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什么是钱少忧郁症?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4-03-28 14:56   浏览次  
  
  心理导读:“钱少忧郁症”不是什么心理疾病,而是缺钱一族借用心理学名词进行的一番自我调侃。得了“钱少忧郁症”的人,主观上觉得自己的收入比别人低,生活条件比别人差,于是便产生的一种愁闷抱怨的情绪。自从这个世界有了贫富差距,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会有人患上这种“病症”,或许,你也是其中一员。那么,得了“钱少忧郁症”,该怎么办呢?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什么是钱少忧郁症?

案例分析:什么是钱少忧郁症?
 
  “钱少忧郁症”不是什么心理疾病,而是缺钱一族借用心理学名词进行的一番自我调侃。
  
  得了“钱少忧郁症”的人,主观上觉得自己的收入比别人低,生活条件比别人差,于是便产生的一种愁闷抱怨的情绪。自从这个世界有了贫富差距,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会有人患上这种“病症”,或许,你也是其中一员。
  
  一、解析“钱少忧郁症”
  
  “钱少忧郁症”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1. 愁闷
  
  由于经济收入相对不足,消费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产生一种忧虑、郁闷的情绪,总觉得很多事情都令人发愁,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活得很累。
  
  2. 抱怨
  
  认为自己活得比别人差,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所以一谈起经济问题便愤愤不平、抱怨不止,好像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3. 自卑
  
  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暴自弃情绪,不愿到公众场合参加公共活动,不愿交往,喜欢幻想等。
  
  二、心理专家点评:
  
  这种“病症”虽说名为“钱少忧郁症”,但是钱少,人不一定真的忧郁。世界上也有安贫乐道的穷人,他们不觉得钱少是什么问题;还有承认钱少是个问题,但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增长财富”上的人,他们也不觉得忧郁。
  
  真正会得“钱少忧郁症”的,其实是那些把钱少当做大问题,并且看法和行为都很消极的人。
  
  为什么缺钱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钱的多少和自尊心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自我”产生的,特别是与“自尊”的关系密切。理由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自尊。
  
  那自我评价是受什么影响的呢?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努力使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一致的本能,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你怎么评价你自己这个人,你就会主动去寻找和你自己的评价一致的、别人的对你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这些评价。
  
  不过,当你认为在别人身上找不到你想要的评价时,你就可能会改变你对自己的评价。好比说,当你发现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认为没钱的人可耻,那么,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你就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从“我没钱,我也不可耻”变成“我没钱,我真可耻”。
  
  这样的想法就导致了自尊的降低,导致自卑的情绪。当你认为你即使努力想要改变现状也很难改变时,就可能产生自暴自弃、抱怨不止、自我封闭等等的消极后果。
  
  三、如何走出“钱少忧郁症”
  
  不做任何心理上的改变,也能摆脱“钱少忧郁症”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钱多起来。也确有研究认为,提高收入能够增强自尊。
  
  假如你的钱暂时多不起来,你也可以先调整心态。因为研究表明,当金钱和自尊中一方较强而同时一方较弱时,两者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和补偿。
  
  啥意思?举例来说,好比周杰伦去年自导自演的电影《天台》中,天台居民都很穷,但他们齐刷刷地认为自己就是比那些有钱人有良心,生活过得更简单更快乐也更有趣,这就是拿出多一点的自尊来补偿缺钱问题的一个例子;
  
  至于有钱人自尊较低时的例子也顺便举一下,好比说,一个半身瘫痪的有钱人在感叹“我怎么这样不幸啊”之后,通常还会庆幸地想“还好我是个有钱人”,潜台词是“我有钱,即便我是个废人,你们也不能看不起我”。
  
  四、追求钱财时,还需懂得取舍
  
  电影《黄海》中,贫穷的出租车司机久南为了尽早还清因送妻子去韩国打工而借下的6万元巨款,尽早去韩国与妻子见面,竟然答应了帮一个黑社会头目去韩国杀人的请求。而事情的发展,也一步步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先是目睹了另一个杀人凶手杀人,后来是为了躲避被灭口的命运,而杀人,最后被警方通缉,又被雇主追杀……终于勉强找到了回国的船,胁迫渔民把他带回自己的家,但渔民趁他夜晚意识不清时,把他扔进了黄海。从此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推荐一部电影,而是为了说:即使缺钱,有些事是万万做不得。杀人做不得,凡是昧良心的事,都做不得。
  
  假如说你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得起,那么为了挣钱而去做让人看不起的事,这就本末倒置了,再说,也未必真能挣着什么钱。
  
  《黄海》的故事是有现实原型的,但笔者真心希望,下一个悲剧的原型,绝不会是你我。
  
  (文/佚名  来源:心灵咖啡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