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我们为什么热衷于旅行?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7-12-18 11:59   浏览次  
  心理导读:旅行的过程中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会变得十分珍惜在外地的每一分每一刻,花尽心机安排行程,把每一天的行程排满,甚至没有行程也会在街上乱逛。可能你外游时不会好像我一样日行千里,而是在酒店或渡假村休闲地渡过,但这不过是大家的兴趣或目标不同,都在珍惜时间:我在争取时间游玩,你在争取时间渡假。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我们为什么热衷于旅行?

心理学堂:我们为什么热衷于旅行?
 
  放心,本文章不是谈旅游时死亡,或遇上空难海难之后,吃不吃了旁边那个叫家明的人来生存之类的事—我只是想谈谈自己对旅游的一些经验反省。
 
  1、旅游模式,on?
 
  不知道大家会否跟我一样,去旅游时会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平时在香港的我,十万亿个颓废,每天睡至日上三竿,就算不逃课也是迟很多才回到学校,每天只想在家里睡多一点、看多点电视、玩多些电玩,工作则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身在外地则来个 360 度……不,180 度转变,积极得不得了,八时起床也觉得自己迟了,每天都把可以做的事、可以去的地方都尽量做尽量去,由朝早到夜晚十多个小时一直在不同的地方游转,好像开了外挂有无限体力似的。
 
  我十分喜欢出游。多得近年廉航的兴起,这一两年次数比较多,就慢慢发现每次自己出游时就会进入以上的状态。就算不是平常的旅行,身在外地都会自动开动了这个模式。想当年(即是去年),我到北海道大学作交流生,每天九时半的课竟然没有迟到!(那种几分钟的不算啦~)作为「迟到大王」的我连我自己也惊讶……
 
  然后我就在想,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时间有限?
 
  我相信很多人也会这样回答:「达哥都说,去旅行当然去尽兴啦!这几天不去就要回家去不到了!」
 
  应该是吧?因为时间有限,我变得十分珍惜在外地的每一分每一刻,花尽心机安排行程,把每一天的行程排满,甚至没有行程也会在街上乱逛。可能你外游时不会好像我一样日行千里,而是在酒店或渡假村休闲地渡过,但这不过是大家的兴趣或目标不同,都在珍惜时间:我在争取时间游玩,你在争取时间渡假。
 
  或因为这样,有些人说旅行可以「寻找自我」。我觉得这个十分文青的说法有点夸张,但出游时的确可以发掘或展现自己的兴趣。近十多年,「自助旅游」的旅行方式盛行,我们可以不参加旅行团,而自己一手一脚决定行程。我们不用跟着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的安排,而是自己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你就会慢慢发现自己是喜欢什么的人:有人会去疯狂购物、有人会去探索自然景观、有人会去参观历史古迹、有人会到不同类型的咖啡店、有人会去寻找当地美食、有人会享受高级酒店设备,各适其适。当然,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也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过或许我们在所居住的地方,学业、工作等等已经令你觉得没有太多时间和心力去做这些事情。
 
  但是如果你知道时间有限,或许你会有多一点心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在北海道大学的时候,就算每天由上午上课至黄昏十分疲倦,我也一堂没有缺席,因为我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机会。在我就读的哲学系,以我的观察,从大陆来港读书的研究生准时毕业的比率也比本地研究生高很多(笑),或许他们本身就是很勤力很聪明的人,或许因为人在外地,对「时间有限」意识高很多。
 
  相对而言,我们在本地很少会觉得「时间有限」的,除非是什么有特定的 deadline 的事情。我们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当然会待上很久,但却因此不会太珍惜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早阵子在街上遇到两位分别来自哥伦比亚和自墨西哥的旅客,她们问我到天坛大佛时间要多久,我也只能支吾以对……因为天坛大佛落成了二十多年我也从来没有去过。除了因为没有朋友和女朋友之外,还因为觉得,「我迟些去也可以啦」。
 
  3、旅游 mode v.s. 死亡 mode
 
  有留意荼毒室的室友,应该有些人有听过李四的讲座《恐惧悖论》吧?李四在这场讲座中提过一套黒泽明 1952 年的电影《生之欲》(生きる),当中主角渡边勘治(志村乔演)因为患癌而陷入忧虑,开始「寻找自我」,问自己应该做什么,从而发现自己可以做什么,并定立人生目标,为生命建立价值。渡边未发现自己有绝症之前,过着没有目标的日子,没有什么目标希望达成,每天只是准时上班下班,重复相同的工作。有人会说,渡边的人生大部分时间只是过着没有灵魂的生活,死到临头他才懂得怎么去活。
 
  为何渡边会有这样大的改变?因为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知道大限将至时,我们的思考模式会由「今年/下个月/这星期/明天要做什么」变为「我这一生要做什么」,整全地思考我们的人生。然后我们就会去思考,有什么是对一生人而言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有什么是这一生中非做到不可,有什么是现在还可以达成的。然后,或许我们像渡边一样,开动「死前价值建立模式」,好像变了另一个人般努力地生存至最后一刻。
 
  我们通常需要别人告知死期到了才会好好的规划时间
 
  或许你会说,我应该还没有那么快死,难道要等到医生对我说对不起,我才会明白「死前价值建立模式」是什么一回事吗?其实不用!在旅游时我们也会开动这个模式,原因也是一样:知道自己时间有限。我们知道我们出游有几多天的时间,所以我们会整全地思考这个时间我们要做什么。只不过,当我们回到家之后又回复之前的状态罢了。
 
  当然,旅游模式跟死亡模式有所不同。旅游的 deadline 只是你该次旅游的 deadline,你可能会认为,「我下次还会再来的!」(个人经验:除非是台北东京大阪首尔等邻近的大城市,否则不要假设自己会再去。)死亡的 deadline 却是「真.究极.EX.终极 Deadline」:它是你生命 deadline,对你来说它是所有东西所有事情的 deadline,过了这条 line 你便会是 dead。所以我相信,死亡模式为我们带来的外挂能力,远远大过旅游模式。
 
  相信各位室友和我也一样,知道自己终有死亡的一天,但不知道是哪天。不过我们不用好像渡边到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才开动价值建立模式。各位室友,当你在阅读这篇废文的时候,你的(自然)生命或许已经过了 1/4 甚至 1/3、1/2 了。生命是有限的,请珍惜时间。我去抢平价机票了。
 
  (作者:L  | 来源:好青年荼毒室)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