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4-11-10 11: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有时候在想,在天地交合孕育万物生灵的时候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人类作为天地之间的仆人。无疑,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而所谓的哲学,我想也是从人类只会嗷嗷叫的时候就萌芽了。它是一种脱离不了人的东西,如果哪天地球上没人了,它也就会跟着消失。它是一门智慧,一种思索,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谎言和逻辑十全的自圆其说。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心理咨询师: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活着,该思考以怎样的生命形式存在,而不是仅有生存意识。——写给那些缄默地思考人生的人。
  
  有时候在想,在天地交合孕育万物生灵的时候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人类作为天地之间的仆人。无疑,人是有思想,有智慧的。而所谓的哲学,我想也是从人类只会嗷嗷叫的时候就萌芽了。它是一种脱离不了人的东西,如果哪天地球上没人了,它也就会跟着消失。它是一门智慧,一种思索,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谎言和逻辑十全的自圆其说。怎样对待这些所谓的哲理、禅语、人生感悟?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怀疑过,肯定有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怀疑。
  
  从前,还是孩子或是学生阶段,每次写作文,倘若写的是关于人生的议论文,总会引用几句哲理的句子或诗词,以显得“高大上”。果不其然,老师给的分数足以说明了。那时的我们不谙世事,读到那些文辞优美,句式对仗的句子,总有一种崇拜和敬仰。例如读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面为人熟知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时真的觉得这人太豁达了,太能放得下了。但是现在我开始怀疑了,开始思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多时候不过是我们的台词或抒发心情的一种借口或工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喜怒哀乐”都是人的情绪,而情绪总是那样强大,更多的时候由不得人做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用理性去压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做法其实有点残忍。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不可以高兴;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可以激动;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不可以悲伤流泪。这是什么?这是活活地压抑,人的情绪要比其他生物的要丰富的多,并且通过情绪来疏导自己内在的正负能量,如果总是保持常态,压抑着,我想只有两种人了吧:一种是圣人,另一种是死人!
  
  人都是有鲜活的灵魂和身躯的,既然造物主赐予我们这些,想必就是引导我们去体验这些的。而对于范仲淹这句话,我想它是他自己当时一时的感悟,对于他来说是好的,会指导他更好地笑看人生,这是那些走到人生低谷者的一种宽慰和暗示,来缓冲自己内在那头愤怒的野兽吧。
  
  可见,所谓的哲语、感悟、禅语等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诞生的,在怎样的情境里诞生就会指导该情境里的人。
  
  有人说,笑看风云,坐看云起时,不争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咋一看,觉得好有境界,但是你想过没,这些有多少人做得到?做到了又有什么意义?这样一种不争、不辨、不闻、不看的人生有意思吗?你身在江湖,长有眼睛,嘴巴,耳朵,你真的能遁入绝世吗?做不到吧!人来到这个世间不容易,如果都这样面对外界以不作为的姿态应对,岂不是白走一遭?慈悲不是不争,而是心中有慈悲就可据理力争;智慧不是不辨,木讷不代表智慧;清净不是不闻,心中洁净即使身处闹市也自有清净之境。所以,说这话的人不是道士就是和尚,要不就是遭受变故之人。但这样的话还是要的,还是需要告诉大家的,因为这是一部分人在某个阶段的心灵升华!
  
  再如,一人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烦恼,是在于对生活的舍本逐末。说得真好!难道不是吗?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既是又不是!追求错误的东西,的确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仅仅是错误的吗?痛苦都是因为错误引起的吗?尘世的我们,苦苦等待另一半,我们追求爱情,追求爱。在这条路上,没有对与错,爱没有对与错,但是我们总是会受伤,会痛苦!我们有时候思考的越多,也会带来困惑和痛苦,这算错吗?我想不是吧!而烦恼,本就是人身上的一种先天存在。怎样的生活是本,是末?我想没有人能说清吧。烦恼,它是情绪,只要人活着,就会有烦恼。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会因为改变一种活着的方式就不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允许它存在,正视它,接纳它,懂得烦恼会折磨我们自己,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再到烦恼来时,多少都会显得轻松点。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任意,坐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让人心存敬意,心生羡慕。不过,我知道,这都是那些经历了人生大变故,生死轮回,看清了人生本质的人该有的姿态吧。我们是普通人望尘莫及,但并不是我们做不到,只是没有那种经历,倘若你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由生到死,由死到死,或许会领悟到和其一样有意境和哲理的思想。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这些看似具有指导性的思想,也是要分清什么时候用,给谁用?所谓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竟相同的。而每个哲语都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感悟出来的。我们每个人的出生不一样;成长轨迹不一样;接受到的信息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得失的感情不一样,加上时空的变换。不能将其奉为不变的真理!亦如我现在所说的一番话。
  
  顺势而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舞者的舞,诗人的诗,剑客的剑。做好自己,做自己内心愿意又不伤害他人的事情就好。何苦顾及?何苦压抑?我们太平凡,平凡的无法踏足海角天涯。太多的羁绊,无法像陆羽那样“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曾有一位师傅说,每个人过好管好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就是在给宇宙输送正能量。
  
  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谜团,没有任何人能道得清说得明,而活着去思考是唯一的办法去触及它的意义。生活就是哲学,每个人都可以是哲人!
  
  (文/psycofe-子易 | 来源:心灵咖啡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