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爱情需要回应与反馈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4-05-01 13:57   浏览次  
  
  心理导读:从欣赏到爱恋,从相处到相爱,需要这种你来我往、逐渐深入、充分接触的温和回应,不一定要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这样慢火熬炖的感情,更能历久弥香,回味无穷,那种电视剧一般跌宕起伏的情节,说不定在哪一关就走到了尽头。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爱情需要回应与反馈

心理咨询师:爱情需要回应与反馈
 
  看美剧,有时候会发现老外们对“爱”这个字眼是非常非常珍惜的,轻易不会说出来,而一旦说出来往往就意味着极其重要的决定,而听的人一定会有非常非常激烈的反应——要么惊慌失措、要么深情以对、要么感动流泪——总之,一定不会像我们中国人常常遇到的那样平平静静冷冷清清。
  
  交往与“说爱”前有一段时间的相处
  
  如果再品读一下美剧里男女交往的细节,会发现其实从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追求到双方决定开始一段“relationship”,再到某一时刻深情地表白说“I love you”之间,往往有一段距离要走,表白的语言可能从“你愿意哪天和我一起出去吗?”到“我觉得和你一起度过的时间很有趣。”再到“我喜欢你”“你很迷人”等等,最后才是“我爱你”。
  
  是因为外国人含蓄吗?未必,很多情况下都是两个人都滚完床单了,还没有说出“爱”这样的字眼。这点和中国人很不相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奔放”,两个人还没有任何的接触,或者根本不知道对方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就很敢表白,很愿意表白,而表白则必说“爱”,似乎不用这个字眼就不能表达自己真诚的情绪。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对“爱”的态度反而更能体现“爱”的神圣,而反观我们身边的种种际遇,会发现:往往刚见到一个美女帅哥,就觉得自己对人家一见钟情,还不知道对方什么性格什么人品,就觉得自己爱上了人家,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就去公开表白,大大地场面说“我爱你”。而事实上,越容易说出来的“爱”反而越容易被放弃、遗忘、背叛。
  
  爱,从来不应该是一种单方向的付出或投射,那种情愫只能用“喜欢”、“欣赏”、“倾心”、“心仪”、“仰慕”等词语来形容,只有得到合适的、积极的、相当的回应,这些感觉才能慢慢转化为“爱”。爱是两个人的事,所以不要再说“我爱你,与你无关”,那样的“爱”可能会成为对方的负担。
  
  所以,培养一份爱情,不应该把感情埋在心里默默付出,试图有一天让对方发现,被感动到哭,这种互相暗恋的桥段虽然有,但极少发生;虽然一旦发生了会成为一段佳话,但不得不说因缘巧合之下互相错过的几率更大。
  
  培养一份感情,也不应该唐突佳人,还未有三分了解,张口就说爱你,人家还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什么性格什么渊源,你就要求人家答应你的追求,往往事倍功半,把人给吓着了,一个非常不良好的开端等于失败了一多半。
  
  而于被追求被表白的一方来说,无论面对气势汹汹的明示或和风细雨的暗示,其实不应该躲躲闪闪或直接绝了对方的念想。
  
  如果没有回应,那就不是爱情
  
  现在的很多人都输在一个“想太多”,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就能想到这个人家庭出身如何如何行为习惯如何如何身价条件如何如何七大姑八大姨等等社会关系如何如何,和自己这方面不合适那方面不合适,那么多可能的不合适那还不如干脆不要开始,不愿意“相处”,就无从“了解”,也就无法“发现”对方自身和自己是否合适。
  
  说白了,是应该要给人以“循序渐进”的机会,只有经过一阵子你来我往之后,合则继续,不合则散,别以为答应“交往”就意味着结婚和永远在一起。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小伙伴儿们,往往对“交往”这个阶段三观不正,不能像美国人对待“relationship”那样充分利用。人家那边更多的倾向于两个人在保持相对独立空间和独立社会关系的情况下互相了解和陪伴,约会是为了共同的乐趣或共同的喜好,同时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我们这边一旦开始交往了,那可不得了,往往一方会对另一方加上很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往往是不对等的,总是拿“别人的男朋友”或“别人的女朋友”作为标准要求自己的那一位,缺乏必要的缓冲,有时候难免双方都很压抑,不利于这段感情健康平顺地发展。
  
  从欣赏到爱恋,从相处到相爱,需要这种你来我往、逐渐深入、充分接触的温和回应(reflection),不一定要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reaction),这样慢火熬炖的感情,更能历久弥香,回味无穷,那种电视剧一般跌宕起伏的情节,说不定在哪一关就走到了尽头。
  
  另外须知,回应不是回报,不要试图我付出一百,你就应该找回给我两个五十,感情中没有多寡之分,不能简单粗暴地像做生意一般要求“公平”,两个人相处,本无公平可言,往往是先付出者感情慢慢从浓转淡,而后知后觉者反而感情从浅变得越来越深。
  
  这样的度就是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的,磨合的方式有很多种,某种情况下吵架也是一种沟通,胜过冷漠相对,感情的结束往往不是因为大吵一架,而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彻底失望,没有回应的兴致了。
  
  当然,回应是爱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却不一定是充分条件。想一想阿Q在酒馆里意气风发地对大家说:昨天赵老爷主动和我说话了。大家问:说什么了?阿Q说:我站在他家门口,他对我说“滚!”。
  
  (文/佚名  来源:人人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