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精神分析的发展史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03-19 14:50   浏览次  
  心理导读: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则包含人的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其间,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精神分析的发展史

心理学堂:精神分析的发展史
 
  精神分析学说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则包含人的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其间,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
 
  第一节:精神分析发展史
 
  一、精神分析的主要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WHY?第一位在精神病学临床工作中,系统地将当事人儿童期生活体验中的心理矛盾对成年后行为的影响,用于理解和解除当事人所出现问题的医学理论家和治疗实践者。
 
  影响者:伯恩海姆、沙可、麦斯麦术、布洛伊尔
 
  二、理论的发展:自由联想、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冲突理论
 
  三、重要贡献者: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
 
  四、精神分析的发展——新弗洛伊德主义
 
  沙利文为代表“社会文化学派”
 
  赖西为代表“自我心理学派”
 
  克莱因为代表“客体关系学派”
 
  宾斯万格为代表“存在主义分析学派”
 
  沙利文以人际关系心理过程为主要参数,提出其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1)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童年时期困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从而导致经验组织的分裂;
 
  (2)早期生活的焦虑是由焦虑的母亲所诱发的,这种焦虑可以称作"不良联接状态",是人类状况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3)人生来就有追求满足和安全的需要,并在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人格模式。
 
  1、自我心理学体系基本思想
 
  (1)把自我看作是自主的。把它从伊底内驱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伊底的出现,不论在心理学上或生物学上,都比自我的出现早,自我是从伊底中发展出来的。但在哈特曼看来,自我和伊底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禀赋--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在本分化以前,严格说来是没有自我。也没有伊底的,两者都是分化的产物。因此它们是两种同时存在着的心理机能
 
  (2)自我的机能是适应性的。他把适应看作是有机体与环境变相作用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合的连续运动,自我就是在这交相作用的关系系统中螺旋式地逐步与环境取得平衡,不断发展成长的。
 
  2、客体关系学派的基本思想
 
  客体关系理论家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婴儿早期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克莱因最早从事婴儿幻想生活的研究。她认为,初生婴儿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婴儿通过母亲的乳房理解外部世界。
 
  3、存在主义分析学派的基本思想
 
  (一) 存在意识
 
  1.人应该对自己的存在负完全的责任。自己決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2.世界本质就是人们存在的全体。人们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存在,也不可能脱离自己而存在于世界之中。
 
  3.人们能夠实现存在的所有可能性,也就是实现真正的存在是人们生存的目标。
 
  4.一旦允许別人支配自己或屈服于环境的压力下,人们的存在就变的不真实。
 
  (二) 存在方式
 
  1.单一方式:只为自己一人而活。
 
  2.双重方式:两人相爱。
 
  3.匿名方式:失落于人群中。
 
  (三) 变化
 
  变化的发生对于人类发展來说是同等重要。即某事的发生较之人在某一時刻状态更为重要。当存在改变时某些事物变得更多更好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第二节 人格与治疗理论
 
  一、传统精神分析的人格与治疗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意识、精神前意识、活动潜意识
 
  (二)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基本 生的本能: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
 
  本能 死的本能:死亡本能与攻击本能
 
  口唇期
 
  性心理 肛门期
 
  发展 性蕾欲期
 
  潜伏期
 
  生殖期
 
  (四) 心理防御机制
 
  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 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第三节 现代精神分析的人格与治疗理论
 
  (一)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是如何由此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
 
  1、发展时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2、理论要点:客体关系理论家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初生的婴儿正是在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密切交往中逐渐获得了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完整印象,并最终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功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3、客体的含义
 
  (1)早期含义:客体(Object)这个词是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采用的,当时仅涉及某种本能需要的满足,也就是说,客体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更广义的客体则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或驱力所指向的某个特定的人或物。
 
  (2)客体关系理论:客体是一个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某个体的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一个非人化的物。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朔造某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
 
  4、基本概念
 
  部分客体(Part Object):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Whole Object):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这是Winnicott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这是Winnicott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共生(Symbiosis):这是Mahler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一个概念,在此是指婴儿对与母亲处于一种未分化熔合状态的内在精神体验。
 
  5、基本理论
 
  (一)客体关系理论对儿童内在精神世界的理解
 
  个体的精神发展过程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初生的婴儿在精神上与母亲处于共生熔合状态,在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婴儿通过母亲或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部世界 。
 
  婴儿将母亲分成了二个部分:一个适时地、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母亲是好的,并且是一切好的事物的代表。同时,婴儿觉得自己也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婴儿的感知和情感功能的发展,婴儿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对母亲的完整的客体表象。与此同时,婴儿逐渐意识到他和母亲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同的两个人,于是婴儿开始有了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自我表象。
 
  在婴儿形成其最初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Winnicott尤其强调母亲对婴儿适时的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足够好母亲(good-enough mother)的概念。他相信,对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来讲,婴儿几乎是她自身的一部分,照顾婴儿是她的首要任务。正是由于足够好的母亲向婴儿提供了足够的照料,成功地适应了婴儿的各种需求,从而激发了婴儿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而这种无所不能感使婴儿逐渐可以信赖外部世界,并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
 
  (二)对人格结构的理解
 
  人的精神结构起源于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关系的不断内化,而不是,或者至少不完全是起源于人的本能驱力。
 
  客体关系理论家更重视自我。他们相信自我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是对最初的那个好客体,母亲乳房内化的结果,而不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
 
  自我是一个具有自身能量的精神能动结构,无需从本我中获取能量。他将自我分成核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和内在破坏者三部分,并与不同的内在客体相联系。当一个客体被分离,自我也相应地被分离,并与客体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因此,人的冲突不再是来源于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而是自我的不同部分与自我所内化的客体之间的冲突
 
  (三)对人格发展的理解与划分
 
  Klein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二个层面,即偏执—分裂层面和抑郁层面。前者是取自此阶段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特征,其时间跨度从出生到四个月左右。后者则是根据当时占主导色彩的情绪来命名的,其时间是从五个月开始
 
  Fairbairn则根据婴儿对内在客体的依赖程度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
 
  Winnicott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父母的照顾与遗传倾向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的照顾方式与质量至关重要。他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完全依赖、相对依赖、独立三种状态
 
  Jacobson只是简单地将发展过程分为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融合阶段和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阶段。在前一阶段,婴儿通过模仿客体的行为方式将自己变成客体的一部分,或者将客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达成与客体的共生状态。在后一阶段,婴儿的自我—客体表象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楚,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希望象客体的愿望越来越现实,从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
 
  Kernberg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一个月,婴儿的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完全处于未分化的熔合状态。
 
  第二阶段,从二个月到八个月,其特征是婴儿形成了一个较稳固的自我—客体表象复合体。
 
  第三阶段,从出生后六至八个月开始到十八至三十六个月结束,其特征是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自我与非我分化。
 
  第四阶段,从二岁到六岁,其特征是与愉快情绪相关联的“好”的自我或客体表象和与攻击性相关联的“坏”的自我或客体表象被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时,形成稳定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和自我身份。
 
  第五阶段,将整合好的超我进一步促进了自我身份的整合与巩固,而自我身份又随着内在客体关系的再调整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四)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及治疗学:客体关系的治疗师总是从关系的层面来理解人的精神病理现象并进行治疗。
 
  Klein的理论
 
  (1) 致病原因: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而由不同客体所激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他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所有这种既往经历过的幻想、恐惧、爱与恨均会以移情的方式表现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
 
  (2) 治疗方法:治疗的过程就是对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让早期被内化到儿童精神中的客体再外化,让病人的内在冲突再外化,使被内化的客体的严厉性得以修正,从而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
 
  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及治疗学
 
  Fairbairn 的理论
 
  (1) 致病原因:坏客体的内化是个体精神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儿童借助分离机制将坏客体或客体的坏处分化出来并加以内化,然后,将内化的坏客体压抑到无意识层面。这样,儿童就将环境美化了,自己也不会感觉到坏客体的存在,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如果压抑失败或者被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充分释放,就表现为心理问题或症状。同时,这些症状或问题又会因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心理冲突以及病人所采用的防御机制而得到进一步的塑型。
 
  (2) 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就是让这些被压抑到无意识的坏客体得以释放,坏客体所伴随的情感能量得以渲泄。为此,治疗师必须成为患者的有足够耐心的好客体,让患者在一个安全的、不触及其自罪感的环境中逐步释放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坏客体,最终建立起直接的、真实的、充分的人际关系。
 
  (3)Winnicott 的观点
 
  致病原因:精神疾病的产生源于儿童没有获得母亲适时的、足够好的照顾,无法形成真实的、自发的、完整的自我。
 
  治疗方法:治疗就是借助一种有控制的退行过程,使患者重新经历早期的抚养过程,以便重建患者的真实而健康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性的治疗设置,治疗师的耐心与可靠性是这种治疗性退行得以成功的基本保障。患者在治疗师用他的宽容、忍耐、节制所营造的治疗气氛中使早期的情感创伤被化解,攻击性得以表达,并找到那种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Winnicott甚至相信在这样的治疗中,是患者在自我疗伤,治疗师只是充当患者需要他扮演的角色而已。
 
  Mahler的观点
 
  (1)致病原因: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特定发展阶段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或遇到创伤性的事件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尤其在自我封闭期与共生期亲子关系的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
 
  自恋性精神病就是源于婴儿在人格发展的共生阶段不能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形成正常的共生圈,因而几乎不可能有进一步的人格发展,而只能停滞在自恋阶段。
 
  而共生性精神障碍的病人则是由于不能完成人格的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并退行到共生性的发展状态。实际上,由于这样共生状态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因此,患者会进一步退行到更早期的发展阶段,即自我封闭状态。
 
  (2)治疗方法:这类心理障碍或精神病无一例外地与婴儿早期与母亲的关系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就是让病人重新经历早期的发展历程,达到较高水平的客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或充当母亲替代者的角色,发挥辅助自我的作用,或促成整合,形成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其中,对自恋性精神障碍、共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讲,治疗师的高度耐心与并给予充足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治疗师必须让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这个过程。
 
  Kernberg的观点
 
  (1)致病原因:人的精神发展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都涉及到驱力、人格结构、客体关系与发展过程这几个方面。
 
  在较高层面的个体具有整合良好而又严厉的超我;驱力处于部分抑制的恰当发展水平;自我概念稳定;防御机制以压抑为主;具有一定深度的、情感丰富的稳定客体关系。在此范围内的精神病理现象为癔病、抑郁症、受虐狂、强迫症。
 
  在中间层面的个体常具有苛刻的超我;驱力已发展到生殖期水平,但仍有部分前生殖期的冲突存在;自我欠稳定;防御机制仍以压抑为主,但抑制不足;可形成与他人的关系,并能忍受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的精神病理现象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施虐--受虐型人格障碍、衡定的性偏移。
 
  处于较低层面的个体具有施虐性的超我,关心与内疚能力削弱;自我与超我的界限不清楚,因超我整合欠佳而导致行为具冲动性,工作与人际关系紧张;以分离和分裂为主要防御机制;自我概念不稳定,自我身份混乱。其主要的病理现象为反社会型人格、冲动控制障碍、边缘人格和精神病性人格,多种性偏移。
 
  治疗方法:
 
  (1)治疗师可以指出在治疗关系中病人对治疗师的负性移情,
 
  (2)对导致病人的自我功能削弱与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实现病理性防御机制提出质疑,
 
  (3)通过建立治疗情景的方式以阻止病人将病理性的移情性情感见诸行动。
 
  (4)适当控制治疗性退行的速度与深度,否则,会迅速引起未整合的、原始的客体关系的过早激活。
 
  案例分析
 
  假设灰姑娘和王子因为婚姻问题来寻求治疗师的协助。
 
  传统精神分析:探究灰姑娘性本能的压抑,以及她对父母所有未解决的恋父情结的感受,治疗师会从其自我与本我结构间的防卫以及冲突方面来分析灰姑娘的问题。
 
  客体关系心理学:关注灰姑娘所遭受的早期因丧母产生的心理剥夺,可能这样的失落导致灰姑娘习于运用“分裂”这样的心理防卫机制,借此她把某些女性理想化(比如那个给予她一切的仙女),而视其他女性为全坏的(如她的继母和继妹)。
 
  客体关系心理学:她理想化了王子,虽然只认识他很短的时间,一个建立在扭曲的内在自身和他者影象之上的婚姻,一旦她迟早必须面对把王子视为具有人性缺点的真实人物,势必会产生问题。治疗的重点放在灰姑娘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及情境中间的落差上。
 
  (编辑:tspsy-张茵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