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让心理学回归哲学的怀抱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4-07-06 08:49   浏览次  
  
  心理导读:心理学涉及知觉、认识、情绪、人格、行为,后来又从个体发展到群体,涉及人际关系、家庭、健康、教育、社会等方面,同时结合神经科学、医学、生物等,走一条用客观方法探讨主观个体之路。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让心理学回归哲学的怀抱

心理学堂:让心理学回归哲学的怀抱
 
  看到有不少人穿梭于哲学与心理学之间,逐有了写一篇心理学方面文章的心。哲学孕育了所有学科,到后来的一步步分化,这是哲学学科的幸事,也是哲学之不幸。幸运的是各学科的分解精进使得人类视野不断宽广,使得我们的研究可以更加深邃。不幸的是哲学越来越窄,到现在发展到人生哲学、分析哲学甚至沦陷在语言、定义的小圈子里,一些挂着哲学词尾的科技哲学、生命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哲学等,也只是划界分明,失去了哲学综合性的天赋。哲学也同时受到这些学科的影响,偏重客观视角,讲求逻辑、辨证、实证、分析、定义,一步步将自身拘束在狭小的空间。
  
  笔者以往一直纳闷为何哲学没有继续“主观个体哲学”深入,后来发现,原来心理学就是关于主观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研究,只是心理学将自己纳入了科学的范畴。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将个体哲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涉及知觉、认识、情绪、人格、行为,后来又从个体发展到群体,涉及人际关系、家庭、健康、教育、社会等方面,同时结合神经科学、医学、生物等,走一条用客观方法探讨主观个体之路。
  
  为何不叫“脑理学”而叫“心理学”?这是因为早期哲学家如帕拉图、亚里斯多德时代,一直认为心脏是个体活动的场所,以至于后来心理学引用了希腊文原意,渐渐使人们习惯了“心理”的说法。直到后来十九世纪,才逐渐认识到人的心理其实是脑部神经的作用。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脑与心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虽然整个学科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却已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
  
  本文所要说的“心理学回归哲学怀抱”就是指最近的“后人本心理学”(又称“心理学的第四思潮”,或简称“第四心理学”)。这标志着哲学在困境中迎来了一支解围部队,这只队伍自己从100多年前出走后,又在如今发现其身上的哲学基因,劳师远征之后正回归哲学大本营,并且带回了哲学遗失已久的“主观个体视角”。
  
  最新心理学的回归,为哲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哲学今后的发展重新找回了生机,使我们对日渐衰落的本体、形上、人与自然、永恒等话题可以继续下去,一改拘泥于语言定义的尴尬境地。
  
  心理学的回归,使得曾经深埋我们心中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又重新回到了哲学讨论中,而且还是带着答案回来的。
  
  后人本心理学开创人是肯威尔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之一,他是整体心理学和整体政治学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个佛教徒,评论家称他为“在意识进化领域里最重要的思想家”、“美国最为新潮的学院派作家”,他是第一个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学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所推崇的一种长青哲学以及“梵我一如”的境界,这是一种他自己体验到的境界,与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相似,在老庄和佛陀那里,他完成了中西合璧的哲学观。
  
  后人本心理学是长青哲学的发展,二者合二为一成为了心理学回归哲学的桥梁,肯威尔伯对以往偏向神秘主义的超个人心理学进行了扬弃,结合科学知识使得人们对神秘灵修观念得到纠偏,通过对意识的分层、对划界的除蔽,让人们更方便理解人、自我及自然、永恒的本质,为人们理解“天人合一、当下永恒”扫去障碍,为人们认识“道”“空”“上帝”的真相提供了帮助,为人类走入大同共存之路指明了方向。
  
  曾经的心理学从哲学出离后,努力将主观个体的研究转变为客观可度量的科学,现在后人本心理学带着人类心理学精华和宗教思想、心灵修炼、神秘主义中的精髓,回归哲学,用它的心理学优势带动哲学的重生。
  
  (文/佚名  来源:唐山心理论坛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