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如此对待孩子,谁该测智商?

责任编辑:tspsy-周雷  发布于2012-09-07 13:28   浏览次  
 
  心理导读:以测智商的名义,人为地给农民工子女入学设槛,这种卑劣的做法比直言“拒绝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要顽劣一百倍。直言“拒绝”虽然有违国策民意,但多少还算坦诚;一面大言不惭地宣称“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就近入学的待遇”,一面又以要求测智商的形式,把部分适龄学童堵在校门之外,这种“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的伎俩,实在是可恶得很。     ---心灵花园
 
如此对待孩子,谁该测智商?

如此对待孩子,谁该测智商?
  
  民工子女入学被要求测智商 称不合格去育智学校
  
  据《工人日报》 9月6日报道:郑州部分农民工子女入学被要求“测智商”,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出具的一份《2012年中原区小学招生工作意见》规定,“学龄儿童智力经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测试,智商在45到79之间,原则上到中原区育智学校就读”。
  
  以测智商的名义,人为地给农民工子女入学设槛,这种卑劣的做法比直言“拒绝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要顽劣一百倍。直言“拒绝”虽然有违国策民意,但多少还算坦诚;一面大言不惭地宣称“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就近入学的待遇”,一面又以要求测智商的形式,把部分适龄学童堵在校门之外,这种“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的伎俩,实在是可恶得很。
  
  我们能理解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困难。城市的教育资源有限,每年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学童入学,假如确实无法安排全部学生入学,坦诚告知民众,或按照先来后到顺序报名,或调动资源增加学位配置,无论如何不能借“智商”之名分流。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道德优劣的问题。
  
  随便问几个不咸不淡的问题,就断定某个孩子智商低,这种极不科学、极为随意的判断,有多伤人,也许只有相关家长能感受到。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谁为了某种目的,找个莫名其妙的理由说你的孩子智商有问题,要求去测智商,你能受得了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地教育部门颁布如此不堪的规定,当地教育工作者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伤害的不仅是“城市建设者”、“最大贡献者”的心,更是整个社会阶层间的互相信任和融合。是的,因为人家的父母是农民工,就公然以“智商”设卡,这种嫌贫爱富的态度将造成多么恶劣的社会影响?当地某些官员居然连这些都料想不到,难道不该去测测智商?
  
  总之,此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其一,要求适龄儿童测智商,本身就不可取;其二,单单要求农民工子女测智商,或者以智商问题歧视农民工子女更不可取。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必须反躬自省,否则家长们不会买账、社会舆论也不会答应。(文/李思辉)
  
  到底是谁最应该做“智商测试”?
  
  近段时间,江苏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变得格外忙碌,令医生们纳闷的不仅是来测智商的学生明显增多,而且有的家长希望医生给孩子比较低的分数,“医生,求求你们,将我孩子的智商分数改得低一些,越低越好!”原来老师告诉家长,如果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反之,家长、孩子都会受到老师比较多的批评。(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近日,从教书育人的学校里传出不少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为激励学生上进,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特意为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蒙古包头市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了一款与众不同的红色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紧接着,江苏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智商测试”突然门诊爆满,而家长竟然反常的希望医生给自己的孩子比较低的分数……怪事接二连三,真是怪得离奇。
  
  其实,绿领巾也好,红校服也罢,包括给孩子智商测低分,都涉嫌对一部分学生的人格歧视,是一种心理伤害,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6天前,教育部就绿领巾一事作出回应称,坚决反对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好与差的区别。看来,眼下最应该进行“智力测试”的则是做错事的学校领导和教师。
  
  俗话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为了保证老师的效绩,非要给原本天真聪慧的孩童贴上弱智的标签,这种狠毒阴招堪称伤害孩子的“软刀子”。这是因为心理暗示,既能引导人走向成功,也能致人毁灭。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说:“你将会世界闻名!”“预言”果然应验了,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一位工人下班后被误锁在冷库里,第二天人们发现时已经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只是女巫在居里夫人幼小的心灵里注入了一种“成功”的信念;那位工人则是自己害死了自己,望着被关死的铁门,心理彻底崩溃了。我们真是不敢想象,给孩子贴上弱智的标签,让其扮演低智商的角色,事实上就是一种消极心理暗示,万一有一天孩子真的弱智了,可怎么办呢?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激励是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好像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水一样。及时、适当的鼓励,是对孩子努力学习上进的报偿。而轻易就给孩子贴上低智商的虚假标签,无异于在他们成长的道路铺设了一道铁丝网,将他们天真浪漫、勤学好动的心灵封锁起来,人为拉大其与其他同学的距离,甚至是遭到他们的冷漠与歧视,逐渐被边缘化。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勤于活动,是孩子智商高的特点之一。美国贝鲁奇学院纽索拉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凡坚持每次持续20分钟跑步、健美操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懒于活动者。他强调,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活动或放松状态,想象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更富于创造力。而被边缘化的孩子,在校自主活动和参与集体活动机率无疑是较低的,甚至压根儿就不敢参加活动。
  
  童话作家郑渊洁说过:“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心理学研究也认为,受到鼓励越多,孩子越自信,成长就越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不要总是给孩子贴上“这不行、那不行”的无能或失败标签,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激励与信心,让孩子看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一定会是成功的人。
  
  当然,保证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彻底摆脱“标签情结”与“标签思维”,更需要教育体制的彻底改革。学校里发生的种种怪事,都能从应试教育中找到原因。(文/徐云鹏)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