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盘古的原型与原型意象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8-05-24 14:28   浏览次  
  心理导读:远古神话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虽然其分布零星、不成系统,但其文化价值、文化意义仍然不可否认。而且这些远古神话促成了我国远古先民原始信仰的形成,推动着整个氏族社会、时代的前进。而且这些远古神话意蕴丰富。本文主要以原型神意象为理论切入点,分析这些远古神话的几个原型要素,以及在文学文本和我国远古先民中的文化意蕴。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盘古的原型与原型意象

心理学堂:盘古的原型与原型意象
 
  1、原型神意象理论分析
 
  “神意象”这一文学批评范畴是由文艺批评学者柳倩月老师提出的,柳老师曾檄文《“神”意象:一个文学的文化批评范畴的提出—中国古典文学“神”意象研究论纲之一》指出,神意象是意象群中的一类,是兼具神的特性,由艺术家用形象思维创作的文学形象,或在审美感兴中,艺术家所创作的文学形象。文学神意象具有神妙、异常、幻变、缥缈等特征[1]。柳老师在提出这一文学神意象范畴时, 是在各种文艺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兼具传承性的创新。在该理论的成型过程中,柳老师将其比附或称专门区别于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二者的异同性方面做过专门的论述。柳老师认为,她所提出的文学神意象与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正在于神话对文学意象创作的渊源或贡献方面。因为弗莱的原型理论正是基于文学始于神话而立论的,神话乃是文学发生的总根源。而文学神意象理论无疑也内在的秉承了这一论点。文学意象自古就有汲取神之特性进行艺术创作的历史。从远古神话形象的“庄骚”文学、神仙思想浸淫的汉赋、仙话到受佛教鬼神观念影响下的志怪小说,无不是神话形象对文学意象影响深远的例证。然而,就原型理论与神意象理论的差异性方面而言,文学神意象极大的突破和扩展了神话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神意象理论具有变异、积淀的特征,既保留了神话的神性特征,又融入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背景因素,使文学神意象的创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风貌,这与弗莱的原型理论所具有的结构化、模式化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文学神意象理论也扩展了神话因素对文学意象创作的影响,它还融入了宗教、哲学、民风民俗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力图使该理论呈现开放性与包容性兼具,同时又具有历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基于上述该理论的特性,我将运用原型神意象理论具体分析在中国文学文本中几乎是被集体回忆的代表性神话—原型神意象:盘古创世神意象,并探知盘古神意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哲学宗教等广泛内容与内涵。
 
  2、创世大神盘古的原型神意象分析
 
  在我国人民群众口头传承或以文字记载的远古神话—原型神意象的留存中,创世大神盘古可谓是最为古老而经典的原型神意象,同时他已经作为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积淀并传承于中国口头文学和文学文本中。盘古由“化卵而生”、“开天辟地”、“垂死化生万物”等丰功伟绩深藏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并内化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文学上的原型,而其形成与内涵又值得进一步探究。
 
  首先是探讨盘古这一原型神意象的来源。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盘古是从印度佛教文学传入我国的。这仅仅是从某些文献典籍记载推测而来的。盘古开天辟地,宇宙万物都由他“孕育”而生。反之,盘古亦是由宇宙化生而来,即“宇宙卵”化生而来。根据佛教法典《魔奴法典·序》第一卷中的记载,盘古是佛经文化“Brahma”传播而来,这与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叙事结构、内容基本相似的创世神话,而且在时间考证上更为久远。《魔奴法典·序》第一卷中记载道:宇宙睡眠本体神出现,撒种金色鸡卵,本体神(Brahma)藏于蛋中,住十二个梵月,蛋分为两半,一半升为天,一半降为地,又以智慧创生了神性、人性和畜生性。我国三国时期的徐整在《文艺类聚》(卷一)中的记载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同时,在我国远古先民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中就存在盘古是我国南方大神的记录。如彝族史诗《梅葛》中,就亦有同样叙事模式、内容的创世神话。盘古究竟源自何种文化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从这些有记载的文学文本中盘古神话对比来看,都把盘古这个神意象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原型——卵生神话,即盘古是由“宇宙卵”化生而来[2]。这位宇宙的创世大神的传奇诞生方式,直接把我们引入了我国远古先民诗意想象创造的“宇宙卵”原型。这是先民们关于宇宙天地起源的直接体悟。从材料  文献对比分析来看,盘古无疑首先是以英雄人物的形象将其塑造定格的。只不过是一位巨人罢了。他拥有人类所共有的头骨四肢、血液毛发。但作为先民原始信仰中的创世大神,自然给其诞生方式附会上神性的色彩。他们首先拟定盘古开天辟地,开启宇宙起源的序幕的丰功伟绩,那么随后自然能诗意创造盘古由宇宙孕育而来,因而盘古“宇宙卵”的原型并在神话的发生过程中相伴产生了。
 
  如前文所述,盘古这一创世大神神意象“宇宙卵”的原型创造是蕴含着我国远古先民的宇宙哲学观的,即“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我国老庄哲学就是这一宇宙哲学观的最早发生代表,《老子》中就明确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庄哲学将天、地、人三者合一了,统一的根基就是神秘的“道”。这里的“道”就是“道家之道”, 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凝练体现。在当代学者的观念里,这里的道就可以通俗的称为自然规律,对于生产力水平的原始初民社会,这种规律本身就富有很深的神秘色彩。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有天人相通的言说,汉代儒学巨匠董仲舒更是利用“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将帝王比附代神立言的天子,神话帝王并神话儒家教义。在我国神话名著《山海经》中,就有很多人物意象都是天人神兽的结合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人兽意象的结合体也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精神外化。而卵生原型在《山海经》中也有记录。书中记载,在大荒之南的成山有个“卵民国”,该国的人民都是从卵中生出来的。这与徐整所记载的盘古由卵而生的创世神话不谋而合。可见人类因卵而生这一原型神意象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以文化积淀的方式薪火相传着。或者称人类“卵生”这一原型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还在形式上出现了置换、异化。这也正是原型神意象理论发展变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体现。人类“卵生”这一原型神意象的创造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尤其是文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结构与象征思维方式,是他们在远古时期日常劳作,思维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原始思维体现。 远古先民在刀耕火种、围追狩猎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许多卵生动物的生育、活动轨迹亦自然是其耳濡目染的对象,不同于人类的生殖方式,很容易成为先民们诗意想象的较好素材和创造神话意象的活态范本。
 
  3、盘古“尸化万物”的创世方式分析
 
  盘古这一神意象的另一原型就是尸化万物,即盘古死后,其尸体的各个部分化作了天地间的自然万物。既然本文是以文本分析为主,那么我还是徐整最早记《绎史》卷一引徐整《五运年历记》就记载了英雄盘古这一惨烈的创世过程:“首生盘古,垂死化生: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理)。肥肉为田土,发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股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田风所感,化为黎日云。”在这段简要的文字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盘古这位创世大神,至高无上的大英雄,在其死后,几乎是分解了其尸体的所有部分,而献给了天地万物。又或者说盘古全然是融汇于天地万物、大自然之中了。《文心雕龙·原道》篇中就有所谓“性灵所钟,是谓三才”[3]p1的论断,而这“三才”,从《原道》篇中的宏观主旨来说,正是指“天、地、人”。论及此处,正如盘古是“宇宙卵”孕育而来的原型神意象一般,盘古死后,尸身化作天地万物,同样蕴含着我国远古先民“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结合盘古“宇宙卵”孕育而生的原型叙事模式,我们可以发现,盘古死后化生天地万物,正是一种生于宇宙自然,死于宇宙自然的过程体认。正如自然万物的新陈代谢,枯荣交替一般,这种自然规律很明显深深影响并融入到先民们创造神话的原始思维之中了。拓宽思维,加上肆掠的想象,天地混沌未开的宇宙诞生伊始,第一个宇宙孕育而生的天地万物—盘古,亦遵循着同样的自然之道:尸身化万物。从这种自然之道的自然规律而言,盘古这位创世大神神意象的尸身化万物原型,正是那些朝夕与远古先民相伴而生的自然万物的生死循环现象的外化表现,远古先民在缔造创世神话时,就很容易运用这种直觉体悟的原始思维、直觉体悟、简单类比从而构造出本民族的创世神话。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道法自然”的自然规律论,再加之我国远古先民“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共同构造了盘古尸身化万物的惨烈创世神话原型。
 
  再者,盘古尸身化万物这一原型神意象还体现了远古先民对英雄创世崇拜的民族心理的认同。 先民们在钻木取火、结网渔猎的严酷自然生存环境中,总有英雄人物的出现,带领自己的族群、物种—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战胜残酷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肆意践踏和威胁。当然自然界并非总以残酷的面目出现。相反,先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能直接体悟到它是以双面人的面目与人类共生发展的。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给予,另一方面又是风雨雷电、猛兽与人争食的残酷自然威胁。这种自然规律正类同于盘古由“宇宙卵
 
  ”孕育而生,又不得以最惨烈的自我牺牲方式——尸化万物来接受自然的“迫害”,或称以死回馈自然的恩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自然规律现状无疑是与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发展过程息息相关,那它也可以视为远古先民们的一种社会生活背景,自然渗透到其文化思维领域。因此,盘古无疑就是先民们这种原始生活中所需要崇拜、信仰的英雄。而从远古先民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来看,盘古亦是先民们在对自然敬畏并举的过程中,对人类自身强大的自我认同的集体英雄化身,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强大自信心的体现。
 
  盘古尸身化万物的原型神意象的塑造,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史诗中也多有迹可循。例如,在布依族创世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大神是布杰。布杰开天辟地中选择了惨烈的尸身化万物的方式。而彝族创世者则是阿卜多莫,在彝族史诗《梅葛》中,创世者阿卜多莫打死老虎,老虎死后,其尸身化为天地万物。布朗族则是由大神顾米亚杀死犀牛,以犀牛尸身造天地万物。哈尼族则是以牛身化万物。在后述所列的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虽然也采用了尸身化万物的原型叙事模式,创造创世大神原型神意象,但又融入了动物参与的元素,或直接以动物尸身化万物作为我国各民族公认的盘古尸身化万物的变体。这种变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融入原始社会早期存在的图腾崇拜自然宗教意识。因为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社会选择某种动植物,并把血缘关系扩展到这种神圣动植物身上,以此作为本氏族与其他氏族的区别的标志。图腾崇拜亦是远古先民原始信仰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蕴,它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盘古神意象原型的形成起到了民族心理与文化的集聚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大神尸身化万物,还是老虎、犀牛、牛尸身化万物,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发展,最终都置换并凝聚为盘古尸身化万物这一我国远古创世大神神意象的原型,成为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心理结构与思维特性。
 
  参考文献:
 
  [1] 柳倩月:《“神”意象:一个文学的文化批评范畴的提出—中国古典文学“神”意象.研究论纲之一》,黑龙江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期.
 
  [2] 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三联书店,1994年版.
 
  [3] 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李习艳 | 来源:论文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