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咨询关系究竟是什么?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3-03-19 09:17   浏览次  
  
  心理导读:不同心理咨询流派对咨访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文章探讨了咨询师角色影响咨访关系的原因,同时就咨询师角色影响咨访关系中的主客观态度、影响咨访关系的功能、影响咨访关系中技巧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建立互动的、专业的同盟般的咨访关系。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咨询关系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堂:咨询关系究竟是什么?
 
  从来访者和咨询师接触的那一刹那,咨访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它也将和咨询师的角色一样伴随咨询过程的始终。承担起咨询师的角色,咨访关系就宣告了开始。而咨访关系的结束,也预示着咨询师角色的终结。
  
  咨询师的角色是咨访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任何心理咨询流派都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不同流派对咨询师角色认识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其咨访关系,使得咨访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咨询师角色影响咨访关系的原因
  
  1.1 咨询师的角色认知与咨访关系的界定
  
  一般而言,咨访关系是一个独特、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咨询师会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从自己接受的训练出发去看待这种人际互动,怎样看待咨询师在咨询中的角色势必影响到对咨访关系的界定。因此所有关于咨访关系的定义也是基于不同的咨询流派产生的,正像没有永远正确的法则一样,也没有一个统合了各种咨询流派的关于咨访关系的界定。
  
  在精神分析者看来,他们是咨访关系中的引领者。弗洛伊德曾说,症状是生活中所不能满足的欲望(尤其是性欲)的代替满足[1]。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对潜意识的探讨,在他们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借助自由联想、释梦或移情帮助来访者的无意识向意识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以专家和权威的身份出现,引导咨询过程。来访者则对咨询师完全信任,听从咨询师的指引。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一种分离的状态,整个过程中咨询师以一种中立和客观的态度出现,在咨访关系中处于指导地位。当然,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为来访者营造一种安静的、舒适的氛围。但咨询师引导的角色注定了这种氛围以一种背景出现,服从和信任是其咨访关系的核心理念。
  
  行为主义流派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他们是咨访关系中的“训练者”。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咨询中关注来访者的行为,他们咨询的重点在于消除来访者适应不良的行为,协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适应行为。因此咨询师是心理咨询的主导,通过制定计划帮助来访者进行行为训练,形成良好的适应。由于咨询师的焦点在于来访者的行为训练,因此温暖的、支持的咨访关系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但他需要通过自己的权威让来访者看到咨询师的力量,从而在咨访关系中确立信任与配合。
  
  人本主义学派将咨询师的位置放了下来,在他们看来,咨询师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或行为适应的训练者,而是以来访者陪伴的身份出现,是咨访关系中是来访者的“陪伴者”。他们“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来访者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因何发生,应该运用什么特殊技术帮助他克服心理困难这样一些问题上,而是放在设法建立一种理想的咨访关系,营造一种特殊的交流气氛上”[2]。因此,人本主义流派从陪伴的角色出发,不但在咨询过程中着力建设一种良好的咨访关系,而且把咨访关系当作一种技术使用,认为建立维持一种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
  
  总之,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都注重一种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但作为“引导者”、“训练者”或“陪伴者”的不同角色认知给咨访关系带来了不同的注解,也让这种人际的互动过程有了不同的诠释。
  
  1.2、咨询师角色的人性观基础与咨访关系
  
  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着不同的人性观基础。咨询师所持有的人性观,直接决定着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态度和咨询的模式,影响着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2.1精神分析者的人性观与咨访关系
  
  精神分析者的人性观是性恶论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受到各种本能和潜意识的驱动。这些本能和潜意识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它们按照快乐原则追求生理需要的满足,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追求。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原始冲动和本能的欲望,它从生物本能中吸取能量,推动着机体发展。而其中性的欲望和攻击的本能是我们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正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对他们来说,邻居不仅是可能的帮助者或性对象,而且还是这样一种人,他引诱他们满足对他的攻击,引诱他们毫无报酬的剥削他的工作能力,引诱他们不经许可的在性欲上利用他,引诱他们掠夺他的财产,引诱他们侮辱他,引起他的痛苦,折磨或杀害他。”[3]因此弗洛伊德认为,症状是生活中所不能满足的欲望的代替满足。
  
  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观,精神分析者会从探讨“病人”的“症状”入手,通过移情、自由联想或释梦等技巧探索来访者的潜意识,并把潜意识里的内容带到意识中来。他们要做的是揭示来访者无意识的冲突,并对其分析和解释。这个过程中,尽管咨询师会重视咨访关系,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自己一个引领者的角色,在指导与非指导之间带领着来访者发现问题的所在,最终走出心中的困惑或心理上的阴霾。
  
  1.2.2人本主义者的人性观与咨访关系
  
  与精神分析者不同,人本主义者的人性观是性善论的。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是善的、有力量的、建设性的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当来访者面对心理困扰时,他们相信来访者所有的选择一定是有其重要理由的,这些理由和选择应当是受到尊重和接纳的。同时,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来访者都是有尊严的,他们的想法和价值观都是有意义的。每个来访者都是有潜力的,他们本身就具有从心理困惑中走出来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值得咨询师尊重和与来访者一起去寻找的,一旦这种潜力发挥,来访者自己就有能力解决问题,自给自立。
  
  从这种性善论的人性观出发,人本主义者十分重视咨访关系的建立和运用。他们在这种关系中给予来访者极大的信任和尊敬,真诚的陪伴在来访者身边,并坚信来访者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一个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办法。
  
  1.2.3行为主义者的人性观与咨访关系
  
  行为主义者并没有自己明确的人性观,他们并没有从“人”做判断,得出善或恶的结论,而是另辟蹊径,从“行为”入手,认为“人的心灵实际上是一块白板”,“有机体之间不存在个体差异,即使存在,也是不重要的”[4]。他们认为,人的善恶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是后天的环境把人“训练”成了不同的个体。
  
  基于这种假设,行为主义者认为关注的要点在于来访者的行为,而对咨询中的咨访关系并不是很重视,尽管现在许多咨询师已经让来访者参与咨询目标的设定。
  
  2 咨询师角色对咨访关系的影响
  
  2.1咨询师角色与咨访关系中的主客观态度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深度的人际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论采用哪一种心理咨询技术,都会深深打上咨询师的烙印。咨询师的个人经历和体验所积淀的情结和人生态度都会在咨访关系中反映出来。
  
  精神分析在咨访关系的描述中用到移情和阻抗,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者应该能够应用移情的力量来克服阻抗。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以保持咨询师的中立性和隐身性来维持移情。咨询师通过中立性的手段,让来访者把治疗师扩展成现实客体,然后泛化这种关系模式[5]。由此可见精神分析者总在试图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影响咨访关系,尽可能的减少咨询师的价值观或其他主观性的判断介入到心理咨询当中来。
  
  人本主义流派则给了咨询师更大的主观性空间。在人本主义流派的心理咨询中,共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按照罗杰斯的看法,共情就是治疗师体会来访者内部世界的态度和能力,“感受来访者的私人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样,但又绝未失去好像这一品质”[6]。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感人之所感”,咨询师从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出发,设身处地的站在来访者的角度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其次是要做到“知人之所感”,即咨询师能够用言语表达来访者的内心体验。但这种体验和表达绝非是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主观猜测,而是一种投射性认同的领悟。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在“非指导”的前提下,不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帮助来访者客观的看待事件,协助来访者挖掘自己的资源,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流派在面对咨询师角色的主客观时要经受大的考验,这是因为在探讨来访者的潜意识、移情或与来访者一起分析事件实施共情的时候,都需要咨询师较大程度的情感投入,而且这种情感投入的深度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咨询效果。与此相比,行为主义者会较少的受到主客观问题的干扰。行为主义者认为,来访者由于过往的行为造成适应不良,他们要做的是帮助来访者做到良好的适应。与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流派相比,它较少的挖掘过往经历中的情感部分,也不需要咨询师做出深度的共情或自我暴露。但行为主义流派的咨询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咨询师的影响。来访者在行为训练的实施和技巧需要咨询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2.2 咨询师角色与咨访关系的功能
  
  尽管不同派别的咨询师都在强调咨访关系的客观性,并在咨询过程中尽量减少主观态度的介入,但不同派别“划定”了咨询师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咨访关系在他们那里有了不同的意义。
  
  人本主义者对咨访关系的看重是显而易见的。罗杰斯曾认为心理治疗的关键就是在于为病人提供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许多用心良苦的咨询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从未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令人满意的咨询关系。在人本主义者看来,良好的咨访关系不再仅仅是一种咨询的氛围或技巧,简直就是咨询本身,是一种咨询的技术。由此,人本主义者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真诚。真诚不仅仅意味着诚实,更重要的是咨询师应该给来访者提供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感觉,从而让来访者能够公开的讨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是无条件的尊重。无条件的尊重是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基本态度,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所有言情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他们这样做一定有更好的理由”,要尊重来访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决定和价值应该得到包容和接纳;
  
  三是共情。咨询师应该设身处地的位来访者着想,通过有效的聆听,把来访者的感受和情感有效的反馈给来访者,让他们自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三个条件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同时有是以一种有效的咨访关系为目的。良好的咨访关系不但规定着咨询师的工作内容,也在决定着咨询师工作的效果和咨询过程的成败。
  
  与人本主义者不同,行为主义流派在咨询中要做的工作有两个,一是消除来访者适应不良的行为,而是协助来访者建立良好的适应行为。在他们看来,咨访关系在咨询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行为主义者已经让来访者参与到咨询的过程中来,可以让来访者参与目标的制定,但总的来看行为主义者在咨询中的重心始终是来访者的“行为”,而非来访者本人。因此,作为行为主义者的角色决定了在咨询过程中,咨访关系并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
  
  就咨访关系的功能来讲,精神分析流派与人本主义者不同,他们不认为咨访关系就是“一切”,它是一个工具;与行为主义者也不一样,他们不认为咨访关系意义甚微,它是咨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里咨询和治疗过程中,他们所有技巧的发挥和疗效的产生都不得不依赖于咨访关系。例如他们对来访者潜意识的探索中试图把潜意识里的东西带到意识中来,要通过释梦、移情等技巧实现。而实现这一过程,要求来访者在咨询中把咨询师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没有良好的咨访关系是难以做到的。总的来看,在精神分析者那里,良好的咨访关系是有效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础,而不是咨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2.3 咨询师角色与咨访关系中咨询技巧的使用
  
  咨询师怎样看待自己的角色,直接影响到他以一种什么态度运用影响咨访关系的技巧。
  
  影响咨访关系的技巧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有共情、积极关注、尊重和真诚等。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师在运用这些技巧是有所不同。
  
  不论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流派都十分重视在咨访关系中运用共情的技巧。但在共情的表达和使用方面却存在差异。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流派运用的是高级而准确的共情技巧,他们不但要有效地倾听和感受,还要用一些影响技巧去直接影响来访者。人本主义者最常用的则是初级共情。他们会以反映性倾向去知觉来访者的言谈,或者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此过程中,人本主义者强调把来访者的内心体验通过自己反馈给他们,充分尊重他们的观念和想法,不加入个人的经验和对来访者施加影响。
  
  同样,在积极关注和尊重上,人本主义者也从自己的角色定位出发给予来访者最大的接纳和包容。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来访者一起探讨来访者的情感体验,积极关注着来访者的情感体验,并对其所有的思想和价值施以无条件的包容。与此相似的是真诚。正因为人本主义者把良好的咨访关系作为一种有效的咨询技术来使用,他们对来访者持一种真诚的态度,尽可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与其它咨询流派有所不同的。
  
  3  明确咨询师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咨询师基于不同的专业训练,从属于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从而对咨访关系的重视有所区别。但作为一种助人工作,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一次所有的咨询流派都对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有所看重。良好的咨访关系有助于减少来访者的心理防御,从而为心理咨询中良好的情感沟通和信息沟通提供前提和基础;有助于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挖掘来访者自身的潜力,从而为咨询的进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3.1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一种同盟关系
  
  越来越多的咨询师认识到,好的咨访关系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咨询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访者也不是接受指导的弱者。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良好的交流,共同寻找资源,使得问题解决。
  
  3.2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互动的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从来访者那里获得必要的信息,来访者则要接受咨询师的协助。咨询师和来访者是良好的互动关系。与其它职业关系不同的是,它又建立在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咨访双方有精神或情感上的付出。这种长时间的人际互动关系,让心理咨询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3.3 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专业的职业协助关系
  
  咨访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在于它建立专业的基础之上。也正因为如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助人关系和思想开导。专业的背景是咨访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是一种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要求咨询师谨守职业底线,与来访者之间不做或从事职业范围以外的事情。
  
  (文/心灵花园
  
  参考文献:
  
  [1] 陈美芬. 从心理咨询流派的人性观看咨访关系.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81-84
  
  [2] 毛丰勤. 主要心理治疗流派的咨访关系比较.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4:75-78
  
  [3] 李炳全,王新民. 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理论模式. 医学与哲学,1999,10:46-48
  
  [4] 胡江霞. 几种主要治疗流派对咨访关系的处理的比较,教育科学,2001.5:62-64
  
  [5] 陈晓惠,葛明贵.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发展概述. 巢湖学院学报, 2006,1:21-25
  
  [6] 肖长根,邓云龙. 咨访关系中的主观与客观. 医学与哲学.,2004,9:69-71
  
  [7] 刘辉.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的述评. 湖北社会科学,2005,12:123-134
  
  [8] 路瑞峰,姜伟龙. 对心理咨询过程中“价值中立”的认识. 理论月刊.,2002,8:79-80
  
  [9] 张日昇,王海萍. 分析疗法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比较研究. 河北大学成 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58-60
  
  [10] 申艳娥. 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2:207-209
  
  [11] 刘建国,郭永玉. 成为一个人: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要义. 医学与哲学, 1997,(18):607-609
  
  [12] 苏虹,张新立. 试论良好咨访关系的基本特征及相关问题. 大学教育科学, 2003,4:84-87
  
  [13] 龚敏. 试论咨访关系理论及其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55-57
  
  [14] 张松. 心理咨询的良好咨访关系. 许昌学院学报.,2004,(23):121-123
  
  [15] 周龙影. 论心理咨询中的“人际关系”. 江苏大学学报.,2002,6:27-30
  
  [15] 卜艳艳,王泉. 试论心理咨询与治疗各种流派的区别与整合. 文教资料,2006,1:65-66
  
  [17] 秦懋.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的特色及启示. 医学与哲学, 2006,(27):55-57
  
  [18] 谭雪晴. 心理咨询中阻抗现象的再认识.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1:77-79
  
  [19] 陈斌. 人性观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2:50-51
  
  [20] 高颖. 心理治疗理论与心理治疗实务的关系新说.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3:62-64
  
  [21] 程灵,许珊.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对学校心理辅导的启示.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3:38-40
  
  [22] 杨慧芳,郭兰. 合作式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理论述评.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4:93-96
  
  [23] 郑日昌,李占宏. 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4):277-279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