印象。
 
  陈女士也提到,自己的工作似乎也到了一个瓶颈期。“我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不如以前了,感觉自己就像一台链条上缺少油的机器,越来越没有力气去带动它持续运转起来。自己好像懒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拼命了。比如这次新的直属领导刚刚上任,我心里很想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可是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满意,差点不留神就犯了几个要命错误。”陈女士说。她觉得新来的直属领导挺威严,自己总是害怕自己在她面前出错,结果越害怕反而越容易犯错,这种六神无主的感觉她好久没有过了。
 
  “这种感觉之前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过呢?”咨询师问。
 
  “这个之前很少出现过的,要知道我很小就非常独立的,即使在爸妈在家时也是这样的,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陈女士告诉咨询师,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出差忙于工作,自己的童年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那段时间里,爷爷奶奶对她照顾得很好,她也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不过等到爸妈工作稳定以后接她回去,陈女士的童年生活就发生了较大改变。她说,妈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爸爸对她很关心爱护,但是家里不怎么管。从最初开始,她和妈妈就不很融洽,经常发生冲突。
 
  “我在爷爷奶奶家自由惯了,开始很不适应被管的感觉,经常会大声吵闹顶撞妈妈。妈妈就会大发脾气,罚我不准吃晚饭,有时还拿扫帚打我。那个时候我很怀念爷爷奶奶,甚至想过离家回爷爷奶奶那。那段时间虽然非常难熬,我还是努力适应了过来。随后的学校生活我过得如鱼得水,也许是妈妈从小严格要求的缘故,我总能很好完成老师的要求,我甚至觉得自己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从上大学到找工作虽然有小的磕绊,但我觉得自己比同龄人做的要好,不知为何到了现在反而六神无主?”陈女士说。
 
  咨询师意识到,陈女士的童年,其实暗含了她的困惑的根源。陈女士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这是她的童年生活的亮色,她也形成了自由无拘束的个性。随后在爸妈家受管教的生活,这是她的童年生活的暗色,她束缚感和愤怒感被激发和压抑。童年生活的两种颜色,成了陈女士谈话中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就像小时候妈妈批评的声音,总是喋喋不休地挑这毛病挑那毛病;另一种声音就像小时候自由无拘束的自己,面对批评时总是处于不停地抗争和屈服。两种声音中的愤怒和委屈都是童年曾出现的情绪。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种永不停止的心理对话。对话的声音来自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段经历场景。这些经历场景伴随当时自己的感受,内化成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对话。这种心理对话的每一方声音,其实都暗含了自我的一部分。不过如果这种心理对话经常是争吵,说明你的精神世界在撕裂和破碎,一部分是受到伤害和害怕的那个你,一部分是试图保护却无力应对的你。这些碎片在你的内心扩散蔓延,在阻碍你的内心世界正常的流动和交流。要想获得自由的话必须把他们暴露在意识中,并加以释放。
 
  “你内心的恐惧其实在说话,告诉内心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咨询师向陈女士说,“你需要做的是让自己好好沉静下来,听听头脑中发出的各种声音。试着从这些众多的声音中找到真正代表你的声音。或许这个声音不是最响亮的,甚至有时会沉默不语。但是你要做的就是细心寻找它,静静等待它说话。”咨询师告诉陈女士,学会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可以从练习正念禅修开始。正念禅修是建立在呼吸控制和身体觉察技术基础上的生活哲学。它让我们把自己的想法看做流云,学会接受它们不停变动不存执念。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陈女士运用正念体味内心的声音,试着和内心不同的声音见面。她开始领悟到,从童年到工作期间,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没改变:总是在强硬要求下退让,违心地妥协和改变自己,甚至认同控制自己的人。这个人开始是母亲,后来是老师和领导,最后成了自己。在不断接受控制和被迫妥协中,她的内心变得无力应对甚而精疲力竭。现在那个威严的新直属领导,再次激发陈女士那种被控制和无力的感觉。内心那个喋喋不休批评自己的我,让自己越来越无法无法满足,也让自己越来越充满焦虑。
 
  "当你意识到那个在内心喋喋不休的我永远都不会满足时,你就已经做好了要成长的准备。"咨询师说,如果批评自己的声音是检察官,陈女士需要能维护自己权益的律师。心中的心理对话,不该是一方指责一方退让,而是在辩论中取得真相。咨询师告诉陈女士如何练习这种心理对话,在内心指责自己的声音出现时坚定辩护。比如,那个声音指责自己迟到了,要坚定说出是意外的缘故,表达下次改善的信心;那个声音在告诫我要一直想着工作,要坚持自己有放松和休息的权利,相信休息后的自己工作更有活力。
 
  在咨询师的鼓励和支持下,陈女士开始学会正视自己的需求,坚持自己的权利。在工作中,她也能更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和她原先预想领导会不满和发怒不一样,领导反而会更赞赏自己的直率和真诚。这样,她和领导的关系反而更贴近了。更重要的是,陈女士的生活不再那么强制和疲惫。她变得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能够开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能感受心灵谱写的每一个音符,也让自己心灵的对话更加自由和流畅。原先的阻碍和困扰,成了她人生旅程的燃料,让她在成长路上得到更大提升。
 
  (文/罗林 | 来源/心理圈)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